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

培训工作应该从兴趣着手

2015-12-13 11:4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各种社会培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更加具有灵活性、社会性、技术性和实践性,在整个国民综合素质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实施多方面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培训;兴趣;素质教育
  从事群文工作已经10余年了,在大量的策划、组织、实践工作中我接触过各个年龄段的学生,他们包括幼儿园的小朋友、少年宫的学生、企(事业)单位的在职员工、业余艺术爱好者、离退休老人等等。在对他们的培训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爱因斯坦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的真谛。
  我5岁时开始学习小提琴,那时候觉得很好奇、很好玩,对艺术也有一种懵懂的渴望。刚开始时觉得很新鲜,不用父母督促都会经常拉拉琴。一两个月后,发展到一见到琴就想跑,觉得拉琴好累好辛苦,特别是在胳膊酸疼、手指也很疼的时候。对比一下,所有对艺术有着强烈爱好的大众群体不也是一样吗?比如,在我们辅导演出作品的时候:刚开始的大家都会很兴奋,觉得自己的梦想、艺术才华要得到展示了,很激动、也很积极。但因为表演本身是件很复杂的事情,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注意力是比较单一的,一下子对他们要求太多,他们记不住也做不到,而后经过反复要求和练习可能进步也不是很大。这时候他们就会产生烦躁、恐惧和抵触的情绪,并且对自己失去信心。
  所以,首先我们刚开始进行培训的时候就要让他们觉得“有意思” ,就像学游泳让孩子先熟悉水性一样,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其次,不能让他们觉得太辛苦。练习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不要让他们觉得太累。精力集中地练习十分钟比漫不经心地练习半个小时效果要好得多,随着时间的增加对他们各方面的要求也可以逐渐提高。其实,在刚开始培训时我一下子也很难适应过来,但又必须克服这些问题,我绞尽脑汁,想方设法让每堂课都上得有声有色,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设法让他们能在很愉快的气氛里很容易地学好每堂课该学的内容,帮他们定下能达到的目标,有学习的动力。这些现在说起来很容易,但却费了我不少心血。在他们没学好时,不要只是一味的训责,要想想自己是否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合适,或者方法不得当,目标不准确。上课时不应该只是简单地把要学的东西教给他们,而应该努力用最生活化的语言、比喻,更有趣的方法、更容易的方法让他们接受知识。
  少儿的培训工作更是如此。有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当孩子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他们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是在每天完成大量的作业后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艺术学习的,再加上学生在校内压力大,竞争强,在校外选择学习艺术,更多的是出于孩子对艺术学习方面的一种渴望,很多过于严厉责备的教育方法会导致他们半途而废。关于这点我是深有体会的:刚开始进行培训时,我对学生的要求格外严格而且态度很严厉。那是因为我曾看到社会上有一些孩子,和父母一起辛辛苦苦每个星期牺牲掉仅有的休息日,从事音乐学习两年后,居然还不认识五线谱。说真的,我的心里非常难过,因为自己也是在家人的艰辛陪同、培养下这样走过来的,真正深刻体会到其中的不易。看着学生本人、家长为此付出的心血和财力付之东流,我觉得这是某些艺术工作者对艺术的一种侮辱、对学生、家长的不负责任、对他人时间、金钱的一种浪费。所以希望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让他们真正学到一些东西,也觉得对自己的良心有个交代。但结果并不如人所愿:在一步步前进的同时,孩子越来越害怕上课、自己也教的很辛苦,和学生上课的过程中也越来越难以沟通,家长也在看到孩子进步的同时,为孩子一次次地泪流满面而心痛不已。当时我真的很矛盾,最终我意识到是因为自己急于求成,滥施压力造成的。实际上,这个时候启发、保护和发展孩子的兴趣和信心是非常必要的。在以后的培训中,我都会先帮助孩子和家长制定一套有效的练习时间表;上课过程中,我会先耐心示范几遍,然后请孩子们试着练习,亲身感受艺术带来的美感,再让他们互相启发和评价,最后我再进行详细讲解,教他们正确的方法,和他们完全的打成一片。这个看似简单的练习一旦融入思维的过程,就变得其乐无穷了,他们也会把老师真正的看作是朋友,会把心里最直接、最真诚的想法和感受告诉你。在培训过程中要让孩子人人都能够积极参与,并能充分的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这需要我们用爱心鼓励他们大胆的探究、大胆的创新。要允许他们有独立的创作和实践平台,让每个孩子的思维不受限制,对他们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予以充分的表扬,当他们有一点点进步就给予很大的鼓励。
  现在有很多老师会定期举行所有学生一起参与的音乐会、展览、演出等艺术实践活动,还会从中选拔突出的学生参加各种规格的比赛,卓有成效的为学生打开了眼界;很多企业、事业单位、系统也会每年举办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各类社会性选拔活动也为他们提供了难得的平台。参加过活动的团体、个人他们会相互比较、更加积极进取、取长补短;没有参加过活动的也会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持之以恒的努力,当他们长久以来的学习成果得到了进一步检验和承认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性会明显增强,会对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使他们的创造欲望在得到充分满足的过程中进入最佳状态。例如:一支没有经过任何艺术培训、没有任何艺术实践经验的企业队伍,第一年在经过数月的学习、练习后在本系统的汇演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第二年再次培训他们的时候,你就会惊奇地发现,除了和第一次培训相比较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经验以外,他们更加自信、更加积极、更加有朝气而且更容易获得较快进步;孩子也是一样的,当他在他学习的专业领域获得一致认同的时候,他会更加具有灵感和创新能力,会主动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钻研和探索,会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更加勤奋地加以练习;老人家亦是如此,很多老年艺术团体、个人在得到社会认同后会更加精神饱满,把整个身心投入到艺术中去,孜孜不倦地传播和发展社会老年文化。
  全世界的艺术交流近几年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越来越简洁的流程飞速发展着。我们曾经组织过很多乐团、合唱团、展览出国演出、交流、比赛,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和声誉;国外也有越来越多的优秀文化艺术来到中国,让我 们大开了眼界。就拿今年的广州来说:“中国第九届艺术节”“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等多项国家重量级的艺术盛会将要在我们家门口举行,届时会有近百个国内优秀团体来到广州进行竞争激烈的比赛,还会有很多国外优秀团体赴穗演出;我们有机会看到、听到顶级的现场艺术表演。还有首届“中国演出交易会”也会为我们带来数百家国内外知名的演出团体、个人,并且免费举行顶级的艺术论坛。我相信所有学习艺术专业的人、艺术爱好者都会在此次文化盛会后更加热爱艺术、更加理解艺术,将自己的艺术修养、造诣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现今的各种社会培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更加具有灵活性、社会性、技术性和实践性,在整个国民综合素质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实施多方面教育的重要途径。大量的艺术人才、大规模广泛的艺术实践活动是我们社会文化蓬勃发展的重要阵地。随着我们祖国迅速崛起、飞速发展的步伐,需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把我们的人文教育、素质教育、艺术教育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培训一事,看似简单,实则繁难。要使一个自然人完成社会化,要把一个平常人造就成一个有用之材并使之学会创造幸福、享受幸福,需要经过复杂的过程。因此,这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作。我们应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着力雕塑他们的心灵用他们的兴趣所在引导他们自我发展,勤奋努力。我坚信我们国人的综合素质也将会随着社会发展由量的积累达到质的变化!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