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中语文论文

语言运用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融合 一《语言文字应

2016-04-18 17:3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高中语文新课程方案实施以来,必修课程的教学逐步走上正轨,五个系列的选修课程如何开设、如何编写教材并实施教学,曾一度让人颇费心思。相比之下“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文化论著研读”四个系列的选修课还相对容易设计安排,唯“语言文字应用”这个系列的选修课教什么、怎样教,使不少教师感到困惑,从教材的编选到学习方法的指导等都似乎无从下手。在我校举办的江苏省骨干教师培训班以及语文教育硕士班上,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反映,课标要求一线的语文教师开发选修课程,他们大多感到力不从心,一来整天忙于教学工作,时间上紧张;二来知识的更新周期短了,原有的旧知识适应不了新的要求。对重新接受“回炉”教育的教师们来说,目前迫切需要培训单位开设一些“语言文字应用专题研究”之类的课程,以便从中受到关于“开发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方面的知识教育和能力训练。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南教授与王跃平教授合著的《语言文字应用专题研究一逻辑与修辞》正是一部适应广大语文教师实施高中语文新课程方案,开设“语言文字应用”系列选修课程急需的好教材。


  一、提高语文应用能力的新思路


  高中语文课程开设“语言文字专题”选修课,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语言文字在社会沟通、信息交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学习现代汉语和文言文的基础知识,练习对语言材料进行分析和归纳,梳理有关语言文字结构和运用的规则,提高理性认识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本选修课程的设计,一般都考虑设置文字、词汇语法、普通话与方言方面的专题,编选相关论著,让师生阅读,了解基本的知识、原理和方法,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探究。而该书两位作者却另辟蹊径,以语言学、逻辑学、修辞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新理念为理论基础,立足于教学的有效性,对这门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框架作出了一个新的建构,为培养、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全书结合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设置逻辑和修辞两大板块,分为九个单元详述。第一至第五单元先总述逻辑与语言的密切关系,语言形式与逻辑形式的联系与区别,逻辑学与语文学科的共性以及逻辑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分 述词项、命题、推理等思维形式及其结构知识、技能与语文实践,预设逻辑理论与语文实践,逻辑规律、逻辑思维的一般原理与语文实践,逻辑方法与写作实践等方面的问题。第七至九单元分别讲述了修辞的选择标准与语文实践,词语变异修辞与语文实践,新课标与文学语言变异修辞以及文学语言的教学等问题。第六单元是个中间站,把上下两个板块联结起来,着重讨论逻辑与修辞的内在关系,从同义手段和修辞格两方面入手,具体阐述了“逻辑是修辞的基础”的命题。


  “语言文字应用”选修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对语言文字应用的创新和规范化有较好的理解和认识,新课标一再强调“要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方”“提高语言文字应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观察语言文字应用的新现象,思考语言文字发展中的新问题,努力在语言文字应用过程中有所创新”H。该书通过逻辑板块研讨语言逻辑理论在语文实践中的应用问题,解决语言如何规范的问题,通过修辞板块研讨修辞学理论在语文实践中的应用问题,解决如何利用语言手段进行语言创新的问题,有助于师生实现语言文字应用规范与创新的教学目标。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规律的学科,语言创新首先是思维的创新,应‘‘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发展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加强逻辑思维教育,近两年已引起语文学界的高度重视。2011年6月,中国逻辑学会、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北京创新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第二届素质教育与逻辑思维的论坛的主题即为‘‘深入学习贯彻温家宝总理关于逻辑思维与素质教育的重要批示精神”。人的思维素质,特别是逻辑素质,是人的核心素质。基础教育阶段是广大青少年思维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与会学者指出,努力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逻辑思维能力,直接关系到未来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发展,这不仅已被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生动现实所证明,也是国内外许多知名教育家和事业成功人士的共识。论坛通过《倡议书》呼吁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广大逻辑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充分重视对青少年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工作,并共同为此而努力。由此看来,该书的面世恰好顺应了目前语文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趋势,堪称学术性较强、研究视角新、实用价值高、社会效益好的佳作。


  二、语法、修辞、逻辑综合


  语法是语言中词、短语、句子内部的结构规律,讲语句表达通不通的问题。语法的基础是人的思维形式,逻辑揭示的是人的思维规律,讲语言表达对不对的问题。修辞,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它管的是好不好的问题。不对、不通的东西,一般来说谈不到好。显然,逻辑、语法是修辞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修辞就无从谈起。而修辞又在语言运用中扩大了语法的功用。如此看来,作为相对独立的三种学科,语法、修辞、逻辑各有不同的功能,三者互相区别,但又是互相渗透、互相联系的。许多语句的语法问题实际上是逻辑问题。多年来,单一的语法教学培养语言能力,效果并不如人意,主张实行开放式语法教学,将语法、修辞、逻辑熔于一炉,但实际教学中只是从三个角度分析一下同一种话语,教学效果仍然不理想。该书则抓住三门学科的内在联系,着眼于语言应用,把语法、修辞、逻辑的综合教学作了新的实质性的整合,在讲逻辑的基础上落实语法知识及运用,在讲修辞时注意落实语法、逻辑知识,三者自然沟通,融为一体。


  书中第一单元“逻辑与语文教学”(具有引论性质)第二部分首先列表明确逻辑与语法之间的对应关系:语言单位的语素、词、短语对应逻辑形式的词项(概念),句子(单句、复句)、句群、语段对应逻辑形式的命题(判断),复句、句群、语段、语篇又对应逻辑形式的推理(论证),指明了语言形式与逻辑形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然后第二单元讲述思维形式及其结构知识、技能与语文实践,在“词项”部分融合了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各类词的运用问题,在‘‘命题”部分包含了语句(特别是复句)理解与表达的内容“推理”部分讲对语言能力的发展作用,同时讲述分析了复句、句群的作用。如例(1):


  那末“委员长”是不是感谢我们呢?他不,此人历来是不知感恩的。蒋介石是怎样上台的?是靠北伐战争,靠第一次国共合作,靠那时候人民还没有摸清他的底细,还拥护他。(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分析指出“委员长’、“他’、“此人”和“蒋介石”四个词项彼此皆具有全同关系。这也正是同义的名词、代词的变换使用问题。接下来分析:“作者变换使用,可以达到防止语言呆板,使表达活脱、富于变化之目的。另外,“委员长”带引号……这实际上表达了否定情感,这又指明了修辞效果。


  第三单元是就并列关系、选择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目的关系、取舍关系、连锁关系等几种常见的复句的非典型语义预设作出理解语句的规约隐涵的探讨。第四单元讲逻辑规律、逻辑思维的一般原理与语文实践,是结合最高一级的语法单位一句群展开论述的,通过一些典型性语例的分析,提高读者对有关语病的诊治能力,感悟表达的艺术性,从而提高语言审美能力。第八单元讲词语变异修辞又涉及截取语素,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的互相变异,词语的超常搭配(短语),更换语素使词形变异,拆词重组、语素调位(语序)、紧缩等语法问题。总之,该书将语、修、逻、文互相渗透,重新整合,语言运用科学性与艺术性互相融合,走出了一条中学语言教学卓有成效的新路子。


  当然,书中有些章节论述内容还可进一步斟酌,如第七单元两节都讲词语选择标准问题,单元标题中“修辞”改为‘‘词语”似更准确些。所用例句尽可能从高中语文教科书中选取,使论述与语文教学实际的结合更加紧密一些。白璧微瑕,_点也不影响该书的学术创新性、可读性和实用性。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