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

创业管理课程教学效果提升探析

2016-07-07 17:1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创业管理》是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基础课程,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对于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该文以广东某大学《创业管理》课程授课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该校《创业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创业管理》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途径进行了探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1]“党十八大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创业,特别是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创业。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国内各大高校纷纷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其中,创创业管理课程作为创新创业管理课程群中的核心骨干课程,是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基础课程,是进行创业教育教学实践的理论导引,其教学效果的优劣,影响着大学生创业意识培育和创业能力的提升。[2]如何针对大学生的特点,提升《创业管理》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鉴于此,该文研究者以广东某大学《创业管理》课程授课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该校《创业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探索《创业管理》课程教学效果提升途径,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问卷设计问卷主要用于调查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课程内容,包括内容重要性、内容必要性、内容有益性等指标;二是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包括课堂教学、研讨教学、模拟创业竞赛等指标,以及头脑风暴法、案例法、商业游戏法等指标;三是教学保障,包括资金、指导、实践机会等指标。问卷整体采用了Likert五分量表的模式,调查学生对学校《创业管理》课程教学情况的看法和态度。

 

()调研实施以广东某大学《创业管理》课程授课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52份,其中有效问卷150份,有效率98.7%。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对质量因子的项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所有题项的因子载荷系数均超高于0.501,问卷结构效度较高。

 

同时,计算全部指标的同质信度,克朗巴哈(Cronbach)α系数高达0.903,问卷信度很高。结果显示,问卷的整体设计较为合理,能够反映现实情况。

 创业管理课程教学效果提升探析

  二、创业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课程内容设置不够科学调查结果显示,70.7%的学生认为实践内容较为重要,仅有24.7%的学生认为理论教学非常重要,甚至有5.3%的学生认为理论教学完全不必要,26.7%的学生认为现有的教学内容对自己的帮助不大。学生们认为,教师在安排授课时,纯粹理论教学的比重有些偏高,且与专业课联系紧密不够紧密。

 

()教学方式和方法针对性不足调查结果显示,60%的学生认为老师使用讨论教学的方法比较合适,对于案例教学100%的学生认为对增强教学效果有帮助,其中40%认为非常有帮助,23.3%认为案例稍微再增加些更好。68%以上的学生认为模拟创业竞赛教学法的帮助较大,突出了团队学习的重要性。

 

从中可知,目前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无论是案例教学法,或者是其他方法,针对性都不够强,38.7%的学生认为现有教学方式和相应的方法缺乏针对性,与自身具备条件和所处环境相差较大。

 

  ()教学保障不够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1.3%的学生认为学生的教学保障力度不够。22.7%的学生认为,学生每年开展创业实践活动非常少,72.7%的学生希望针对这种情况设置对应的指导机构,不定期的举办有针对性的相对应活动,并且提供实质性的理论指导和所需的资金支持。

 

  三、教学效果提升探讨

 

  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一要注重构建模块化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当前国内外创业理论研究进展和社会现实的要求,将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模块化设计。可将教学内容划分为理论基础模块前沿展望模块案例体验模块素质提升模块等几部分,让学生模拟经历到从新企业成长到成熟企业的不同管理阶段,实现学术理论与专业能力的有机结合。二要合理设计功能化的课程结构。根据《创业管理》的基本内容,以创业过程为主,兼顾关键要素,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目标,将学生的专业教学与创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其次,在教学方式和方法方面。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穿插大量典型案例或采取案例教学和专题讨论方式。在具体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章节的特点和教学目的,在教学方法上因材施教,努力做到课程内容和学生素质训练相结合,密切联系实践。

 

二要丰富实践教学环节内容。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性,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和市场调研。要鼓励学生参与创业大赛,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提出创业思路,积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的技能。

 

再次,教学保障方面。一要充分发掘利用社会创业师资资源。学校应邀请创业者、企业家亲临讲解,并且由学校组织相对应的讨论会与同学和企业家相互交流,增加学生对这方面的相关知识。

 

二要努力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要大力开展引导学生个性发展的创新创业性活动,以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与提高,充分挖掘和展示大学生的潜力与素质。不断加大宣传,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氛围,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增强学生团队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创业管理》课程重要性逐渐凸显,课程建设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实时更新教学内容,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创业型人才。[3]

 

  作者:陈静静 来源:亚太教育 201620

 

  更多论文请到千里马论文发表网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