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管理论文

基于集成管理理论的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构建

2016-07-19 14:1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本文以集成管理理论方法为理论框架,对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平台服务方向、平台架构设计和发展建议,以期对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提供理论借鉴和思考。

 

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是产业园区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和首选方式,对促进园区运营、产业集聚、改善环境以及招商引资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园区服务平台”)如何建设和运营,是摆在园区负责人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园区服务平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含诸多子系统,而每个子系统又都有相应的教育管理策略,集成的园区服务平台不是简单在数量上的叠加,而是系统整体功能的优化,其间创新的作用尤为重要。

 

如何构建园区服务平台将产业园区相关的各类公共服务有效整合、优化升级,全面提升园区管理运营的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基于集成管理(Integrated Management )理论来研究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主要包括平台架构、运营模式、服务方向。

 

  1 集成管理理论简介

 

  集成管理是一种强调效率和效果并重的管理模式,其核心是运用集成的思想和理念指导管理行为实践,突出了系统一体化的整合思想。包括:要素相容与要素互补原理、系统界面与功能结构原理、功能倍增与集成效应原理等集成管理原理。

 

  首先,要素相容性与互补性原理,证明了集成管理是系统整体寻优的过程。其中,相容性原理反映集成要素间内在联系的重要规律。用公式表示为:

 

  其次,系统界面与功能结构原理证明了集成管理是集成要素机制完善形成、功能结构再造重组的过程,是系统的再造与创新。集成界面的性能反映集成要素联系的机制,集成要素间的信息、能量、物质之间的相互交流是由集成界面来完成的,集成体的具体功能也是通过界面来实现的,集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相互制约且相互联系,实现了功能决定结构,同时,结构支撑功能。

 

  最后,功能倍增与集成效应原理证明了集成管理是系统功效倍增的过程,系统整体功能倍增说明了局部规则导致系统宏观变化的法则,也说明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规律。集成效应是指整体功效将会大于各单项要素功效的数量叠加,通过运筹学理论分析,假定有n项要素集成,fi是第i个要素的目标函数,可得出:f≥f

 

  2 基于集成管理理论的产业园区管理运营总体框架设计

 

  集成管理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主要是涵盖四个领域: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手段,以管理主体为核心原点,管理对象、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手段构成图示的三个坐标维度(图一所示)

 

  用数学公式以函数形式来表示集成管理总体结构的内部相互关系如下:假设集成管理系统用Y表示,用xexdxfxs,分别表示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内容,集成管理系统Y的结构就可表示为:z=Y{xexdxfxs},由于xexdxfxs四个要素直接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的关系,则有F(z)=f(xexdxfxs)。同时,因为xexdxfxs又分别含有诸多相关要素,且这些要素之间是关联互动的,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各自的函数关系:

 

  F(xe)=f(l1l2lm)m代表管理主体决策因素的数量;

 

  F(xd)=f(d1d2dn)n代表管理对象涉及的要素种类数量;

 

  F(xf)=f(f1f2fp)p代表管理方法的数量;

 

  F(xs)=f(s1s2sq)q代表管理手段的数量。

 

  产业园区的管理运营中,以管理集成理论的总体框架来分析,包括如下:

 

  管理主体是指拥有管理权力,承担管理责任,决定管理方向和进程,园区管理运营的主体是产业园区管委会等服务运营机构,管委会负责制定园区产业经济发展计划和园区建设规划、负责园区设施的建设与管理、负责园区招商引资、对外经济合作事项、劳动人事、财政税收、工商行政、公共安全等工作。

 

  管理对象是管理过程中面向的相关要素,园区的管理对象为产业园区内的众多企业以及园区本身相关要素。

 

  管理方法是指管理过程中运用的手段、方式、途径和程序等的总称,园区管理方法中产业园区的运营管理模式是重要的方法,从产业园区的管理运营模式上看,可分为行政主导型、公司治理型和混合型,园区的管理运营模式详情见表一所示:

 

  管理手段是保证管理方法发挥作用的工具,园区管理手段是对企业以及园区本身提供的各种管理制度及公共服务,包括行政审批、税收奖励、租金补贴、法律咨询、技术研发、知识产权、市场推广、检验检测、投融资等,其中包括了大量的产业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平台能有效帮助园区实现管理功能、顺利达到管理目标。

 

  通过利用集成管理理论对产业园区的管理运营总体框架的分析研究,梳理了相应的联结关系,反映了各个要素间相互协调匹配以及对整个管理系统构成的影响,同时,在此分析中也能看到,园区服务平台是产业园区管理运营中重要的管理手段和管理目标实现的载体。

 

  3 基于集成管理理论的园区服务平台的服务方向设计

 

  平台原指一种支撑物体,也可以认为是特定活动的运行基础,园区服务平台是为产业园区集成管理要素提供支撑和运营基础的软硬件环境,是管理运营的重要载体,是发展和提高产业服务水平和层次的综合服务平台。园区服务平台具有信息查询、技术创新、质量检测、法规标准、管理咨询、创业辅导、市场开拓、投融资、人才服务、设备共享等作用,可分为保障公司日常经营和促进企业创新发展两大方向。

 

  园区服务平台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全方面的服务和帮助,以产业创新链的每个环节的特定需求为例,分析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在企业研制新品过程中的作用,如图二所示以平台为载体和纽带,提供技术、管理、市场、人才、品牌等公共服务,促进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

 

  在产业园区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过程中,通常会需要如下问题:缺乏创新技术信息面临知识产权风险、缺乏基础设施环境、成果转化难度大、产品稳定性、适用性问题、资金短缺、产品市场推广难度大、人力资源不满足发展需要等,有效产业园区的公共服务能够全部或者部分解决单个企业想做而无法(无力)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的企业日常经营和创新发展两大方向的公共服务能够为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基于集成管理理论的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研究

  4 基于集成管理理论的园区服务平台的架构设计

 

随着国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国家支持鼓励对方政府加大产业公共服务的扶持力度,各地园区服务平台也相继投入建设,因此,相关厂商也推出了各自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方案,但是,由于平台的建设商多来自IT企业或者系统集成商,其平台方案多以IT系统的架构为主要部分,往往只重视平台建设,忽略后期的运营。

 

本文尝试把IT系统、网络支持、平台运营、资源整合以及推广模式几个要素利用集成管理理论的方法,设计一个建设发展与推广运营能够相互支撑、持续发展的平台架构(如图三所示),以整合内外部资源为基础,以完善机制为支撑,以宣传推广为手段,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功能完善、服务规范、持续运营的目的,实现建设与运营的有效衔接。

 

  根据产业园区的多种运营模式,园区服务平台也包括三种不同的运管模式:公益性、非营利性和市场化。园区

 

  服务平台是公共服务资源聚集、互联互通、服务协同的平台。

 

  5 基于集成管理理论的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营的建议

 

  为了更加高效地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同时,提高产业园区运营的自身实力,园区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运营应该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要有一个系统的策略组合。通过对信息化手段和网络支持、服务资源整合、推广运营的有机融合,本文将提出如下对园区公务平台建设与运营的建议。

 

  遵循建设运营规律,确定综合战略发展目标

 

  树立系统意识,根据园区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运营规律,按照政府、园区、市场、企业等多个管理要素的客户需求,提出切合园区自身实际的平台建设发展目标,满足多方面的期望。

 

  为各类客户提供高水平服务,奠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的基础

 

  充分挖掘政策支持、国家补贴、市场化运营、科研合作、志愿者行动等各种服务资源,通过合作试点、经验总结、完善建议、合作推广等方式,有针对性的为各类客户提供服务,按照边建设、边服务、边运营的原则,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平台各项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模式,扩大服务规模,提升服务质量,为公共服务平台奠定坚实的建设和运营基础。

 

  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实际导向,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本着为园区创造开放、合作、发展、共赢的管理运营招商环境,为企业提供找得着、用得起、有保证的服务,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应该协同服务、资源共享、统一形象、规范标准,增强公信力,增加宣传力度,扩大服务面,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 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完善服务体系。

 

  发挥服务平台的信息化辐射和带动作用,提供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服务

 

  加强信息化综合集成,建立信息平台,为跨专业领域、跨业务职能、跨不同地域的人员协作提供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的准确、及时、共享、高效等线上优势,同时,结合线下企业对接具体服务的方式,实现线上交流沟通,线下服务对接,一方面扩大服务的辐射面,另一方面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资源。

 

  充实服务资源,持续完善资源库建设,巩固发展实力和基础

 

  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的主要任务就是集聚各类资源,完善资源库,各类服务机构是服务资源的重要来源,包括三类服务主体:公益性的服务组织、非营利性的服务组织和市场化的服务组织,涵盖到政府机关、公益机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业商()会、专业性市场化服务公司等,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企业服务体系,巩固发展实力和建设基础。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提升运营管理团队素质

 

  一是建立管理制度,对工作流程、项目管理、考核评估、资金使用和质量监督等环节进行明确的规定;二是建立工作调度机制,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管理运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建立监管制度;对建设、进度、资金使用等进行监管,加强管理、监督和检查。同时要加强人才培训,加强服务平台管理运营人员的培养,不断提高团队的业务水平和人员素质。

 

  严格规范服务流程,制定考评标准,确保服务质量

 

  落实平台管理运营责任制,提高服务绩效考核的可操作性和透明度,建立协同服务、耦合反馈控制系统,明确制定服务机构合作选择标准,严格执行合作选择和服务考评标准,保证提供服务的质量,坚持切实、规范、高效、质优的质量方针,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

 

  以市场运营为目标,完善服务产业链

 

  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政府倡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组织调动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化运营的优势,推动服务平台与企业需求对接,打造和完善园区服务的产业链,确保公共服务中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资金服务、市场推广各个环节有效结合。

 

  6 结束语

 

  集成管理理论和思想是管理实践的新方向,其应用于园区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营研究属于空白领域,研究基于集成管理理论的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和理论价值。在集成管理实践中,集成活动大都是以信息与系统控制为核心的方法集成,园区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运营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信息、流程、制度、反馈、交流、创新等要素,需要创造性的把诸多要素整合为有机整体系统综合管理,以提高效益,因此,利用集成管理理论开展对园区服务平台构建研究是一种好的指导方法,本文希望此种方法在理论上不断获得丰富,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也希望能够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一些借鉴,进而推动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成功建设和高效运营。

 

  作者:李滨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6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