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

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主体意识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6-07-13 14:0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本文在调研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主体意识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通过学习端正党员主体意识,教育教学领导干部转变观念,健全完善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以及创新拓展党员实践平台等具体对策,通过增强党员主体意识,实现党员主体作用,不断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离不开党员主体意识的提升,党员的主体意识是指党员对于自身在党组织中的主体地位、权利、义务的认识与反映,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党的事业自觉认同、自觉参与、自觉奋斗的指导理念。

 

本研究以辽宁某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为调查主体,利用访谈、问卷等形式,对高校党员主体意识现状进行了研究,探析强化党员主体意识的对策,使高校党员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主体意识现状

 

  党员主体意识的本质是党员从内心强烈地认识和感受到自己是一名党员,是党的一分子,深切地体会到自己离不开党,党也离不开自己。党员主体意识在内容架构上通常包括党员的权利意识、义务意识和责任意识,这些有都是党员主体意识的基本表现形态。

 

  1.高校党员权利意识不足。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党员对《党章》中规定的党员权利比较了解,但对《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颁布和具体内容了解程度不够。高校党员对自己享有的党内事务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申诉权等没有形成强烈的主观意识,例如多数党员对校内党务公开情况表示满意,但对公开的内容和程度,部分党员表示有就了解,没有也不会过问”;多数党员对所在支部建设的态度是听从支部书记的安排,参与意识不强,自我发展动力不足;高校党员对所在学校党的代表大会关注度较高,对中央党的代表大会比较关注,对省市地方党的代表大会关注程度有所降低,少数党员认为选举党代表投票只是履行程序;部分高校党员对行使监督权存在顾虑,即使在民主的场合也不敢行使民主权利。

 

  2.高校党员义务意识较强。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党员的角色意识较强,绝大多数党员能够时刻意识到自己的党员身份;在缴纳党费的问题上,所有调查对象都认为应该按时缴纳党费;在对党组织决定的态度上,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应该服从;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问题上,大多数党员认为自己正在努力做,半数左右的教工党员认为自己做的还不够优秀,而多数学生党员认为自己能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发挥表率作用;在对遵守党的纪律的态度上,绝大多数调查对象都表示应该自觉遵守。

 

  3.高校党员责任意识不强。部分党员入党后,不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和党性修养锤炼,缺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部分党员对党内事务和集体事务麻痹懈怠,对党内民主建设无动于衷,缺乏对党的建设建言献策的主动性;部分党员对身边同志的错误和不足不管不问,甚至对腐败现象置之不理,不愿意得罪人思想作怪,不能切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部分党员对自己要求不高,不能很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思想。

 

  二、高校党员主体意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到位。一方面,由于党员自身对理论学习重视不够,组织上安排学习往往走个过场,敷衍了事,没有养成自觉学习政治理论、了解形势政策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的政治学习活动往往形式单一、投入不足,重视学习的数量而缺乏对学习的质量的检验。久而久之,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不高,参政议政能力不足,自我发展动力下降。

 

  2.受到传统观念官本位思想影响。一方面,党员受等级观念左右,往往认为领导的意见就应该绝对服从,缺乏平等对话的认知;普通党员抱有在其位谋其政的认知,认为那些都是领导们该想的事,而回避了自身应有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另一方面,高校基层党组织部分领导干部联系群众不够深入,民主意识不强,忽视了普通党员在党的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3.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道路仍旧任重而道远,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民主意识也必将促进党员主体意识的提高,同时,扩大党内民主也必将带动人民民主,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和谐社会环境建设。

 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主体意识现状及对策分析

  4.高校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内民主制度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前途的重大问题,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是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保障,同时也是党员主体意识增强和发挥的保障。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制度不断完善,党纪法规不断健全,这些都为党员行使监督权提供了保障,伴随高校党建工作的不断推进,党内选举制度、党代会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党务公开制度等都需要不断完善及落实。

 

  三、增强高校党员主体意识的对策

 

1.强化学习培训,端正党员主体意识。心理学原理认为,认知决定态度。只有把党的理论、经验转化为党员的认知,让党员真正把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内化于心,才能进一步端正党员的主人翁意识。强化培训需要注意四个方面:一是培训要坚持常抓不懈。要落实党员学习制度,不能以入党时间为节点前紧后松,不能以主题活动形式时松时紧。

 

二是教育方式要活化。要改变单一的自学、通读、授课培训等学习形式,通过典型观摩、先进事迹报告会、收看教育视频、演讲讨论、党员讲坛等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加党员的学习兴趣。

 

三是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理论学习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路和模式,由灌输式转变为需求式,围绕高校党员的岗位特点、发展需求,将理论内容与党员职业环境、工作特点相结合,实现有的放矢的教育培训,让高校党员从心底认同理论的科学性。四是要强化对教育效果的长期检验。理论学习不能仅注重形式,更要定期检验学习效果。要通过开展考试、演讲、知识竞赛、组织谈话等多种形式,考察党员对理论学习的掌握情况,不合格要回炉重学,多次不合格要和党员民主测评结果挂钩。

 

  2.转变干部观念,强化领导民主意识。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关键性因素,领导干部民主意识的强弱决定了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环境的好坏。高校要以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为重点,不断深化和拓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成果,深入开展党内民主生活教育,使领导干部提高民主意识,培养民主作风,掌握民主方法,带头遵守党章中规定的党员权利义务以及民主集中制等规定。

 

  3.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党员民主权利保障机制。党章规定党员享有的权利共有八项内容。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这思想可以说对保障党员主体地位起决定性作用。落实党员知情权,就要建立完善党务公开制度、党内情况通报制度;落实党员参与权,就要建立完善党内情况反映制度、党委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党内帮扶制度等;落实党员选举权,要在完善选举细则的基础上,实行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扩大候选人比例、党代会代表提案制等创新举措;落实党员监督权,建立工作项目听证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将监督关口前移,完善信访制度,切实保障党员的意见建议、批评检举信息能够有效传递。

 

  4.创新工作平台,让党员在实践中增强主体意识。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党建创新中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例如创设创先争优示范岗党员时政讲坛党员公益项目组党员攻坚克难任务组党员金点子党员理论宣讲团党员互助小组等多个活动载体,这些平台有效地将党务工作与中心任务相结合,将实务工作与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相结合,强化了高校党员的宗旨意识,调动了党员参与党建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党员的自我教育和提高,也提高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作者:李旭红 王跃年 来源:亚太教育 20162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