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增强政治课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几个路径

2015-07-25 08:4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针对课程实施中普遍存在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新课改提出从自主性程度、合作性程度和探究性程度三个维度来判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体系,指的是学生在团队中通过完成具有共同目标的任务,按照相应的责任分工而开展的互助性学习,被誉为近年来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教学改革。
  一、营造和谐的合作学习氛围
  学习作为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当学习者处于心情愉悦状态,则相应的学习效果就好,具体表现在记忆效果佳,才思敏捷,富有想象力、创造力;而当情绪低落时,思维活动的活力就随之下降,思维受阻。学生只有愿意学、乐于学,才能学得好。因此聪明的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兴趣和热情[www .DYLW.NEt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论文发表的服务,欢迎光临],让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聪明的教师除了能创设氛围,更能控制气氛,防止合作形式变味,学生讨论出现人身攻击、垄断发言、窃窃私语等偏差。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将新课程理念——人本精神和平等、民主、尊重的学生观作为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追求,为学生营造一个相互尊重、关系和谐的学习环境。如在初一的一节思想品德课上,讲到宽容的问题,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会不会对曾经欺负你的同学伸出援手?通过问题引向为什么要宽容对待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课堂上师生平等参与、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热情得到了激发,在轻松愉快的合作学习中,大家对宽容问题认识得更全面、更深刻。
  二、着眼合作意识和合作方法培养
  乐于合作、善于合作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但合作意识并非与生俱来,教师应当在后天对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乐于合作学习
  1.让学生搜集、诵读一些名人名言和俗语。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众人拾柴火焰高”等,让学生在收集、诵读名言俗语的过程中理解合作的意义,由耳濡目染至潜移默化,培养合作意识。2.通过合作游戏培养合作意识和默契。如信任背摔、驿站传书等团队合作项目,通过游戏让学生体会什么是1+1>2,明白团队精神的重要性。3.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密切关注社会生活实际,特别是一些重大时事,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合作。如:学校工作有序开展,“神舟”六号成功发射,“嫦娥二号”顺利升空等,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合作可以相互促进,增进团结,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二)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合作
  我们有必要把合作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明白合作技能的基本内容,弄清每种技能的作用,培养小组长的协调能力,并结合课堂教学,让学生清楚应该怎样进行有效合作。1.每次合作学习,教师要保证任务明确、目的清晰,要求每个小组对任务了然于胸。2.明确小组分工,每个学生都有任务,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承担、主动承担任务,不可互相推诿,不可依赖别人,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3.要求学生发言不超时,发言不保守,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或打好腹稿,留出时间给别人发言。如果某个学生代表本小组在全班发言,让他明确应这样说:“我们小组有的人认为……有的人认为……最后一致认为……”,而不要这样说:“我认为……我觉得……”4.别人发言时,要学会倾听和借鉴,并做必要的记录。如有异议,应静待别人发言完毕,不可中途打断。5.要求学生不人云亦云,不强加于人,不取笑他人。说话的声音适度,不互相干扰,不讲废话,更不能破坏纪律。6.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调整。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逐步做到能接受别人意见,能清晰地自我表达,陈述观点。教师帮助学生学会理解、倾听、尊重,逐步掌握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三、把握合作探究的良机
  合作探究学习只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形式,并不是每一节课都需要或都可以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应先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他们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思考,只有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的过程,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有成效的。
  一般说来,那些需要交流的、复杂的、综合的、难以判断的问题只有在教学到了学生感觉“既竭我才、欲罢不能”的地步的时候,才是合作探究的最佳时机。在初一思想品德课《体味余香》教学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阅读课本某页的故事,然后说说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连长在一场战斗中遇到敌机来袭,本来准备就地卧倒,看到离自己不远处一个小战士呆立原地,连长为了救小战士,扑上去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他。两声巨响,飞溅的泥土纷纷落在他们身上,连长抬头一看,刚才自己所处的位置被炸了两个大坑。很明显,这个故事说明救人也是救己,帮助他人也就是帮助自己。笔者顺势问:“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对别人的帮助是没有回报的,甚至会被人误解,这样的帮助有没有意义和价值?”接着让学生换位思考,换做是你身处困境,你会如何感受?此时再安排小组讨论。这一问题的合作探究安排时机恰当,不仅解决了问题本身,而且学生在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倾听别人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其人生观、价值观也得到正确的引导。
  四、精心设计合作探究的主题
  科学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是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核心。笔者认为,设计合作学习的主题大有讲究。其一,主题应具备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即“跳一跳,够得着”;其二,设计的问题应有其实际背景,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其三,问题应具有开放性,便于开展探索;其四,问题应该具有层次感,适合展开探究。如在《抵制不良诱惑》一课中,让学生合作探析手机色情和网络低俗之风的危害,并讨论:初中生应该如何抵制不良诱惑?如何纠正自身存在的类似问题?
  上述合作学习的主题都不能用简单的“是”或“不是”回答,只有以学生能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实际并经过积极思考、讨论,依靠 小组合作学习能做出解答为标准。答案不求唯一,有理即可。
  五、进行合作探究的科学评价
  合作探究学习以小组合作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绩为评价标准,它把个人之间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记分[www .DYLW.NEt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论文发表的服务,欢迎光临]变为小组记分,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鼓励大家合作达标,以实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教学评价目标。教师应根据各小组讨论激烈程度、是否人人畅所欲言、发言质量等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从事学习活动,借助学生之间的互助,有效地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合作学习可以把一件繁琐的事情变得简单,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在小组或团队中发挥自己的长处,最后完成共同的任务。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相互取长补短、节约时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教师应在实践中根据实际需要,恰当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不要把自己只局限于讨论的组织者,而要经常性地参与到学生的探讨之中,和他们一起学习,并进行耐心的辅导,积极引导学生实现政治课学习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教育研究,20022).
  [2]〔美〕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易东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