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浅谈让语文课堂闪烁人文的光芒

2015-12-17 11:5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以人为本”应该是现代教育最基本的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了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的,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灵魂。

关键词:语文课堂;“人文性”;以人为本;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的人文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是人类的各种文化,涵盖了思想性、情感性及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既包括人的文化性,又包括文化的人性,它的实质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在具体的教学中要体现人文性,让学生在语文课程中就应该受到人文关怀,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一、语文学科自身特点决定“人文性”。

  人文性不是语文学科独有,但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育必须关注人文性。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既学语文,又学做人;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等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不同的人生经历,文化素养,生活环境等影响着他们对作品的理解,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有个性的见解。如学习庄周的《逍遥游》时,我要求学生谈谈对作者在文章中表现的思想的理解,有学生认为庄子提倡的一切顺应自然, 这种“无为”的思想很消极,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有学生认为庄子希望人不要成为外物的奴隶,是希望人们能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这说明学生已学会在阅读中独立思考,并有了自己独立的理解。

  二、人文关怀不能脱离作品,成为“说教”。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展示人的个性,塑造人的心灵,关注人的生活,丰富人的情。充分发挥人文性的作用不等同于以前教学中所强调的挖掘教材的思想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过去,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往往是牵强附会、脱离作品,使学生反感,新课标所强调的人文性,应该重在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感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作品、学生、老师三者之间的感情有复杂而微妙的联系,教师是帮助学生与作品进行沟通,从而创造出一个美妙的境界——心与心的默契,情与情的交融。文学是人学,是艺术,是一种塑造人心灵的艺术,只有当它真正进入了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各种生活滋味,认识各类社会人物,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收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功效。从教者本身来说,语文的人文性对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同时还要有很高的人格修养,要有自己的个性气质,并积极倡导民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紧跟时代步伐,这样,教师才能更好的感染学生,自己的语文教学才更有个性。

  三、在阅读教学中感受和体验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互促,教学相长的过程,是激发师生的生命潜力、焕发生命激情的过程,是揭示人的真、善、美,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价值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领会作者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的创作激情,与作者同欢乐、共忧患。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以饱满的教学激情去感染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教师、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比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上课之始,教师以一段悲伤的音乐配上抒情的导语将学生带入授课所需要的情感氛围,接着,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并且指导他们有感情的读,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通过声音表达出来。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加上课文图片、音乐的渲染,一个诚实、心地善良的孩子以及他悲惨的命运深深牵动着学生的心。

  四、感悟文本,体会情感,焕发课堂生机   

  语文教材中一篇篇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文学精品,闪烁着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和世界各国多元文化的精华。作品中一个个鲜明感人的形象,一颗颗纯洁美好的心灵,都是学生的指路明灯。学生能从中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人间的真情、做人的真谛、生活的激情在语文课堂上,师生在品味语言的同时,也在品味一种情怀,一份哲理,一种人格。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我巧妙地设计精读课文最后三段,引导学生饱含深情地读深、读透大娘、小金花、大嫂与志愿军之间感人的事例,感受中朝人民的深厚友谊。为了进一步使学生的情感与志愿军的情感产生共鸣,感受中朝人民那份难舍难离的深厚情谊,让他们内心的情感得到升华,课文结尾我是这样处理的:一边放中朝人民依依惜别的课件,一边声情并茂地引读:火车启动了,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化做一句话——再见了,亲人!回想起用生命和鲜血保卫的土地,不由得说一声——再见了,亲爱的土地!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见,列车呀,请开得慢一点儿,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得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如此饱含深情的朗读,唤起学生心中的情感,同时通过课件看到那催人泪下的情景,师生间如此真情互动,使学生融入课文情境,走进了人类文化精华的殿堂。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倡导与落实人文性的开掘,让课文所蕴涵的人文思想都能得以充分的、淋漓尽致的体现,让语文教学沐浴着人文的灿烂的阳光前行。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