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教材虽然也和其他教材一样,是根据教学大纲用科学的连贯的叙述来说明教学内容,但也有它独特的词汇、不同的叙述格式和语言特点,因此,必须经常地指导学生自学、阅读和钻研教材,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养成了独立钻研的习惯,这不仅能大大减少接受新教材的困难,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因而得到提高,同时,还为学生阅读数学课外书创造了条件,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地扩大视野,弥补课堂知识的不足。
关键词:数学教学;自学能力;悟出规律
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知识的掌握又有赖于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的提高。如何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产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形成"我要学"的心态,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实验、逐步摸索出适合实际的自学教学方式,并取得了初步效果。"自学"就是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在自学中了解教材内容,发现问题。
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开始时碰到的问题是学生不会自学,抓不住中心,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领会不深。一些学生贪多求快,走马观花,急于做练习题。个别学生还偷懒不学。需要教师耐心地学生如何自学,交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即"三读"--粗读;细读;精读。有时为学生拟好自学提纲,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富有启发性。对于有些教材,还通过教具演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容易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和本质属性,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在自学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大小问题均予以鼓励。自学要分清情况,提出具体要求。wWw.133229.cOM如自学概念要求"三会"即会叙述、会判断、会举例。自学性质、公式时要求分清条件和结论,掌握推导的思路与方法。自学例题时要求先审清题意,而后划划点点,想想比比,先不看解答,自己先试着解答,再比较,寻找领悟解题规律。对易懂的教材,着重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难度一般的内容,着重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整篇难懂的内容,着重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用边学边解释的方法对着书本进行。
二、各抒己见,互相切磋
"议论"是指学生自学完教材内容后,让他们各抒己见,互相切磋,组织课堂讨论、使学生的观点能充分发表、打破"教"与"学"的界限,消除学生被动理解的心理,使之不知不觉中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思维,在和谐宽松融洽的气氛中接受知识,领悟道理,获得启迪。学生通过自学、个人对课本内容的领会和理解程度各不相同,会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和见解。这时要鼓励他们在互相议论中开阔思路,发展思维。要善于提出问题,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去"思",让学生去"议"。在讨论中打开思路、明辨是非、解决问题。学生看书后,提倡三三两两,自愿组合展开议论,议本节课主要阐述的是什么问题?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以及自学后发现的问题等,使学生在"议"中动脑筋,消化掌握。在学生议论前,要给学生以必要启发。这样,议的目的性就强,就会议得热烈、议论得准确。
在学生议论的时候,教师巡视,鼓励学生提问,注意解决个别学生的疑难,收集存在的共性问题,以便在"引导"中求得解决。在讨论过程中,对某些有意义,但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需要深化,扩充知识范围的问题,可结合教学进度,同步安排专题讲座。
三、激发新区,悟出规律
激发学生新区,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让学生全方位地接受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智力,通过引导,给学生以想、看、说、练的机会。这实质是对学生的思维、想象、观察、运算等能力培养。还让学生上讲台,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思考方法,给学生以说的机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对于引导,尽力做到巧、准、活。即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简练明白、准确无误。引导学生理出头绪,一步步归纳概括,使知识系统化、具体化。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见解,取长补短,纠错立正,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练悟",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目的练习,练中及时领悟,捕捉灵感的心理活动,即通过学习进行归纳、抽象、悟出规律性的东西来。将精选出来的习题答案告诉学生,使他们及时知道正误、自我纠正。让学生在精练中领悟出规律,从而使他们方向明确,不走弯路,力图做到:读成习、议成风,导中练、练中悟通过初中数学课程全程的实验,学生在学习方法,能力的发展和学习成绩都有了提高。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采取以自学为主的方法逐步赶上来。这种方式提供了分析解决问题的机会,造成了一种比较理想的发展环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成为发展的主体,而教师始终起主导作用。学生在课堂上有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符合青少年愿意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学生获得知识比较扎实。正如心理学家希鲁纳所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
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