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试论教师教学的应然追求

2015-07-06 10:0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关键词:教师 良好个性 教学个性 教学创造
论文摘要:在教学中只有个性丰满的教师才会培养出个性丰富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追求良好个性的发挥和教学个性的展现。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流出来。……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孔子倡导“因材施教”,在诸子百家中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尤其是教学个性,所以培养出个性迥异的七十二贤人。可见,教师是学生良好个性发展的导引者,在教学中只有个性丰满的教师才会培养出个性丰富的学生,当代教师教学应追求良好个性的发挥和教学个性的展现。
一、教师良好个性的发挥
教师的良好个性是指“教师角色与教师本人个性相结合并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的倾向性。它是教师职业共性(如敬业奉献、自尊自强、情感丰富、举止端庄、富有创造性等)和教师自身个性(性格、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的统一”。任何一个挚爱教育教学,有强烈敬业之心的教师,都应把形成教学个性作为自己人生事业的航标,用心血填充自己奋斗的轨迹。
教师的良好个性是学生良好个性发展的典范。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WwW.133229.coM”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和陶冶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毫无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的确,教师的良好个性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教师的理想、信仰、世界观、创新意识、气质、情绪、性格等,特别是道德个性、审美个性及思想行为个性会通过教学活动以及与学生的交往,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可见,个性需要以个性来培养,要使学生具有良好个性,教师首先应成为一个个性鲜明、富有创造精神的人。
教师良好个性的发挥主要表现为教学的激情和独特的魅力。
列宁说:“没有激情,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事业的追求。”综观历史上卓有成就的教育家和作出特殊贡献的优秀教育者,像苏霍姆林斯基、卢梭、徐特立、陶行知、叶圣陶……他们无不在教育教学上投人了极大的热情和激情,甚至终其一生。激情是情感的直接表象,有激情就有活力,有激情就能滋润每一颗心灵,有激情就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热爱教育教学,就要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对所教学科充满激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的知识、你的求知渴望和阅读爱好,就是你个性教育力量的强大源泉。”教学个性不是简单的甲乙丙丁一二三四,它是一个教师的深厚的内蕴的外在体现,这种深厚的内蕴即教师的魅力。所谓魅力,是教师人格、道德、知识、智能等品质的综合体现。一旦教师独特的魅力形成,那么他的一言一行,都将打上独特的个人印记,富有强大的吸引力与感召力,使学生不自觉地模仿和学习,为学生增加学习的动力,带来思维的启迪,对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发挥着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光明磊落、心地善良、诚实正直,慎重地对待自己的举止、言谈、作风和待人接物的态度等,以自身健康的人格来感染和引导学生。教师应该博览群书,视野开阔,悟性灵敏,思想深刻,语言生动,以自己渊博的学识,优雅的风度仪表和教育智慧去影响学生。

二、教师教学个性的展现
教师教学个性的展示是学生良好个性发展的保障。教学个性是一个教师授课区别于他人的、非模仿性的风格。它是一种独创,是教师的“自我”在教学中的一种显示,具有个体性,也是教师良好个性与教学其它组成要素个性的融合。纵观古今,能成大师者,均有其个性风采和鲜明的治学风格,如述而不作、善做“产婆术”的苏格拉底,博习诗书礼乐、因材施教的孔子,主张“先发明人的本心后使之博览”的陆九渊,以及“兼容并收”的蔡元培等,也正是他们突出的个性及其与教学的有机结合,才造就了更多“青出于蓝”的学生。
因此,在教学个性的展示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融会贯通的理解和独具匠心的处理,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并且富有个性地组织和指导学生展开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形成特定的教学风格,从而使教学具有强烈的学科色彩和人性意味。这是一个体现因地施教、因材施教、因课施教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而且也是教师教学走向成熟的标志。
教师教学个性的展示主要表现为:发挥教学的创造性,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学过程不是预定教学方案的简单体现,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可供选择,没有一成不变的陈规可供固守,它是一个生气勃勃、极富动态性的过程。而且,每个教师的认知风格、思维特征、性格、兴趣、优势领域等均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学的组织和教学策略的选择等。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和把握自身的个性特点,不断地充实自己,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
面对千差万别的教学对象、错综复杂的教学情境,教师应发挥教学的创造性。其一,教师不被任何一种固定模式所束缚,敢于突破陈规,常教常新;其二,能够以一种批判、反思的眼光审视教学生活,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组织教学;其三,教师能迅速、准确地判断处于生成和变化中的教学过程可能出现的新趋势和新问题,及时把握教学节奏和教学时机,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行为。
在发挥教学创造性的基础上,教师应形成切合自身个性的别具一格的的教学风格.。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适合自己个性特征的教学观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独特结合与表现。教学风格是教师的个性特征在教学中的全面反映,它对教学活动起着独特的影响作用,是教师教学成熟的具体标志。教师在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的过程中,应具有清晰的自我意识,了解那些属于自己异于别人的生理特点、思维品质、个性倾向、审美情趣等,有意识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如,具有理智型特征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常常以个人的理智来支配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能比较冷静和全面地处理教和学的问题,对理论和概念尽量讲深、讲透,循循善诱;具有情绪型特征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常常以个人的情绪来支配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中始终保持情绪高昂、乐观,善于运用言语和表情的感染力,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魏书生老师认为:“课堂教学是艺术园地,这一园地应百花齐放,甚至千花万花齐放,教师应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于自己有用的花粉,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总之,在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在具体的教学中完善各自风格迥异的教学个性,这将是教师教学永恒追求的目标。
以上是笔者基于对教师的教学个性保持高度自觉关注的感悟,也许观点有失偏颇,不全面,但我认为,对知识的探索与追寻,就是在一次次的感悟与直觉中获得理解,以此来鼓励我沿此课题不断地进行探索。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