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管理论文

初中学困生成因与应对策略创新

2015-07-15 10:4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学困生,顾名思义是指学习困难、学业成绩差的学生。初中学困生是指在初中阶段由于一些先天或后天、生理或心理等原因而导致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的其他学生,未能达到学科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具体表现为:有的学生每门学科考试成绩不及格;有的学生有些学科成绩甚至低至个位数;有的学生不但考试科目成绩差,甚至对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都没有兴趣。
  一、初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一)智力水平较低
  少数学生的智力低于正常水平,这些学生总体学业成绩较差,虽然他们也在努力学习。这些学生有学好的愿望,也在努力学习,可是成绩总是不理想,如数学、物理等学科有的只考几分,像政治、历史等学科也只考十几分。
  (二)某些疾病
  有些学生虽智力正常,但是受疾病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较低学业成绩较差。如多动症、视力障碍(视神经萎缩症)等。
  (三)缺乏兴趣,学习态度不端正
  有些学生虽智力正常,可对学习不感兴趣,一提学习就没有了精神。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也不认真做,从而导致学业成绩较差。如考试时答题纸上只有寥寥数笔,没有几个字;即使写了一些,也是答非所问、不知所云。
  (四)学习习惯差
  有的学生整天忙忙碌碌,似乎学习很用功,但是由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业成绩也比较差。
  (五)小学基础差
  有的学生小学成绩较差,随着初中课程内容增多、难度加深,学生可支配的时间减少,这些学生感到学业负担重,学业成绩每况愈下。
  (六)自卑心理较重
  少数学生自卑、焦虑等不良心理比较严重,自己看不起自己、甚至贬低自己,这直接影响了学习效果,导致学业成绩较差。
  二、应对初中学困生转变的策略
  教师要认真分析造成这些学生学习困难、学业成绩差的原因,找到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并提出相应的期望要求。教师要对学困生有热心、信心和耐心,促进他们的转化。
  (一)放低要求,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
  由智力差造成的学困生,教师在学业上不要对其有过高的要求,主要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方面。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乐观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宽容的态度,良好的道德修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及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心理素质等。教师要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二)关心学生,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
  对于一些因疾病造成的学困生,教师要倍加关心,鼓励学生早日战胜病魔。对于那些因疾病无法治愈而影响成绩的学生,要注重精神慰藉,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对待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面对生活、面对未来。
  (三)激发学生兴趣,加强学思想教育
  对于那些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好、发现学生的特长,让其在某些学科上争取突破,促使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积极兴趣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开阔学生的眼界,促使学生勇于探索。教师通过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生动有效的课堂、激励学生产生对学习的期望心理、保持课堂教学新鲜感等途径和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严格要求,明确学习目的,促使其端正学习态度,把精力全部放在学习上。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学习过程包括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等多个环节,只有做好每一个环节,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认真预习、专心听课的习惯。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对每天学习内容要胸中有数,将自己不懂的内容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上解决。上课听讲一定集中注意力,要把教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理解清楚,向教师学习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要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及时复习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学习后发生的迅速遗忘。对于新学习的知识,应及时复习巩固。要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是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学生学习的效果能够通过作业得到及时的反馈。作业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生通过做作业,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别开来。学习中还应当培养有疑必问、有错必改、动手实验、细致观察、积极探究、练后反思、考后分析、先复习后作业、先做作业再玩等好习惯。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才能提高学业成绩。
  (五)帮助学生打好基础,让学生树立信心
  对于那些小学基础差的学生,要补好过去的知识,又要尽力学好现在的知识,不至于再掉队。在政治、历史等不需要基础的学科上,要尽量取得突破,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让他们能跟上教学进度,使自己的学业成绩有所进步。
  (六)开展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对于那些有自卑、焦虑等不良心理的学生,教师要经常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多想想自己的成功之处。在学习之初,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小的学习目标,经过自己的努力并达到目标。学生通过自己的不断进步提高学习的信心,逐步克服自卑、焦虑等不良心理,提高学业成绩。
  现阶段初中由于实行教区招生和均衡分班,因此每个班级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学困生,教师要从国家、民族的高度,本着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的态度,真正关心学困生,关注学困生的成长,让他们受到平等的教育,让学业成绩“贫困”的学生精神上不“贫困”,行动上不“贫困”,让他们也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生活的希望,不断促进他们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宇琼.浅谈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1(6).
  [2] 房安荣,蒋文清,王和平,杜晓新.学困生与学优生学习时间管理能力的对比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4).
  [3] 陈栩,张建霞,郭斯萍.谈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6(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