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小学教育论文

在小学数学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2015-08-27 13:4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问”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现代教学提倡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质疑问难,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但是并非所有小学生都敢问、爱问、会问。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逐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使其养成多思善问的习惯。下面谈谈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一、创设情境,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我们也发现教师首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而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学生较少。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原因:学生没有认真观察情境图,对情境图中的信息了解不够,不能把有关信息联系起来;学生不懂得该如何提问题;教学气氛过于严肃,学生对教师产生敬畏感而不敢提问题;部分学生的学习信心不足,总担心提的问题会被同学和老师讥笑,而不敢提问题。鉴于此,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敢于提问题,教师就要做到以下两点:
  1.努力创设和谐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平等
  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在平时的交往中,也要使学生觉得教师和蔼可亲,容易接近。在课堂上要想方设法营造热烈、宽松的课堂气氛,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多用微笑、注视、点头、手势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在学生积极主动提出问题时,无论提得正确与否,简单与否,问题的质量高低,都应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表扬,告诉他们能站起来提问就是好的开端,是勇敢的表现。千万不能讽刺、嘲笑,而要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去,保护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尤其对于学困生。
  2.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质疑的兴趣
  长期被动学习的学生往往提不出问题或者有问题也不愿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情景,调动学生提问的兴趣。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各种形式调动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比如:角色置换、打擂台等。例如:我在讲《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乘法》这一课时,采取了小竞赛的方法来培养学生提问的兴趣。课前学生们收集大量关于笔算乘法方面的资料。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手中资料的内容自由结组。小组间互相提问,指名回答。学生们都想提出问题难住对方,这激发了他们提问的兴趣,他们逐渐地想问、敢问,也乐于提问。我还采用角色置换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当老师,向其他学生提问。这样也同样能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
  二、教学生方法,引导学生质疑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常常发现:让学生提问,可是学生却提不出问题。这是因为学生长期被动的学习,没有掌握提问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适度地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使他们由不会问到会问,善问。我在教学中先指给学生思维的对象或方向。让他们沿着一定的思维方向去质疑,也就是为学生引路。当学生还未养成提问的习惯或者所学的知识较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进行讨论,在小组内提问题。另外,教师也可以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模仿老师提问。提问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初步掌握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就可以在教学中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质疑、自我展示。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抓典型、树榜样的办法,通过开展“最佳问题”和“最佳提问人”等活动,在学生中形成良好风气,使学生由被动提问逐步转向主动提问,并养成习惯。为了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让他们在解决新问题中再提出实际问题,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情境。
  三、精心创设矛盾让学生善于质疑。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矛盾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学生质疑的主动性。这种“好奇”心理往往能促进学生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而主动去进行探索活动。在教学《万以内笔算减法》的时候,在做练习之前我留下一定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一个学生提出:四位数的减法可不可以从高位减起?这是大家都意想不到的问题,我听到这个质疑以后没有立即表态,更没有提出反驳意见,而是把质疑的问题当成新的认知冲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进行探索学习。我为学生提供三道计算题作为新的探索材料,接着耐心地等待大家的研究和探讨。在组织交流时我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最后我通过问题“课本上,为什么选择了从个位减起”来小结,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有些方法尽管是可行的但由于操作繁琐、效率低下一般是不可取的。这样的结果既使学生认识到这段学习的收获和意义又没有给质疑的学生留下一丝一毫的伤害痕迹。而是有效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再一次获得了自主学习成功的情感体验。
  四、正确对待、处理学生的质疑
  学生提出问题,往往寄希望于老师,让老师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用不大。我们不妨把这些问题再推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解决这些问题。比较简单的,书上有现成答案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看例题,思考后自行解决。稍难一些的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后解决,运用集体的力量去攻克难题,对于教学中难于回答的疑难问题,教师再讲解。
  总之,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大胆地想,尽情地说,勇敢地问,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会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