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较欣赏在课堂教学中倾情投入还有点“愤青”的教师,看他们与教材融为一体,俨然是作者的化身;看他们与学生打成一片,做足了学生文章,引得学生高呼万岁;看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真正是胸中有丘壑;看他们天南地北侃论,纵横千年评说,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敢于大胆走出室外,不再囿于方寸讲台;看他们向编者发难,以“我”为中心,全然不顾“名家”情面,真的感觉很爽,很惬意。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思想,不做“传声筒”,具体说在备课中特别是备学生时应具有五种意识。
一是要有深入文本意识。
什么是“文本”?文本是我们实施教学的首要凭借,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是语文课堂教学之“根”、之“本”。不少教师对教材所蕴涵的信息量挖掘不出来,没有很好地理解与运用文本所承载的价值内涵,有的甚至在课文读不通顺的情况下便“超越文本”,搞所谓的拓展延伸,以展示教学的亮点,这种做法是本末倒置的。
如听语文课时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一些教师往往为追求形式而不惜时间,反而在文本上研读上“惜时如金”,忙着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撰写标语、广告语,很是热闹。但是教师没有紧扣文本语言文字,学生成了语言文字的匆匆过客,没有与作者、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学生的认知感情没有得到提高和发展,这直接导致阅读教学的低效。
还有一些教师喜欢使用多媒体课件,精良的制作、优美的色彩、动听的音乐,令人折服。可是,我们不无遗憾地发现,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成了课件的奴隶,只是机械地操作鼠标,心里默念着下一步该如何操作,却淡化了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悟,无心倾听学生的发言,更不能及时准确地捕捉有价值的生成资源。
一位老师曾记下《海底世界》教学片断:“师:海底到底什么样呢?让我们穿上潜水服一起去海底遨游吧。(学生一边观看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一边倾听解说:海底是个……,里面有……有……还有……)师:下面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海底到底什么样?”这里,多媒体形象、直观、解说词生动、清楚。但仔细琢磨,我们不难发现,生动形象的图像取代了课文,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削弱了文本对学生的吸引力。解说词的运用,把本该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再经过积极思维、概括后得到的海底知识,一股脑儿地塞给了学生。学生不用再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去体会思考,去发现创造。于是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学习语文的方法也不能通过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加以领悟。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增强“文本意识”。①所以我们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两点:第一,认认真真读文本。这看似不言自明,但实际上做得远远不够。学生在上课或做题时,有时不认真看原文就开始答题,自然是离题万里。第二,学生在阅读时要经常这样想,那就是“重要的是作者怎么说,而不是我怎么想,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他要这么写(用某个词语、细节、写法)”。阅读是在读别人的文章,必须先弄清别人在说什么、为什么说,在此基础上再提出我们自己的见解。答题时,要根据原文答而不是想当然。同时,每一篇文章都是“这一个”独特的个体,我们必须知道这篇文章在说什么,怎么说的,而不能只答一些模棱两可的空话。
二是要有角色换位意识。
“角色换位”指人们在相处时要善于站在对方角度去思考,把自己和对方的角色暂时作一换位,为对方设身处地地去考虑。将“角色换位”理论用于师生关系和课堂教学,指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从自己的良好愿望出发,一意孤行,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和所授知识,而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学生所思、所想、所需,把握准学生的脉搏,这样的教学才有针对性,才会受学生欢迎。②也就是说我们教师不能以自己意志为转移,不能只从自己容易授课或想当然授课为依据,而应多从学生角度考虑,要有角色换位意识,如此,你才能真正掌握正确有用的教法学法。
陶行知先生应邀到某大学演讲在诠释角色换位思考时只做了一件事:他走进教室,就把一只大公鸡往讲台上一放,抓起一把米让它啄食。可是,公鸡惊惶不肯啄食。陶先生见它不吃,就强按鸡头“请”它,可公鸡拼命往后退,仍然不肯吃。陶先生干脆掰开公鸡的嘴使劲往里塞米,公鸡拼命挣扎,死也不肯吃。之后,陶先生松开手,后退数步。公鸡稍稍平静,徘徊一阵后,慢慢靠近米粒,继而悠悠地啄起米来。还需多说吗,听众俨然明白陶公的良苦用心了。长期以来,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习惯于看现成教材,听教师讲课,靠教师复习,照试卷答题,等教师评卷判分,使教师习惯于离开学生备课、授课。这种教学方式累了老师,苦了学生,效果不佳。而师生角色置换教学模式,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隔膜,缩短心灵之间的距离,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学生清楚学什么、怎样学,教师知道教什么、怎样教,从而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目的。
因此,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角色的转变十分关键,具体说备课时要把自己想象成学生,想象一下学生的已知与未知,研究学生认知与情感发展的需求,要想到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有的变化,从而使备课活动不再是琢磨我怎么讲能讲得清楚、透彻、到位和学生听得懂,记得牢,要注重的是课堂上学生怎么学、怎么动及为了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学生学得更多、更好,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点起学生创新的火花,如何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参与,使课堂教学丰富多样,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三是要有整体教学意识。
整体是指对象(或单个客体的若干成分)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与“部分”相对而言。整体包含部分,部分从属于整体。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影响,互相转化。整体具有其组成部分在孤立状态中所没有的整体特性。整体意识就是老师在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要从整体出发,有全局意识而不是割裂开进行学习,否则会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
现在各个版本都是采用单元教学,一课一课地学习,费力不讨好,不能整合编者意图。比如语文,每册教材人教社在网上都有视频讲座和文字材料。同时,每册教材的教师用书前面也有“教材说明”,比较详尽地阐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使用要求,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们在教学前一定要认真研究“教材说明”。我认为,只有真正掌握了教材说明的内容,才能把这册书教好,否则那就是瞎教。也难怪有很多老师的课缺少规范,表现在目标确定不准,环节设置有误,教学重难点难以突破。不能很好地落实课标要求、不能领会教材编写意图,不能体现教材使用要求。教师和学生只能是一头雾水,教师教到哪里算哪里,学生学到哪里算哪里,不能对全体了然于胸,很容易忘,学生的能力难以提高,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难以培养。”
四是要有课堂开放意识。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开放,学习方式、教学时空、教学评价更要开放。新课程提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个性特点,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在思考中学习、游戏中学习、合作中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因此,我们教师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学习方式要充分体现出个性化。
传统教学以课堂为中心,学生学习的空间囿于校园和教室,视野仅限于几本课本。其实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大得很,可以拓宽到校内外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像是校内的实验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以及校外实践基地、工厂、农村、部队等都是教学资源,都可成为课堂。要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象也不再只限于有字的教科书,而是延伸至整个自然界和社会这部“活”的无字书。要学会用开放性的评价评价学生,评价不只是为了选拔与甄别,而是要发挥激励和导向作用,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肯定、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欢乐,在他们心中唤起自豪感和自尊感,学生获得的哪怕是细微的进步,都应被老师所关注、所发现、所赞赏。我们教师都有这样的共识,凡是特别调皮捣蛋的学生,虽然成绩可能很差,但是在走入社会后却往往如鱼得水,“功成名就”,而这样的学生你是如何对待的呢?往往教师给予的评价很低,这不是我们的评价出问题了吗;一份调查作业,可以有几十种形式和内容。
五是要有教材开发意识。
教材,只是我们教师的扶手,我们不能把它当做“圣旨”,也不能把里面内容看作“金科玉律”,惟命是从。难道没有教材教师就“两眼一抹黑”吗?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而且所载的信息是有限的。以往的教学只要求讲知识点,而现在新课程强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与学生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从独立学习转向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变化,从接受学习转向了探究式学习。教师要深入地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他们的智慧是如何建构的,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不应该是灌进去的,背进去的,而应该是通过活跃的探究与学习过程建构起来的。因此,教师要创造性的运用教材,找准课程标准、教材、学生三者的连接点,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的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自主学习。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教师一定要有开发意识,而这种属于自己特有的态度、认识会直接影响着学生当下乃至今后的发展和成长。
总之,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在备课时应树立五种意识,用新课程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这样就可以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洪流中,扬帆奋进,驶向成功的彼岸。
参考书目:
①何建军《语文教师必须增强“文本意识”》
②徐涛《农业职业教育》2007年第一期
③《新课改与教师素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