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管理论文

农村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策略创新

2015-07-15 10:3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农村幼儿园的区域活动,简单地说就是小组或个别活动。就其活动特点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其更能体现出当前幼儿园所倡导的个别化教育的理论,更有效地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就要求幼儿园要给幼儿自由的游戏时间、空间,自主的游戏氛围,丰富的游戏材料,以及有效的指导策略,才能实现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积累的愿望。
  一、在改变教育观念上下工夫
  如何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并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切实让先进的理论得以指导实践,对教师来说有许多难题和困惑。针对这些情况,我安排了一系列活动来提高教师的认识。
  活动一:深入每一个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教师进行专题讲座,从思想上动员,让教师认识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性。
  活动二:提供观摩的机会。请示范园展示区域活动的实况,分期分批地让农村教师进行观摩。观摩后,示范园教师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和集中教育内容,从区域的设立、目标的预定、材料的选择、场地的安排等,进行经验介绍。
  活动三:根据教师发展的实况制定一套管理办法。一是制定一份可以操作的表,让教师按表去填;二是要求每位教师学会观察,每天必须写一份观察记录,观察的内容自选,字数不限。
  活动四:要求每个幼儿园的教师每一周进行经验交流一次,认真反思,提出问题或困惑,部分问题和困惑由帮扶幼儿园的教师和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帮助解困,部分问题和困惑作为下个阶段活动研究内容,周而复始,不断帮助教师积累经验,提高指导水平。
  二、在解决活动场地狭小上下工夫
  农村幼儿园的教育环境简陋,没有宽大的活动室,没有像样的桌子和椅子(相当一部分是以前小学生用过的),更没有固定的活动区域场地和固定设置的区域。每次要开展活动,对教师来说是非常难的事,如搬桌子、搬椅子、投放材料等,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给区域活动的开展带来很大的阻力。不少教师因为嫌麻烦而少开展或不开展活动。同样是幼儿,不能因为有困难就不给他们活动的权利,不给他们自由发展的机会。于是我引领教师想办法。如在有多个班的幼儿园里,我让每个班挤出一块相对独立的场地,设置一个固定的角区,每个班不重复,让幼儿打破班界,自由串班,自主选择活动,建构区可以设在户外的沙池里。这样既节省时间,节约场地,又充分利用了材料。
  农村也有农村的地理优势,有一年都在变化的田野,有天然的树林、山坡、果园等。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地理优势,相应地开展一些户外区域活动。例如劳作区,孩子们可以在瓜果成熟时去摘瓜果,柚子成熟时去摘柚子,蔬菜收获时去收蔬菜等,还可以尝试着让他们学会包装、储存,既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又体验劳动的乐趣;还可以利用树林、山坡开展娱乐区活动。孩子们在宽阔美丽的野外用自然物自由自在制作自己想玩的东西,利用自然不同的地形和障碍物玩各种游戏。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既能辨认一些植物,又能学习积累一些经验,如测量物体的粗细、大小等。
  三、在解决材料缺乏上下工夫
  一是利用自然物丰富区域材料。例如美工区,可用稻草编织漂亮的扇子、绳子、各种动物,可以用泥土代替橡皮泥,另外也可以利用贝壳、花生壳、树枝、藤条等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各种天然材料。认识区中还可以投放各种植物的叶子、果实、蔬菜等让幼儿辨认。
  二是一物多用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例如各种豆子,可以让幼儿认识,还可利用它们进行分类、排序、粘贴、数数、装瓶等。
  三是自制玩具充实区域材料。可广泛发动教师和家长利用自然物和废物制作教玩具,如用竹子制成扁担、竹球、竹圈、竹板、竹乐器、竹篓等,用可乐瓶制成沙球、保龄球等。
  四是发动大园帮小园活动。经济较好的幼儿园在更换材料时可以把替换下来的材料送给经济较差的幼儿园;也可以借助帮扶活动,让帮扶园送点材料给被帮扶园。
  这样既可以节省一笔昂贵的开支,发扬勤俭节约、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又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区域材料严重缺乏的问题。
  四、在解决指导策略上下工夫
  区域活动是一种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水平、兴趣、特点和需要来选择材料进行个别化或小组化操作活动的教育形式,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更能体现出当前幼儿园所倡导的个别化教育的理念,更有效地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区域活动引起了绝大多数幼儿园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普遍开展。当然,幼儿在区域活动的质量还有待于提高,如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理清幼儿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的关系,产生了过多干预幼儿活动的自由,教师的意志灌输、回避指导、放任自流等不当指导,使区域活动失去了本身特有的教育价值。为了帮助解决这一困难,我组织部分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传、帮、带。
  提升和内化。在实践中,我发现靠教师自己学习,进步的速度远远达不到预想的目的,且遇到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时会束手无策。为此我请专家走进幼儿园,请她们帮助和指导教师,将一些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带到教师的身边,并就具体的实践问题进行解答。
  交流分享。各园在完善区角活动内容的同时还开展了全园或姐妹园之间的分享与交流活动。第一步,各园在园内开展观摩研讨活动,针对活动中出现的若干现象、问题在园本教研上进行“头脑风暴”。教师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择优选取最佳方案在全园推广。第二步,开展片区教研活动,请片区内各园、帮扶结对园的园长和教研员来园进行观摩研讨,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达到共同进步,促进我县区域活动得到更高水平的发展。第三步,为区域活动积累资源。优秀的活动制作成PPT,请教师结合PPT课件从区域材料的投放、玩法、根据能力差异及时调整材料等方面进行巡回介绍。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