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管理论文

绘本教学的现代价值取向探查

2015-07-06 09:3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在当前绘本教学中,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其价值取舍更多偏向认知,忽略其中的审美。究其原因,这一价值取向与成人忽视儿童世界中的游戏精神和幻想品质不无联系,同时,也与功利主义教育观念下人们的现实追求有关。

关键词:绘本教学 价值取向 原因探析

  
  一、绘本教学的现代价值取向:重认知、轻审美
  
  [绘本教学一]《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讲述了一只倒霉的小鼹鼠,坚持不懈寻找“嗯嗯”在他头上的坏蛋这一过程。绘本中的小鼹鼠在寻找坏蛋的过程中表情丰富多样,从一开始的气急败坏到最后的身心疲惫都让人忍俊不禁,书中的幽默诙谐随处可见。但在中国传统观念下,教师对文本的价值取舍容易走向知识本位。在一次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执教教师提出的活动目标首先是引导幼儿在阅读中识别不同动物的大便,其次是使幼儿喜欢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第一条目标直接指向认知,第二条指向情感态度。但教育过程中教师在师生共同阅读环节重点要求孩子观察画面上的大便,然后对黑板上的动物和动物大便进行配对,这一过程占据了活动时间的一半。
  作为旁观者发现孩子们明显表现出对识别不同动物大便这一科学知识不感兴趣。这次的绘本教学体现了重认知、轻审美这一价值取向。教师只关注绘本中的知识,忽略书中随处可见的幽默诙谐和小鼹鼠的执着精神。作为教师,传道、授业和解惑的角色意识很强烈,对于任何作品,不管它的审美内核是什么,也不顾及孩子的接受心理,习惯性拿来作为知识和道德教育的脚本。Www.133229.cOM
  [绘本教学二]《巫婆与黑猫》
  故事内容简介:猫咪小波,是巫婆最心爱的宠物,然而,房子和小波都是黑色的,所以,巫婆看不到小波,就经常跌得鼻青脸肿。所以她决定施魔法,来改变小波的颜色,好让她随时看得见小波的位置。但是改变了颜色的黑猫还是给巫婆带来各种麻烦,巫婆一气之下把黑猫赶出了家门。被赶出家门的黑猫很伤心,巫婆也很想念黑猫,最后,巫婆把黑猫接回家,并施魔法把家变成了彩色。巫婆和黑猫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从此黑猫和巫婆快乐地住在彩色的房子里。
  教师运用多媒体把故事搬上大屏幕,一页一页地展示给孩子,第一遍,她一一展示出故事画面,让幼儿回答“你看到了什么”、“黑猫在哪里”、“巫婆在干什么”、“黑猫为什么很伤心”等问题。第二遍,她让儿童又重新对着画面复述故事情节。就这样,这个有着优美画面、动听情节的童话在一片吵闹声中结束了。表面上,儿童高高兴兴、气氛热热闹闹,这种高兴不是来自于儿童内心对故事的愉悦,而是来自教师对他们语言的外在表扬,这种表扬又进一步强化了儿童回答老师提问的欲望。童话欣赏活动俨然成了一堂看图说话课,不免让人觉得扫兴。该绘本幻想色彩浓厚,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但教师对它的价值取舍是去发展孩子的认识思考能力,对于其中的浪漫品质则忽略不计。
  
  二、绘本教学中认知价值取向的原因分析
  
  1.漠视儿童文学中的游戏精神
  儿童文学的一切审美品质,都存在一个原点,那就是童年情境。在这一情境中,人自然而率性地存在着,不以价值和效益来羁绊自己的生活,完完全全本真的存在于自我之中。童年情境中一个最本真的状态就是游戏。皮亚杰认为,“儿童为了达到必要地情感上和智慧上的平衡,他具有一个可资利用的活动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他的动机并非为了适应现实,恰恰相反,却使现实被自己所同化。这里既没有强制也没有处罚,这样一个活动领域便是游戏。它是通过同化作用来改变现实,以满足他自己的需要……”[1]如此看来,游戏是儿童适应现实的需要,是满足不能实现的愿望的需要。游戏精神是童年情境的核心体现,它传递的是自由的精神,是生命本能得以充分展示和释放的精神。对于儿童文学作品而言,能否释放出童年情境中的游戏精神是吸引小读者的重要标准。我国儿童文学理论家班马提出:“许多真正透露儿童气息的神使天成式的作品,往往产生于一种‘戏作’的写作状态之中,写作的本身,对作者的本体来说是溶为一致、和为一念的游戏性快乐,这并不是儿童文学创作的不认真态度,而正是绝少道学气的游戏精神可能产生的真正儿童气,它暂时丢弃了思辨,丢弃了法则,升起了本体中狂野的想象、玩闹的情绪,实际上深藏着儿童美学的规律”。[2]
  儿童文学中的游戏精神是一种“轻松”、“自由”、“想象”、“体验”的文本精神,它与生俱来符合了儿童的内在生命特质,那就是童年情境中的游戏精神。富含游戏精神的作品,没有

教育与被教育,有的只是一种情感、一种需求、一种玩的天性。它体现出来的不是小读者“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而是时刻发出的一种呼唤“让我们尽情地玩吧”。尊重儿童文学中的游戏精神,意味着尊重儿童精神世界的游戏精神。忽视儿童文学中的游戏精神,意味着漠视儿童精神世界的游戏精神。当前,幼儿园早期阅读教材的选择更多的偏向情感和认知类,比较少地选择蕴涵游戏精神的绘本,表明今天我们依然没有认识到游戏对于孩子的无意义之意义。
  2.漠视儿童世界中的幻想品质
  心理学认为,想象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在大脑中产生的许多新的形象。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2~7岁阶段的思维特征是主客体不分,象征功能开始出现,因此有了儿童会把椅子当马骑、棍子当枪使的现象。儿童这种主客体不分的状态决定了儿童以自己的方式把握周围的世界,对儿童来说,没有纯粹的主体,也没有纯粹的客体,两者完全融合在一起,就像原始人类那样,儿童的主客体互渗状态决定了他是个泛灵论者。弗洛依德认为泛灵论是由于主体的投射作用而将自己的意识投射于客观物体之上。儿童的世界是浑沌的,是主客体不分的。超现实的世界存在于儿童的心灵里,是儿童对现实世界的幻想的结果,这种幻想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大自然赋予了人类幻想的本能,这一本能使得人类更加伟大,也因为这一本能世界才变得精彩、变得有创造力和充满生机。
  幻想可以让孩子摆脱现实的羁绊和束缚,是儿童精神世界的营养原料。现实生活中,成人有意无意地打断和阻止儿童的幻想,将儿童拽进理性的科学世界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一天也不能耽搁。笔者曾经挑选出10本绘本(垃圾哪里去了、鼻孔的故事、苹果树、你是特别的、好饿的毛毛虫、母鸡罗斯去散步、我绝对不吃番茄、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玻璃杯、我的妈妈真麻烦)让10位小班孩子选择阅读,结果显示所有的孩子都表现出了对《我的妈妈真麻烦》的阅读兴趣。因为10本绘本中,大部分绘本认知类倾向较浓,而《我的妈妈真麻烦》摆脱了说教痕迹,宣扬的是幻想和游戏精神。时至今日,很多成人观念上意识到幻想的重要,但实践中依然冲不出现实功利的枷锁,被知识本位的价值观所左右。殊不知,幻想是科学的前提,没有儿童对整个宇宙的憧憬和想象,哪来的科学探究呢!对儿童来说,幻想思维和科学思维不是互相冲突,而是互相促进。
  3.认知本位的价值取向是功利主义教育观念下大众的现实追求
  功利主义是道德哲学中的一个理论,提倡追求“最大幸福”。和一般的伦理学说不同,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个人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西方功利主义哲学以密尔和边沁为代表。边沁认为“功利”是指人们本能地追求幸福,避免痛苦的趋向性。边沁从谋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原则出发,把教育作为实现个人幸福的工具。在他看来,教育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有用的知识,而有用的知识是实现幸福的工具。需要强调的是,边沁所说的有用知识不是指希腊语、拉丁语等装饰性的古典知识,他明确“反对花大量时间学习拉丁语”,而要求儿童“把主要精力用于政治、法律或科学的学习”。[3]在边沁看来,只有实用知识才有助于青少年掌握适合自身性向的谋生手段。功利主义是一种目的论,它把正义定义为善的最大化,而把善定义为欲望的满足或功利。可见,功利主义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不是行为过程而是行为所追求或所达到的目的价值。功利主义教育作为功利主义思想发展脉络的延伸,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以教育的实际功用作为原则来指导教育实践。以功利主义为基础的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崇尚科学,重结果,讲究实用。以功利主义为基础的教育强调教育的目的不在教育之中,而在教育之外。教育以追求外在利益为目的。功利主义教育崇尚科学,认为科学(自然科学)可以极大的增加个体和社会的物质财富,从而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主张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取向,讲究实用,排斥虚妄空谈,强调实用知识的价值。
  当前在功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下,我们的学校教育过分注重人的认知层次的发展,忽视人的情感和审美层次的熏陶,说到底是忽视人作为人的精神性的发展。学校教育目标在实践层次也完全偏向人的智力,忽略人的心灵构建。作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重要形式的绘本教学也常常出现功利主义的倾向,呈现出科学主义和道德主义的价值取向,教师在文本解读中注重童话的认知功能,忽视童话的感知功能,只注意童话对于儿童的显性价值,忽视童话对儿童的隐性价值。在一些绘本阅读活动中也常出现重知识、轻审美的现象。这些现象与当前重科学、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的功利主义教育观念不无关联。
  
  参考文献
  1 [瑞士]让̶

6;皮亚杰.儿童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 班 马.游戏精神与文化基因[m].兰州: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6
  3 朱镜人.边沁功利主义教育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

论文网在线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