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

基于学生视角的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2016-06-23 14:0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本文主要对会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进行研究,且在研究视角上注重从学生视角进行探究,以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问卷调查及访谈法开展相关研究,以便于了解当前会计专业学生对培养会计创新型人才的认知现状。

 

从实际调查得知,由于学生存在创新意识层面上的差异,使得其在需求上存在不同,进而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效果产生影响。而在外部原因上,则受制于教学环境方面 进行会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行为,而是需要学生也参与进来,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

 

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其对教育教学的感知程度及接受程度如何,势必会对人才培养目标产生相应的影响。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在研究会计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时,从学生视角进行探析,了解学生在这方面的思想动态及对本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认知情况,并对这些认知存在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在这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保障方案非常重要。

 

  一、调查方法和内容

 

在本研究中,为了提升研究的有效度及科学性,在具体研究中主要结合问卷调查法及随机访谈法,便于为一线教师提供真实的教学反馈资料,并为学校实施相关决策等提供实证支撑,最终促进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机制途径的有效优化。在开展问卷调查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从学生的主观因素进行调查,另一方面是对外部教学环境的影响因素进行开展。

 

其中从学生主观因素层面上所进行的调查,主要了解学生的主观因素,具体来说,包括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其专业学习方面所造成的影响。在外部因素即教学因素方面,则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着重调查:一是会计专业本身所存在的职业性格影响方面;二是会计专业课程自身方面的因素影响;三是整个校园环境氛围方面的影响因素等,结合这些方面了解学生对于当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否认同,以及存在的期望及建议。

 

  二、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在调查对象的选择上,本研究选择四个不同年级的会计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一方面,开展大范围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另一方面,则结合小范围的面对面访谈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本次共发放320份问卷,有效回收的问卷为300份,有效回收率较高,达到93.75%

 

1.内部自身主观因素。对创新能力培养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处理统计之后,发现有78%左右的学生认可在进行会计人才培养时具有创新能力非常重要,而持反对意见的学生则在22%左右。可见,大部分学生还是认为创新能力对于会计人才的培养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在关于这个问题认知上,学生之间并没有形成共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之后的访谈中得知,认为创新能力非常重要的学生并不了解会计领域中所具有的创新内容,即对此了解的学生并不多。而在持否定观点约有22%的学生看来,会计专业主要遵循的是刚性化原则,且具有技术化特点,而这也是他们误以为会计专业不需要创新能力的原因。

 

对会计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定位的认识。学生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认知如何,对人才知识结构的定位如何,会直接对其后续学习产生影响。针对这方面的问题,特设置了相应的问题,即在你看来,会计人才培养涉及的能力及知识结构中,哪三方面最为重要。在这个问题上,受访学生认为专业知识最为重要,在他们看来,如果没有想要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那么就谈不上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排在第二位的是实践应用能力,这也显示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应用目的方面非常重视;排在第三位的是联想能力及质疑能力,由此可见,学生对于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认知,还停留在传统层面上,在创新意识方面没有进行相应的更新及优化。

 

专业学习动机。会计专业的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其学习动机。因此,想要了解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需要对其学习动机进行了解。调查结果得知,在选择本专业的动机上,基于自身兴趣爱好而选择本专业的学生并不多,只有27.8%左右。大部分学生之所以选择会计专业主要出于择业方面的动机需要,这部分学生占67.67%。而相当数量的学生在选择会计专业学习上,主要听从于师长及朋友等的建议,没有明显的动机,这部分学生在58.33%左右。可见,在专业选择动机上,总体上来说并不理想,具有较为明显的现实性特点。

 基于学生视角的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2.外部教学环境因素。会计职业性格本身的误导性。在外在因素方面,主要与会计专业自身的职业性格有关,这也是该专业人才培养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主要因素。从具体调查得知,大部分学生认为在选择会计专业时,主要基于会计所具有的就业前景和职业性格,持这种观点的受访学生占总受访人数的82.72%,而排在其后的则是教师的引导及课程实施与创新机制,其中选择教师引导的占70.1%,而选择课程设置的则占63.79%,选择创新机制的则占59.14%。这说明在会计专业的学生看来,专业职业性格更为重要,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开展创新能力。在访谈环节,通过交流笔者了解到部分学生认为,会计专业具有严谨客观性,这就意味着会计职业具有古板保守缺乏创新的职业性格特点。

 

由此可见,会计专业的学生在这方面的认知缺乏科学性,存在较为明显的片面性,这就需要对其进行引导,使其对该问题的认知更基于准确性。课程内容的设置。在学生的潜意识里,关于课程设置方面,应着重强调哪些方面,在内容设置上应注意哪些,专业课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在课程设置上,应注意具有实践操作性,持这种观点的学生占76.67%。有59%的学生认为应注重知识的专业系统性,有50.33%的学生则认为要注重前瞻性,有43.67%的学生认为要注重宽口径的开设等。在访谈中还了解到,部分学生认为专业课程设置之间的联系度不够,仍存在知识点重复或者缺漏的现象。

 

  3.教学模式的选择。在进行会计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课堂是会计专业学生接受专业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模式如何,会直接对培养效果产生影响。在不同的教学模式上,大部分学生对情景模拟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作为认可,有88.71%的学生表示喜欢这种模式的教学方式,而有68.44%喜欢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而有67.11%的学生喜欢引入前沿动态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自主授课及阶段性布置小论文的教学,学生持认可度的并不多,分别只有37.54%26.91%。可见,在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学生还是倾向于选择具有挑战性及参与度高,且具有趣味性及学习负荷适中的教学方式。

 

  4.课外支持与反馈系统。很多学生在课后时间,在进行自我创新培养方面,还会借助相应的课外创新资源进行自主培养,这也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必要支撑。统计结果显示,目前这三项最缺乏支持,其中有72.76%认为有效的资源获取途径较为缺乏,63.79%则认为专业机构进行指导及后续跟进等缺乏支持,而有62.13%认为在具体的点对点老师指导方面作为缺乏。有16%的学生认为在资金方面缺乏,而有15%的学生则认为存在人力资源方面的缺乏。在进行调查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反馈,足以可见学生在参与会计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较为积极,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有助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于这些方面的专业调查并不排斥,而在访谈中也了解到,学生希望在进行反馈之后,学校、教师及相关部门能做出相应调整。

 

  三、结论与启示

 

  首先,在对会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效果影响方面,主要内因是学生在创新意识方面较为淡薄等主观因素。尽管学生也意识到创新能力非常重要,但是对于这方面的培养缺乏深入了解,而对于什么是创新型人才等,在定位上并不明确,选择学习会计专业具有非常明显的功利性色彩,加上学生在各方面存在差异,这些都是创新人才培养效果的内在制约因素。其次,由于会计专业具有特殊的职业性格,导致学生存在认知误区。如把会计专业所具有的严谨客观性理解成墨守成规,对于会计政策所具有的灵活性等并没有进行准确认知,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会成为抑制学生创新能力获得发展的因素。第三,当前存在外部教学环境的非匹配性现象,这也是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进行会计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还与其他方的因素有关,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以及课后反馈系统等方面。

 

  从以上结论得知,想要激活会计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其创新技能,需要积极创设良好的外部教学环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还要帮助学生调整自身不良的内部因素,进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提升,为培养新型会计人才培养奠定根基。

 

  作者:李鹏宇 姜俸麟 张洋 杨洋 徐艺伦 肖冠宇 耿晓媛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2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