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让学生用真情去写作

2015-12-15 10: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更是教学中的难点,也是学生提高成绩的关键,本文从简入深细致的进行描绘与熏陶,给学生一个借鉴,引起共鸣。

关键词:语文教学;借鉴;提高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不论从学生个人素养的培养还是从考试的需求来说,作文都是教师和学生眼中不能不重视的。然而一提到写作文,许多同学都感到很困惑,老师们教的也很无奈,因为在学习和教学中如果想提高学生作文水平那绝非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能实现的。这当然是从应试的功利性角度出发而形成的一种观念,也不排除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确实在分数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发现许多程式化的作文出现了,相似的结构,相似的选材,相似的语言等等。甚至诸如看到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的情景被感动得流下眼泪,风雨中父母给自己送伞、病中看到父母忙前忙后的身影而感动这些材料有的学生从小学写作文那天起就开始用,到了初中作文中,仍是许多学生考场作文的素材。文为心声,这是人们写作的动机,我们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去表达心声、与人交流的能力。所以应该教会学生如何用真情去写作,如何在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作文教学绝不是公式的传授,它应该让学生体会到创作的价值与乐趣。
      怎样才能在作文中充满真情实感呢?首先是教会学生在选材上动脑筋,能够将感动自己的素材选择出来。这与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息息相关。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泛甚至有许多学生在写作文时觉得无话可说都是因为在动笔之前没能好好的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在实际中我也同许多学生交流过这个问题,有同学说“我一天大部分时间就在学校除了早晚睡觉吃饭在家,哪还有时间经历那么多感动的事情啊?父母的关心是有,可那都不是什么大事,再说也不能总写这些吧?”有这种想法的学生不下少数。
      真实情感从何而来?源于生活。情感只能从生活中来,离开生活就无所谓情感。因为“真情”是能从“实感”中产生。因此,走出封闭的课堂,走向真实的社会,用饱含感情的双眼去观察社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对生活要细心全面观察,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把握富于表现力的细节,筛选出独具特色的材料,表达出自己的东西。这样每个人的感情历程、人生经历、思维过程、无疑就是宝贵的材料,从这个角度说:“我口话我思,我手写我心”,让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自然进入文中,就不无道理了。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教会学生在平凡的生活琐事中发现有价值的材料,并将这些材料积累起来记录下来,这些就是日后作文的素材。
      关注生活首先应从“小”入手要想从平凡普通的事的中发现生活真谛,产生与众不同的情感共鸣,就必须时时关注小事。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虽然小事细碎,不引人注目,可是在有心人眼里,就会以小见大,别有洞天。它有可能仅仅是一个带有鼓励的微笑,有可能仅仅是一个信任的眼神,有可能只是一个细微的动作但只要是对你的心灵有所触动的都可以成为你书写的内容。朱自清的《背影》中,如果不是那个穿着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父亲蹒跚的爬过月台去买桔子这件细微小事打动了作者他怎会写出这样一篇打动千百读者的名篇。参加中考评卷归来的老师讲到了一篇作文,题目是《用鼾声来丈量父爱》感动了许多评卷教师。这个考生选材十分简单,就是写在世界杯期间酷爱足球的父亲为了不影响马上就要参加中考的女儿学习而放弃看比赛,当女儿听到客厅里传来父亲鼾声时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许多阅卷老师读到小作者对父亲鼾声的刻画时都流下了眼泪,认为这是一篇真实的书写父爱的佳作,它将一个为了孩子放弃自己爱好的父亲形象展现在了读者眼前,作者的情感通过她对父亲恰到好处的描写表现出来并打动了阅卷老师。
      其次,有了材料又怎样才能在作文中表达出真情实感呢? 这个问题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个难点,因为尽管选材很好,有的同学在写作文时却写不出动人之处,作文总是显得干巴巴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同学在写记叙性文章时,如同记帐似的,这样的文章怎么可能感人呢?即使有感人之处,也被平白的叙述淹没了。所以应该使学生认识到描写的重要,尤其是某些细节描写更是使文章感人的重要手段。这一点可以通过许多课内外阅读名篇来验证。试想我们所写的那些身边小事之所以感人,正是因为在某个细小的地方触动人的心灵。回想《背影》中的父亲买桔子时的背影;孔乙己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的穷酸气;杨二嫂高高的颧骨,两手放在髀间,好像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些形象能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在学生作文指导中,教师应多让学生在自己最动情的地方作生动细致的描写刻画,要将心中所感落实到笔下,要使学生明白自己作文要想感人首先应该感动自己。当然这种写作方法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学会的,这需要在大量的阅读和日常练笔中不断积累锻炼。
      除了写法上能表现出情感,学生在写作中必须还要懂得恰当的运用语言。有许多学生为了要作文生动,就大量的使用名人名言,引经据典,甚至有的词句与文章主要内容并无联系,结果是该写的内容没写,不该写的却写了一大篇,使得作文不知所云。只有恰当的运用好语言,也许只是一些平实的话语但如果运用得当也会起到打动人心的效果。而充满真情的语言对一篇文章而言无疑是增色剂。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发自内心的语言给予应有的肯定,鼓励学生说真话,诉真情。只有在这种导向下,我们的学生才会愿意将自己的真实想法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才会逐渐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建立信心,我们才有可能看到那些真正代表学生心声的作文出现。
      随着课改的深入,写作的创新也成为教研中的重点,我们希望写作不再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希望学生面对写作时不再挠头而是将它视为一种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的乐趣,而且我们希望有更多机会欣赏到学生的美文佳作。为此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学生创作的热情,打破写作中的陈规,写作也因此才有可能成为一种真情的表达。
      参考文献:
      [1]陈顺萍 《青海教育》 2008 第1期 .
      [2]钟建明 《龙岩学院学报》 2003 第z1期.
      作者简介:武晓霞,(1976-),女,籍贯,沈阳市,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