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

改变农村语文教学现状刻不容缓

2016-07-16 17: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农村语文教学的艰难出境

 

  语文重要性毋庸置疑,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高中历史学习需要学生积累大量文言文知识,读懂材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但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知识储备令人担忧。目前在广大农村学校,语文教育教学处境越发艰难,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甚至国家的未来。

 

  1.教育资源缺失

 

在许多农村学校,教师生活条件艰苦,师资匮乏,使一批又一批激情澎湃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望而却步。他们宁愿选择都市或城镇的私立学校,也不想留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即使当时迫于形势,签在农村学校,但是心始终不能放在教学上,想尽一切办法跳出农门

 

因此,对语文教学而言非常重要的年轻的、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的老师大量流失,农村语文教学缺少新鲜血液的注入,教学水平基本处于原地踏步。

 

  2.社会不重视语文学习

 

尽管国家推行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全面性人才,但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一直存在,并且很深地影响教师和学生,以及家长的选择。在农村,更是如此。很多家长认为语文没什么好学的,学好也没什么大用,不如把时间用在学习数理化英上。从雨后春笋般出现的辅导班可见一斑,补习数学、理化、英语的辅导班炙手可热,语文却无人问津。

 

语文地位低下,不被重视。殊不知语文学习是一个坚持的过程,更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最后才能厚积而薄发。家长的认识不到位,言语间影响了学生的想法,久而久之,孩子们缺少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语文随之被打入冷宫

 

  3.学生阅读量不够

 

  农村孩子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加上阅读肤浅,经历简单,对生活、社会缺少应有关注,思想比较单纯,眼界比较狭隘,作文内容往往不够丰富多彩和富有特色。

 

语文学习不仅是学习课本知识,而且是一点一滴地积累语文知识。语文的根基在课内,功夫在课外。可现在农村孩子学习语文的现状是:除了课本、练习册、同步读物外,很难看到其他课外书籍。为了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让他们养成读书的习惯,本学期我决定每周必上一节阅读课,让孩子们把家里的课外书拿来课上阅读。

 

阅读课上我真是大开眼界,哭笑不得,学生拿来的读物大都是作文、漫画,甚至是一些不健康的网络书籍,一本正儿八经的优秀中学生读物都没有。此情此景,我不禁唏嘘,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相比,缺少的不是聪明智慧,不是学习态度,而是读书意识和读书习惯。

 

每每去市区听课,城区孩子那灵动的语言、张扬的个性、独特的见地和深邃的思想,无不让我惊叹和羡慕。再看孩子,课外知识不足,课堂语言贫乏和单调,表述肤浅……无不显示着我们与城区孩子在读书积累上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又是我们难以逾越的鸿沟。

 

  另外,由于政策限制,学校三令五申禁止老师向学生推荐书籍,家长不知道孩子需要看什么书,老师们知道又不敢贸然向孩子推荐好书。学生只好叹息着、无奈着,仅捧着课本学语文。

 

  4.语文学习氛围不佳

 

语文学习,简而言之,就是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兴趣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当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浓厚兴趣时,学习就会变成轻松和愉快的事情。在课堂教学中,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在教学风格、言谈举止、学识修养上,都可能影响学生对语文的认识,影响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绝大多数语文老师只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而已,尽管很敬业,对学生很负责,却不能以自身魅力感染学生,这不能不说是语文老师的遗憾。

 

营造语文学习氛围需要开展一系列语文活动,比如,朗读比赛、演讲比赛、古诗词背诵、汉字听写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的丰富多彩,培养他们热爱语文的感情,但由于这些活动耗时费力,加上农村学校条件有限,老师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而开展比较少,语文学习只局限在课堂上。日常生活中缺少学习语文的氛围,让语文学习变得单一而乏味,学生不能从语文学习中感受到祖国语言的美,不能感受到生活处处有语文,让语文学习变得被动。

 改变农村语文教学现状刻不容缓

  二、相应对策

 

  农村语文教学面对诸多困境,应该如何解决呢?

 

  1.国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虽然国家每年对教育的预算很多,农村教学面貌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较之城市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农村依旧显得落后。只有教学环境改变了,教师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才能留得住那些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吸引他们投入到农村教育伟大事业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改变教学观念

 

语文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教学过程中应满是学生的发现、质疑、思考、探究与合作,要求教师有新的教育理念和创新意识。因此,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在读上下工夫,让学生品味文章的内在美、艺术美,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涵养学生性灵。

 

课外阅读本是一件随性而为的人生快事,但目前很多孩子的课外阅读却被人为地套上了枷锁,一些教师急于看到课外阅读成效,便做出了许多硬性规定,如摘抄优美经典的句段甚至背诵,分析好字好词的意义和作用等。这种揠苗助长的方法无形中增加了孩子们课外阅读的负担,让他们对这种辛苦的阅读厌恶起来。其实,课外阅读是一种随性阅读,阅读成果处于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状态,我们完全可以给孩子们的阅读创造宽松、自在的阅读环境。

 

  3.提高教师素质

 

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相比,整体素质偏低,很多师范类大学生不愿下乡教学,造成城市师资饱和,而农村资源缺乏,教育部门一时也改变不了这种现状。

 

农村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尽可能利用网络技术,不断学习语文方面的新知识和观点,努力打破已有的语文知识框架,真正适应时代变化和需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尝试运用多媒体,利用多媒体知识量大的优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让我们一起从农村语文教学实际出发,大胆创新,努力挖掘农村语文教学的新亮点,探求新教法。

 

  作者:潘晓贤 来源:考试周刊 20164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