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构建基于知识互联的公共教育平台

2016-06-13 11:2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知识是一个立体的存在,有着广泛的关联性,知识与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学习者而言,一门专业知识的学习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金钱。但大多数学习者并不需要专业且深入的体系化学习,因为学习不等于考试、不等于获取证书,学习意味着获取知识。

 

那就需要有一个公共化的教育平台的存在,不限定访问者身份、不花费或仅花费少量金钱、能随时随地访问、有足够的知识广度和关联性,并且同时能提供进行深入学习的基础认证,而这样的平台我们定义为基于知识互联的公共教育平台。

 

  近况分析

 

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并逐步由教育设备的信息化向教育资源信息化进行转变。

 

在全国各地的学校、教育研究机构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相关工作的同时,网络平台上也有许多优秀的在线教育资源。而这些优质在线资源经过近十年的积累正由积淀期慢慢步入成就期。与此同时,在国际上兴起了一股MOOC的风潮,知识与学习者之间这道学院高墙正在被剧烈撼动。

 

纵观现有在线课程和学校优质课资源,基本以两种形式为主。第一种是直接将教师ppt播放或软件操作录屏并同时配有讲解,第二种是将教师上课原汁原味并穿插ppt形式的视频。

 

极少有课程是知识辅以互动,讲解穿插问答的形式。并且上述两种形式的在线课程时间相对较长,一节课45分钟左右的视频很少有学习者能够耐心看完。而第一种形式更多是在操作类课程中出现,许多特有名词如果学习者不另外找资料会很难理解。

 

  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导致人们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节奏加快,任何事情都依赖网络。如果不是有很明确的考核目的,很少有人能静下心去学习。45分钟的网络课程少有人问津也就情有可原了。而正是有了无处不在的网络和几乎人手一支的移动终端,使得学习资源的获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方便。现在只是缺少合适的在线课程资源。

 

  平台构想

 构建基于知识互联的公共教育平台

  与现在一些面向学校内部的学习平台不一样,这样一个公共教育平台是对所有网络用户开放的平台。这个平台也不同于网上的许多视频教程,只能按照授课视频的顺序进行学习。而是一个既可以选择按照课程知识顺序学习,又可以选择按照知识关联性网格化学习的平台。

 

传统的课程是由一个个小的知识点群构成了一次课,再由一次次课构成了一门课程。这种类型的学习无论是课程走向还是课的走向都按照知识循序渐进,逐步开展,学习顺序无跳跃,不能自主控制。适合整班教学,但不适合网络自学。人类学习的原动力源自于好奇心,网络自学就需要运用这点,引发学习者自发学习的热情。

 

以摄影课为例,当学习者在学到光圈这个知识点时,提供一个路径将曝光这个知识与其相连通。学习者可以选择按照顺序进行学习,或是按照兴趣转到另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上去。知识的关联性和可选择性在现有网络平台上的结合便能诱发这种热情。这是网格化的学习,学习是跳跃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立体的存在。学习的动力则来自于好奇心。

 

  我们所设想的公共教育平台的课程是否可以这样来呈现:

 

每一课的基本学习耗时在8-12分钟左右(不包含示例演示时间),并且随时可以停止或续接。即使在等公交的时候也有时间参与这种课程的学习。对每个知识点的阐述过程中,会涉及到其他名词的使用,这些名词就是辅助名词。辅助名词的选取可以是在课程内部,也可以是在课程外部。内部的名词可以使知识的互联在一个较为可控范围之内,有利于反复加强该课程的知识;

 

外部的名词则可以将知识互联最大化,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学科之间的广泛的联系。互动练习是趣味性的,均为客观题,每次重新学习时给出的题目不一样,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游戏性,不容易产生腻烦。示例演示是用于辅助理解知识点而设,如学习者理解了内容,可以不看示例演示,如学习者觉得知识点较难理解,可通过多个不同的示例演示辅助学习。

 

课的流动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常规的顺序型,可以是课内部的跳跃型,也可以是课与课之间的网状型。如何学这节课完全是掌握在学习者手中的。

 

  这种学习方式倡导的是知识的积累,是在平时一点一滴地做起的,并不是集中起来上一段时间课就能把知识像打字一样输进头脑。利用这种平台反复地学习、自主地学习才能逐步让所知道的知识点在头脑中生根发芽,而且互联化的知识更容易产生创新。最终形成的知识关系和课程关系将是一种类似于因特网互联的网格格局。

 

  其他辅助功能

 

  现在的网络是一个人性化、社交化的网络环境。如果公共教育平台仍然是一个封闭式的系统,而不是一个自由评论、互助学习的平台就无法发挥其效用。许多MOOC中都形成了电子化班级、互助式教学、在线式提问等多种功能。而这些功能也逐渐变成现今网络教学时代的特征化功能。

 

公共教育平台除了需提供上述功能外,必须有一个统计所学课程的功能。由于这个平台是基于知识互联形式的,学习流不一定按照顺序进行,有可能学习者在学习了几个月后发现连一门完整的课程都没学完,而其他零散的知识却学了不少。所以必须有这样一个统计功能,时刻提醒学习者课程的进行程度。

 

一旦某课程已经被全部学习完毕,系统可以提醒学习者如有需要可以参加平台提供的基础认证考核。通过基础认证考核以后,可以申请相应的现场培训机会或取得一定的认证。

 

毕竟有不少工科类课程是需要实际操作的,那么在公共教育平台上获取的基础认证可以作为到地区性公共实训平台进行实训学习、认证的必备条件。

 

  基于知识互联的公共教育平台并不是为了学习、考证而存在,是为了持续学习、自主学习而存在。并且该平台也将提供考核、认证的途径,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各项动力。

 

  知识是互联的、是立体的,只有这样的知识才能引发无限的创新。

 

  作者:谢程成 来源:华人时刊·校长 2016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