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真心相待,用爱感染 ——浅谈班主任如何

2015-12-15 10:5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在每一个班集体中,总有为数不多的一群学生,他们在学习或品德方面与其他同学之间有一定的差距。他们有的惧怕老师,有的不愿与同学接近。在其他同学的眼里,认为他们是不行的学生。作为班主任,需要正确了解后进生的落后原因,从而由多方面着手探讨如何有步骤地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关键词:班主任;后进生;差异;转化
  孙蒲远老师曾经讲过:“班主任在小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孩子对自己的班主任简直到了崇拜的程度。小学班主任对自己的学生影响非常大,班主任提倡的东西将会酿成这个班的班风,班主任的好恶将会成为这个班学生的是非标准,班主任的要求将会形成这个班学生的习惯,班主任常说的话将会成为这个班学生的座右铭,班主任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性格气质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任何一个班主任都想自己班的学生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但不可否认,每一班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后进生,如果班主任对这些学生处理不好,将会严重的阻碍了整一个班集体的发展,因此,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的成败,对于能否培养健全坚强的班集体至关重要。
  一、尊重后进生的情感。
  陶行知先生讲过这样一句感人的话:“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造不成飞船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样的悲哀;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怄气;他受了你盛怒之下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写字想得双圈没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让你抱他一会儿而你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爱人被夺去一般的伤心。”我们只有变成孩子,才会懂得孩子,理解孩子,教育孩子。我班有一个孩子平时很喜欢捉弄同学,上课目无纪律,基本上是没有一节课能够认认真真听下去的,每一次我跟他讲纪律,或者批评他的时候,他总喜欢哭,有时候我真觉得,他好像什么事情都是以哭来解决的,无论自己是否做错,他也不大愿意跟老师、跟同学多说什么来解释。对于这个孩子,我真感到无能为力。一天早上,我早早地来到学校,一走进教室就发现这个孩子在座位上凄凉地哭着。那一天,我决定无论如何都要跟这个孩子好好谈谈,经过我很长时间的了解,原来这个孩子是因为他妈妈住院了,伤心而哭。我蹲下身子,以一个朋友的身份跟他聊了很多,又打了电话跟他家长沟通了这件事。结果,从那一次起,这个孩子在我的课堂上竟然悄悄的举起了他的小手,他的一些坏习惯也慢慢地改正了,我感到很欣慰。
  我们只有尊重学生的情感,与孩子达到情感的沟通,让他们感觉到你是值得信赖的,值得依靠的,他们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教育。因为孩子认为你和他心心相印。
  二、严格要求之下有宽容,宽容之中要有耐心。
  作为班主任,肯定是严格要求每一位同学,哪位同学做错事都不会姑息,后进生做错事就肯定是闹翻天了。但是,如果后进生做错事,班主任一味的批评只会引起他们的反感,根本起不到太大的作用,闹不好还容易引起他们有时候的故意挑衅,特意做错事等老师批评呢。对于后进生,把握好严格之下有宽容这个尺度,对于转变后进生也是一种催化剂。我班的一个男孩子,平时调皮捣蛋,有时还在课堂上带头起哄,每一次他犯了事,肯定会受到我严格的批评。有一次,他不小心踢到了一位女同学的肚子,那位女同学的家长当晚就给我电话,要带他女儿去医院拍片,要求我一定要处理好这件事。当我冷静下来之后,我找到我班的男同学,但是我这一次并没有对他妄加批评和指责,因为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出他的后悔,我跟他认真分析自己的行为,耐心的进行教育,消除常规的想法。
  三、挖掘闪光点,及时拿起表扬的武器。
  班主任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孩子身上瞬间闪现的闪光点,使之发扬光大。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为了孩子的进步,我们必须用“显微镜”来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找到一点,就要如获珍宝,让这星星之火燎原。
  四、坚持 “持久战”,强化治疗。
  培养教育一个孩子可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必须得有连续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说服教育,情理感化后,思想上会出现一定的波动,有的会强烈的反思自己的思想行为,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技巧等,行为上可能暂有收敛。这个时候班主任切不可认为工作已毕,从而放弃努力,如果老师忽视了严格的管理,放松了对学生的要求,各个方面的不良表现可能又会出现,因为学生这一阶段的心理上容易接受好的思想观念,但更容易回归到以前曾根深蒂固的坏思想。所以要想稳定并优化逐步培养起来的学生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需要一定的检查和督促措施。我的做法是让学生进行自我锻炼。后进生在取进步的基础上,在适当的环境中经受考验,养其毅力。如教一些生活知识,培养后进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艰苦奋斗的美德,还可以进行集体性的锻炼。
  再淘气的学生,也不可能没有优点,后进生之所以一直被视为“后进生”,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用“显微镜”去发现他们身上闪过的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优点。要想改变一个后进生的落后面貌,决非一件易事。一位名人曾说过:所有的孩子,只要老师给点阳光他就会灿烂起来。我们都应该加强自身修养,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锲而不舍地正确引导和教育后进生,使他们逐步摆脱后进生的困境,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心,使他们有亲切感、安全感、信任感。我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参考文献:
  [1]《美丽的教育》孙蒲远  朝华出版社  2010年2月
  [2]《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著漓江出版社,1993年8月
  [3]《赏识你的学生》孟繁华  海南出版社? 2003年6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