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

浅析港英时期的青少年教育及反思

2016-06-14 09:3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文章回顾了港英时期青少年教育的历史进程及具体内容,透过教育客体的表象探析其殖民渗透的本质。结合当下香港青少年出现的种种身份问题,与大陆的心理疏离感,专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要旨如何规避风险,重建国民教育体系。

 

  香港占中事件以来,社会各界开始广泛关注香港青少年国民认同缺失的问题,透过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不强,民族意识淡薄的表象反窥香港殖民时期的教育影响,重新认识这段历史,给当下香港青少年国民教育以有利分析依据及正确方向引导。

 

  一、香港殖民时期青少年教育的历史沿革

 

  从1842英国占领香港以来,初期英国政府单纯专注于商贸往来,利益攫取,并未将教育置于重要地位。直到晚清时期,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共同面临着一个问题:谁将获得中国的统治权?西方政治家很快意识到,谁掌握了中国的教育,就抓住了中国的精英,便控制了中国的统治权。

 

日本近水楼台,甲午战后率先进入北京、天津、东北开办各式学堂,美国拿着中国的庚子赔款创办了清华大学,如今我们还对此感恩戴德,其后又是包藏着怎样的险恶用心。

 

略显迟钝的大英帝国意识到这一问题后开始奋起直追。《中国邮报》鼓吹建立香港大学这项国家投资,把从事大学教育看作是传播西方国家思想的小军队,创办港大可培养接受英国思想文化的小英国人,即买办阶级,如此思想激励着身负重命的第十四任港督卢押在1907年走马上任后寻机建立了香港大学。由于香港教育的殖民本质,其发展势必压制中文教育,港英政府教育政策上强调重英轻中,切断香港青年与中国的文化的血脉联系,向他们灌输符合英国殖民统治的价值观念。

 

  二、香港殖民时期青少年教育的具体内容

 

  (1)长期推行疏离式子民教育。百余年来,香港政府在殖民地政策的影响下,从不鼓励和推行国民教育,强调的是一种无政治无政府的殖民精英教育,接一种无民族无政治的子民教育,学校在教育中回避政治问题,香港人并不了解自己的国家,仅在历史和文化上有一定的华人认同。

 

  (2)实行精英教育,强化英语教学,促进对英国的认同。港英殖民教育目标明确在于培养忠实于王室的买办阶级,以发挥英国对中国的政治控制及影响。基于此,强化英语教育,实行精英教育成为港英时期教育的一条准则。课程设置、教师授课、考试制度,升学竞争中均实行重英轻中,从而确立英国文化在青年心目中的优势地位,服从其政治统治、认同其文化引导。

 

  (3)港英政府严重歪曲侵略历史,弱化或扭曲中华民族历史。课程设置方面,一方面弱化中国历史教育的地位,另一方面又可以歪曲掩盖其侵略事实。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港英政府对中华文化一直采取隔绝和扼杀政策,对中华文化、爱国主义、国歌、国旗,一些香港人不仅感到陌生,而且羞于张口。

 

  (4)拒绝承认非英联邦学位及学历。港英当局长期不承认非英联邦国家和地区的学位及学历, 包括中国内地和台湾、澳门的学历,这种歧视近年来有些变化但未根本废除。

 

  三、反思殖民教育的本质及消极影响

 浅析港英时期的青少年教育及反思

  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内地大学生率先走上街头抗议,香港不少人也到美国领事馆前示威,但却少见大学生的身影;即使有学生加入,也多半是来自内地的研究生。香港公开大学助理教授张伟国认为:也许,这十多二十年来,前英国殖民地的教育太成功了,香港国际化了,香港年轻人已感觉不到国家民族的价值,国家的荣辱似乎与他们无关,民族的尊严离开他们太遥远了。香港的大学生表现出政治冷感归根结底得益于港英政府去中国化去政治化工作,消弭了民间的民族情绪,抽空了港人的民族意识。

 

  四、正视挑战,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旨,重建香港教育体系

 

  港英时期的青年教育贻毒深远,殖民教育为香港回归后的两岸思想对接、文化交流打下下浓厚的阴影,设置了重重的阻隔。政治上的冷感,文化上的迷失,香港青年国民意识上的微妙矛盾心态,使无根的一代对祖国充满了疏离感。

 

  (1)改进教育内容,修订教材读本,调整课程设置。港中时期,为刻意规避历史,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严格审核,扭曲历史事实。回归后的爱国教育应从改革教材开始,还原历史原貌,消弭殖民主义色彩,强化国民教育内容,切实认识到推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

 

  (2)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行母语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进行文化寻根溯源,彰显中华文化的光辉历史贡献,增强香港青年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将母语教育作为新时期的一项重点任务进行推行,共同的语言是两岸文化交流的一架维系的桥梁。

 

  (3)加强两岸思想文化交流,组织两岸青年学生交流、交换。积极组织两地学生学习交流、参观旅游,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香港学子在交流中了解中国历史,学习中国文化,接受耳濡目染的熏陶,油然地升腾起一股爱国热情。两地学子作为交换生长期在异地学习生活的形式作为一种长期的了解文化、熟悉文明的途径,基于同根同源的血脉亲情更易产生文化共鸣,推进民族认同。

 

  (4)增加政治教育课程设置,加强文化宣讲。香港回归后,增设政治教育课程呼声日益高涨。一定程度上将促进青年的政治意识,增强青年的政治热情,培植政治参与意识,对实现港人治港的理想将产生影响深远,利用教育体制培养有民族责任感的公民势在必行。

 

  政治的力量在于文明,文明的力量在于人心,人心的向背在于教化。教育才是最高境界的政治艺术,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大政治。如何对深受殖民教育荼毒的香港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巨大工程,重塑其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是一个重生的历史进程,助力于香港民众的国家观念认同,民族意识觉醒,达成两地人民的真正的大融合大团结。

 

  作者:李颖 来源:商情 20162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