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

大学生上网行为调查与对策研究

2015-12-13 11:4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针对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现状,就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展开调查,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总结出大学生上网的动因及行为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坚持正面引导,加强校园网络资源建设;丰富校园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大学生;上网行为;分析对策

       21世纪的电脑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这场革命中,大学生成为了最易受到网络冲击的群体之一[1]。当网络成为学习生活的必需品,当前大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网络素养状况、网络文化生态正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如何引导大学生健康使用网络、关注社会,将网络新技术运用到成长成才过程中,增强信息辨识能力,提高自律能力,在网络时代大力弘扬积极、健康的主流文化,积极承担起引领网络文化方向的使命和责任,需要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
  1.调查情况
  为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状况,加强大学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为师生提供更多网络教学交互平台,引导健康、积极的网络文化,对我院大学生网络学习、网络娱乐、网络参与等网络应用行为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96份,收回192份有效问卷。在此基础上,结合个别随机访谈和组织座谈,并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初步勾勒出当前大学生网络应用行为的整体状况。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分别为1小时、3小时左右、3~5小时不等,比例分别为37.33%、29.68%、15.72%,有11.89%的同学不上网,有个别学生每天上网时间会超过5小时,比例为5.38%。学生每周的上网费用在5元以下的居多,占调查总数的38.52%,有22.75%的学生每周上网费用要达到10元以上。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上网频率比较低,消费合适。但也有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
  通过对上网原因(多选题)的调查可知,通常情况下,大学生上网的目的依次为:查阅资料(51.55%)、浏览新闻(45.31%)、聊天(38.22%)、网络游戏(35.76%)和看电影(16.77%),仅5.17%的同学收发电子邮件,15.71%的同学更新博客或微博,说明大部分学生上网只是为了打发闲暇时间,用于学习的很少,网络在学生学习中起到的有利作用很小。
  受调查的大学生中,90.2%的同学表示日常主要使用电脑上网。有80.3%的同学表示有时也使用手机上网。手机上网的便利性,促进了大学生更加便捷、广泛地使用网络资源。
  上网文明体现着大学生的素质,在调查的同学中60.91%非常注意上网文明,29.06%不太注意上网文明,认为别人都不文明,另外10.75%的同学上网从不聊天,由此可见,大部分同学有较高的上网素质。在调查中还发现,女生的上网素质普遍要比男生的高,86.56%的女生十分注意上网文明,比男生高出23.45个百分点。
  针对“上网之前,有没有想过自己上网要做什么”的问题,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表示“每次都思考”或“经常会思考”自己要做什么。同时,也有48.5%的大学生表示“从来不思考”或“偶尔才思考”。这说明对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而言,上网已成为日常的生活习惯,不需要有特别的目的性。
  通过调查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互联网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成为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认知社会的重要渠道,上网已成为我校学生学习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但是目前大学生上网目的还是不明确,很多学生上网没有计划,很少人用网络来学习知识,有的学生家长极力反对孩子上网,有的学生却上网上瘾,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面临的。
  2.分析与对策
  面对互联网给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要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规范大学生上网行为,营造健康积极的高校网络文化。通过这次调查,笔者对网络化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1)坚持正面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大学校园里,上网逐渐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方式。但同时网络如同科学发明一样,也是双刃剑,也会带来许多负面的问题。因此,要把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信息采集,从信息海洋中判断和选择对自己有价值的知识成分,摒弃丑恶的、错误的东西,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网络行为,选择科学的意识形态,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校园网络建设。要善于利用高校网络资源优势,建立利用好自己的学习交流网站,建立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发布有关资料,解答学生的疑问,允许不同意见之间开展讨论和辩论。组织有关专家和教师引导大学生在网上对各种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讨论,热情解答大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各种问题,及时沟通情况,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健康发展,及时化解矛盾,针对热点、难点、意见进行引导,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思想免疫力。与此同时,应主动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与学生平等聊天、讨论,加强沟通,缩短距离,使高校思政工作更加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更加切合学生实际,跟上时代的步伐。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网络信息丰富便利,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良信息,这会让青少年网民误入歧途。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遇到彷徨、苦闷、沮丧、失落感等负性心理障碍时,往往求助并依赖于互联网络寻求刺激、慰藉,以求摆脱心理困境。调查中还发现不少男生曾浏览过不健康网站,有的还乐此不疲,极少数学生还常下载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并向同学传阅。为此,学校可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人际互动的氛围,减少对网络的痴迷。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志愿者活动等集体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2]。
  (4)完善有关制度,规范上网行为。高尚思想道德的培养,良好校风的形成,既要靠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又要靠严格科学的管理。为此,必须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的网上言行,把所提倡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融于各项管理之中,使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统一起来,最终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3]。同时,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对信息质量进行技术监控。有条件的,应组织技术人员开发有关软件或应 用网络新技术,对网上信息进行技术上的筛选和过滤。
  (5)完善心理咨询机构,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从心理角度分析,大学生沉迷网络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好奇心、从众心理、逃避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导致的,因此要针对这种情况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应对挫折的能力,勇于面对现实生活。除了继续完善心理咨询机构,还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学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大学生对自身心理特点的认识,使他们学会自我调节,提高自制力,形成健康的网络心理。

参考文献:
[1] 石磊.上网心理分析[J]. 心理学,2001, (2): 24-28.
[2] 马巍巍.关于高职学生上网倾向的思考[J].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10):96-98.
[3] 赵润娣.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上网行为的引导与控制[J].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99(1):73-7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