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管理论文

质疑能力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2015-07-15 10:3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质疑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提出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探究的能力。小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要想找到解决方法,就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而带动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的最佳方式是质疑。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无法保证学生一定能够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但是如果学生不具备一定的质疑能力,那么学生一定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小学是学生接触数学的初级阶段,这个时候的学生思维具有很大的创造性,教师不能在这个阶段扼杀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新课改中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由于认知和理解能力有限,对很多知识都是有一定的质疑意识的。教师要重视学生这种潜在的质疑意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在质疑的带动下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爱因斯坦认为,提出问题的过程甚至比解决问题的过程还要重要。由此可以看出,质疑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简要分析质疑能力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能够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课堂往往由教师主导,学生的思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课堂活动,与教师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中,还能充分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问题,并可以作及时的指导,帮助学生明确接下来的学习方向和目标。
  比如在教学《数与数之间的比较》时,笔者为学生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有一袋水果,其中苹果20个,香蕉16个,橘子4个。笔者问:“苹果比香蕉多几个?谁能像老师一样提出类似的问题来考考其他同学?”学生回答道:“香蕉比橘子多几个?苹果比橘子多几个?”这样的提问为学生提供了参考,能够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热情。这样的互动也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小学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学生很容易厌学,认为数学知识的学习是枯燥无趣的。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究问题、寻找答案,在问题解决后学生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使得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会更感兴趣,在质疑习惯影响下会对新知识有更深入的思考,从而使学习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
  例如,在教学完《用百分数来解决应用题》这一课后,笔者为学生设置了这样一道习题:一个班级的总人数在30人以内,男生的人数只有女生人数的20%,能否计算出这个班级一共有多少男生和女生?这个问题是学生身边的情境,有的学生立马表示:“题中给的条件不完整,无法解答。”还有的学生则提出:“既然已知男生的人数只有女生人数的20%,那么能不能根据这个条件进行解答呢?”……学生在一个个问题中开始了热烈的讨论。这样的问题既能够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能够促进学生个体思维的形成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要求学生只能按照某种固定的思维进行学习,这样固定的思维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但是却限制了学生个体思维的形成。纵观古今中外成功的数学人士,他们都是具有一定质疑能力,并且有着独特个体思维的人。小学生还处于接触数学知识的初级阶段,思维具有创造性和可塑性,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自由开放的空间,鼓励学生不断进行质疑,促进学生个体思维的形成。
  在教学《可能性》这节课时,笔者通过“猜硬币”游戏让学生体验不确定性,从而引入本课研究的内容:可能性。新授部分笔者安排了“摸球”游戏,让学生上台摸球,四人小组合作装球,让学生充分经历“动手操作、充分体验、提出猜想、自主验证、获取知识、感受成功”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在都是黄球的袋子里摸球,一定能摸到黄球;在有蓝球、黄球的袋子里摸球可能摸到黄球,也可能摸到蓝球;在只有白球和蓝球的袋子里摸球,不可能摸到黄球。这让学生深刻地体会了“一定”“可能”和“不可能”之间的区别。 快要下课的时候,小单(化名)同学一本正经地说:“老师,我在家里做过一个试验,我在口袋里放了6个蓝球和1个白球,可是我摸了7次,摸到的都是蓝球。”笔者首先表扬了他敢于质疑的精神,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呢?笔者略微沉思,心想:再多的语言都抵不过实际操作,干脆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于是,笔者在口袋里放了6个蓝球和1个白球,请一组学生来摸,大家在下面说摸到的结果:第一个蓝的,第二个蓝的,第三个蓝的,第四个蓝的,第五个蓝的,第六个白的,第七个蓝的,第八个蓝的,一共摸了8次,7次蓝色的,1次白色的。笔者笑着问:“你们发现了什么?”有学生说:“蓝色摸到的次数多,白色只有1次。”笔者问:“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个口袋里蓝色的球数量多,白色的球数量少。”笔者走到小单同学面前说:“小单同学,你想想,当时你摸了7次,一个白球都没摸到。那你如果继续摸会不会摸到白球呢?”他沉默不语。旁边的学生说:“应该会的。”“如果你继续摸下去,摸出的还一定是蓝球吗?有没有可能会摸到白球?你摸了7次都是蓝球,如果你摸20次、100次呢,有可能摸到白[dYlW.NeT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球了吗?”笔者继续说道。“会的,因为里面有白球,总会有一次会摸到的”,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啊,摸了7次,次数太少了,而你又正好没有摸到,只要你再摸下去,会摸到白球的。”笔者补充道:“因为蓝球的个数多,所以摸到的次数就多,白球只有一个,所以就很难摸到。因此,你说的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说摸到蓝球的可能性比较大,可能性还有大小的呢。”
  笔者为学生的主 动质疑而高兴,他们再也不会把教师总结时说的“你今天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当作一句空话了,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们会提出更多更有价值的问题,会学得更主动、更快乐。
  总之,小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对于激发其学习兴趣,发挥其主体地位和促进其个体思维的形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从一点一滴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马金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读写算,2014(13).
  张铭.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