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管理论文

“问题——互动”教学法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应

2015-07-28 18:0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传统的汽车专业课教学,总习惯于教师讲解,学生听练。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无从谈起。这样的教学模式必须彻底摒弃。建构主义认为,任何一种知识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知识,而是通过主动地根据已有知识结构和有选择地感知外在新信息,建构当前新知识。为此,汽车专业课的教学必须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把课堂“主阵地”还给学生。经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采用“问题——互动”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问题——互动”教学法,即在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以问题为核心,以互动为手段,以教学目标为指向,既重视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又将知识教学与实际操作相联系,给学生创造更多体验、感悟的机会,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能力。本文就此教学方式的实施谈几点做法。
  一、问题设计,引入互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提问是课堂上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在汽车专业知识教学中它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手段、方式、方法的更新,使得更多教师对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有了更深的解读。在“问题——互动”教学模式中,问题情境创设是前提,问题的有效性是基本条件。在汽车专业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方法通常有: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即以讲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通过电脑动画、录像等多媒体来设置形象直观的问题情境;借助模型、实物、图片等创设问题情境;实地参观,直接面对问题情境等等。将学生带入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中,可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其主动融入学习活动。
  例如教学“检修活塞环”时,笔者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活塞环的损伤主要有哪几个方面的问题?怎样选配
  活塞环?怎样检测活塞环的三隙?
  通过以上三个问题,将学生带入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相互讨论,通过“疑惑、探究、思索、发现与解决”来实施教学。
  再如,教学“发动机大修”时,笔者首先设计以下三个问题:发动机大修后要检测哪些方面?需要具备哪些技术要求?正常的发动机需要具备的主要性能是什么?(由角度、宽度两方面作答)教师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然后相互讨论、交流。最后教师运用多媒体对学生的讨论结果加以验证。这样,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第一论文网(www. dylw. NEt) 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发表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导学生学习,不但调动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也加强了师生交流、生生互动,学生在互动中解决了问题。
  二、合作学习,引发互动
  有教育家认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知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知识。学生天性好奇、爱动,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合作学习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它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广度和加深思维的深度,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有利于学生合作品质的发展,有利于学生之间能力的互补。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笔者采用了多样化的合作学习形式,有全班合作,有小组合作,有教师参与学生的共同合作。合作学习的前提是教师要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去合作学习,这样才会有好的效果。
  例如讲授“四冲程发动机”时,笔者提出以下两个问题: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电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围绕这两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学习。学生在讨论、质疑、交流中获得了知识。事实证明,多维互动让学生在合作参与中实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最大限度提高合作的效益,小组以4~6人为宜,这样效果最佳。学生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可以理解知识,获得能力。
  三、实训教学,引导互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汽车专业应该是一门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并重的学科,其学习方式应该是生动有趣的活动学习,应和实践操作有效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从书本中获取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使学生对汽车知识的学习不感到枯燥乏味。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多感官投入学习实践活动中,从整体上促进了自己身心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如教学“安装机油滤清器”时把学生带到实训场所,教师先示范,然后提出问题:安装时要注意什么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动手安装,在安装中解决问题。这种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将学习和实训融为一体的做法,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受体验。
  近年来,在美国风行“木匠教学法”,其实就是在课堂上给学生发材料及工具,由学生自己实践操作的教学活动。教师的任务只是在开始阶段向学生布置任务,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这种教学方法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予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也许“问题——互动”教学法是“木匠教学法”的应用版本。
  四、目标确定,引领互动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整个课堂设计的灵魂。过去在汽车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知识目标、轻视技能目标、忽视情感目标的现象,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大多只重视知识达成目标,缺失技能和情感目标。失去了技能和情感目标,对学生情感、学习兴趣及动手实践能力均是致命的创伤。为此,笔者在教[第一论文网(www. dylw. NEt) 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发表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学过程中重视知识学习的同时,也关注技能、情感目标的达成。例如学习“汽车装潢”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理解装潢的目的、作用;2.通过观看多媒体录像,设计一套装潢方案;3.让学生亲身经历汽车装潢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享受成功的喜悦,感受汽车课堂学习的魅力。1是对学生的知识目标;2是学生的能力目标,指在通过具体的方案设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空间想象能力;3是情感目标。此外,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目标的引领,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总之,好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不断探究中形成的,“问题——互动”的教学法也同样如此,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