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提高语文阅读能力也是其重要任务。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列入教学计划,并通过大量阅读训练,促使学生的思维发展,陶冶情操,进而培养审美情趣,提高阅读能力。
一、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的现状
阅读能力固然重要,但在现实中,学生阅读还存在很大障碍,提高阅读能力成为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比如,有的小学生对教材阅读掌握得还可以,但在课外阅读方面却暴露出无从下手、分析能力较低的问题。具[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发表服务,lunwEN.1kejiAN. c om欢迎您的光临]体表现为:一是阅读兴趣还没有培养起来,学生的自主阅读需求不高、动力不足;二是学生的阅读只停留在浅层阅读,探究性不强,带有被动接受的成分;三是从阅读材料来看,阅读内容过于泛化,在目前文字垃圾满天飞的背景下,学生的阅读材料存在低俗、空泛的现象,缺乏深度和理性强的阅读材料。
二、改革课堂教学组织模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种能力,能力是需要培养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课堂教学入手,完善各教学环节,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培养阅读能力。
1.传授阅读方法
在学习新课文时,教师要制定严格的阅读流程:首先是粗读,找出难、偏字词和陌生的表达手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记录文中的疑问处;其次是精读课文,揣摩文章的重点词句、段落,领悟文章写法,体会思想感情;最后是诵读,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背诵下来,感受作者谋篇布局的策略,欣赏语言文字的魅力,积累素材并努力做到学以致用。
2.增加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往往放在学生粗读之后的环节进行,结合同学们的阅读情况,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教学目标要求、文章的写作思路、文章意图及表达的中心思想提问,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更重要的是激励学生认真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探究思考,积极开展思维活动。
3.进行课堂讨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就某一个有争议、不准确的地方给学生设问,并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会带着问题反复阅读、思考、探究,通过与同学和教师的讨论切磋,使思维准确定位。这是一个寻求答案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学生阅读质量的过程,更是一个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
4.教师点评不可缺
学生在粗读、提问、讨论等环节后,一定不能少了教师的点评,教师的点评既是对课堂活动的总结和归纳,也是对阅读效果的深化和提高。学生在教师点评中不仅要得到正确的答案,还要得到阅读的鼓励,受到鼓励的学生会进一步加强阅读,阅读能力自然会提升。
三、增加课外阅读,提升阅读的积极性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仅仅依靠教材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增加课外阅读量,并指出五、六年级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1.保证阅读时间
要将学生的课外阅读列入课程计划,并保障每周两节大阅读时间,让学生独立阅读。另外,家长要重视家庭阅读[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发表服务,lunwEN.1kejiAN. c om欢迎您的光临],学校可以向家长推荐小学生课外读物,积极倡导家长与孩子一起买书,一起看课外书,尤其是名家经典,并写相应的读书笔记或读后感。同时,让家长参与评价学生的读书活动,建立“读书小标兵”档案,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2.推荐优秀儿童读物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给学生推荐科普读物、中外寓言童话、战斗故事、传统小说等,解决学生读什么的问题。有的小学为学生制订了详细的课外阅读计划,给学生推荐了童话、寓言、诗歌散文作品、长篇文学名著、当代文学作品、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等各类读物。这些课外阅读资料,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积累知识,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重要作用。
小学教师和学校教育管理者要积极搜集研究教学的资料和信息,认真阅读图书报刊,积累阅读素材,并加以整理。有必要的话,可以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获得阅读教学的源头活水;也可以鼓励学生之间互相推荐,学生向教师推荐,发挥群体功能,把课外阅读搞得生动活泼,富有成效。
3.鼓励学生建立课外阅读记录本
如何检验学生是否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外阅读呢?教师应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课外阅读记录本,对课外阅读的精彩内容进行摘抄,积累好词佳句。教师经常批阅检查,定期展示,对记录认真的同学进行表彰。课外阅读记录本一方面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阅读素材进行积累,增强语言的鉴赏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四、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将阅读能力提升到更高层次
当阅读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创作的动力,因此,写作是阅读能力提高的必然结果。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写能促进读,读是写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是很有必要的。
1.激发写作兴趣
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体裁丰富、文质兼美,既能体现文化内涵,又能体现时代气息的文章,这些文章就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文章的美,引导学生感悟、品味语言的魅力,使他们被语言的美所吸引和打动,受到熏陶和感染,产生创作的冲动和兴趣。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课文《桂林山水》就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语言清新、流畅,对桂林秀丽景色的描写如诗如画,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美若仙境的享受。这篇文章的优美词句会给与学生一种描写自然风景的方法指导,从而让学生对写作这类文章或片段有思路,写作冲动和热情也会油然而生。
2.积累语言素材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的目的在于积累语言素材。积累语言素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因此要掌握积累的方法:一是多读多背,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二是摘录优美的词、句、段,因为词句是文章的砖瓦,长期积累,久而久之,词汇丰富了,写文章就下笔如有神了。比如,语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收集描写人物山水的词语。有的教师在教授了
《乡村的傍晚》后,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摘录描写晚霞和小河的语句,同学们积累了“余辉、湛蓝”等生动的词语,并能在下一次的写作中正确使用。
3.指导写作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写作方法。一是引导学生使用修辞手法,比如拟人的修辞法,可以使文章添色很多。二是模仿文章的写作结构。初学写作的学生不容易把握文章结构,教师要借助教材,让学生了解文章是分层次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几层意思,[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发表服务,lunwEN.1kejiAN. c om欢迎您的光临]按照先后顺序一层接着一层写。学生理解了这些,在自己的写作中就很容易安排好写作顺序,对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能做到心中有数,文章的连贯性也会很好。三是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要借助教材或范文,让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树立中心思想,并能围绕其进行写作。
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教师要在教学中结合教学目的、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并引导学生尝试通过写作来增强阅读的兴趣,既能有效地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又能达到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