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

对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路径分析

2015-12-11 16:5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也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生机。但如果不顾实际,任意“拔高”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就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现在许多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过了头,甚至形成了对课件的依赖性,被课件牵着鼻子走。这种现象大大限制了师生创造力的发展,呈现出以下情况。
  ● “拉郎配”式的为用而用
  在这种课堂上,教师往往抱着“不怕胡用,只怕不用”的心理,强拉硬扯,将多媒体这一新式武器拖进课堂。有位教师在教学《浪之歌》时,将梁祝中的《化蝶》引入了课堂。尽管两篇文章都涉及爱情的题材,但《浪之歌》重在表现作者愿守护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崇高愿望;而《化蝶》则表现了古人追求自由爱情而不得的那种无奈和伤感,细细比较,两者相去甚远。这种“拉郎配”式的硬用,只能使课堂徒增无效信息,干扰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 “电代人”式的喧宾夺主
  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目的也只能是弥补教师授课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不足,而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把一堂课的所有内容统统纳入课件中,甚至一个小小的提问。那些本应由教师对学生活动作出的反应也由计算机替代,造成教师成为多媒体奴隶的局面。无论计算机有多强的智能性,冷冰冰的人机对话也不能取代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一个手势、一次微笑、一句赞语对学生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 “全景图”式的脱离文本
  当前一些语文课件讲究视听冲击而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例如,教学《孔乙己》时,教师不是让学生去阅读课文,而是放了一段电影剪辑,看毕即让学生讨论孔乙己的形象;上朱自清先生的《春》时,不是让学生透过文字去体味“小草从土里偷偷地钻出来”的情态,而是用动画设计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情景。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文字本身的感悟,用影视替代学生的文本阅读,用图片代替学生的想象,显然与语文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语文学习需要对文本进行品味,对情感进行体验,这是无法用一两个或一组画面来固化的。
  ● “形而上”式的养懒师生
  多媒体教学使部分教师的记忆力减退,并且养成学生的思维惰性和依赖性。如果说一个捧读教参上课的教师不是好教师,那么一个“捧读屏幕”的教师也不是。现在的教师只要把授课内容悉数制成课件,一张张点击下来,既“时尚亮丽”,又“省时省力”,一举两得。问题的关键是,知识的“烙印”烙到了课件上,有没有烙到师生的大脑里?在部分“懒教师”的言传身教之下,“懒学生”也成倍增长。不少学生只追求新奇的东西,懒得记笔记、背课文、做作业;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带来了视觉的冲击和审美享受,充分满足了学生的感官刺激和好奇心,但长期滥用也会使学生审美疲劳;一张幻灯片提出问题,下一张就是答案,教师经常不小心,点击题目时就点出了答案,学生就直接说出答案,懒得思考“为什么”。再说,“看答案”要比“听答案”直截了当,“边听边记”有个思维和筛选的过程,“边看边抄”只要照葫芦画瓢就行。
  总之,当一个新生事物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需要有热情拥抱的举动,但也应该有冷静的思考。只有把热情和冷静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让它更好地为广大的教师和学生服务。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