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管理论文

小议当代中国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5-07-06 09:2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计划生育政策认真贯彻实施的中国,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在慢慢的削减,更多的却是注重表面形式,为此,本文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感恩意识 现状 问题 对策
 
  一、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的现状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总体趋势是上升增强的,但同样存在着感恩意识淡薄的现象。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鉴于经济与文化之间的互联关系,社会文明也在不断的进步,作为社会文明象征的道德水平也在不断的增强,如今中国提倡和谐社会,社会的感恩意识总的趋势是不断提高的。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有着肩负国家责任的使命,在家庭学校社会的支持下一步步的提高自己的精神文化水平,这要感恩于我们的社会,感恩于我们的父母,这是一种责任。
  但是,在看到令人喜悦的一面的同时,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现象依然在延续着,比如对家长的苛刻对待、对师长的辱骂现象、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漠视等,都是感恩意识淡薄的具体表现,为此,加强大学生感恩意识使之成为道德意识优秀的青年势在必行。
  二、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问题及成因
  1.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问题
  (1)对家长的苛刻要求。WWw.133229.COm随着计划生育的贯彻实施,现在大学生是独生子女的居多,在家是皇帝公主的大学生们对家长要求苛刻现象及其普遍,在家与家长吵架已是家常便饭,在家不帮父母做家务或者给家里添麻烦的情况也很是正常,大手大脚的消费给家庭带来了经济负担的也不少……在家长的庇护下的大学生是否有去感恩自己父母的的意识呢?我想并没有多少大学生真的对家长说声:“爸妈,您们辛苦了”!
  (2)对学校师长的教诲说三道四,缺乏感恩。大学是知识的殿堂,对自己的导师的教育需要一种求知的渴望,对导师要有一种尊重的态度,但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也存在着这些现象:上课时玩手机吃东西讲话甚至更严重的是玩牌,讲座时随便离开,给老师贴上标签给定所谓的外号来表达老师在同学们中的形象,闲聊时说老师的不是等等。这些都是对老师的不尊重,教师节送老师的花有的成为了传统,又有多少大学生真的对自己的导师说声:“老师,您辛苦了”呢?
  (3)对社会弱势群体漠不关心,漠视生命。社会给大学生们充足的资源,社会给大学生们许多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对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比如孤寡老人、街头乞丐、残疾人士又有多少人真正去关心的呢?那些去敬老院帮助老人的活动又有不少,我们从吸取的一大堆总结试问自己真的学到了不少了吗?可为什么还是有娱乐弱势群体的现象呢?就拿“犀利哥”事件来说,犀利哥成为网络红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大学生网络炒作,拿他做娱乐,作为高素质代表的大学生应该去思考怎样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让“犀利哥”这样的人越来越少,而不是学“犀利哥”穿着“潮流”,毕竟像10•24的英雄事迹又有多少呢?大学生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不关心就是一种对社会感恩意识淡薄的表现之一。
  2.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成因
  (1)自身价值观原因。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道德观念多样化,再加上80后90后的大学生的自我独特的个性特点,使得一部分大学生们经常纠结于持什么样的价值观的问题,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是价值观成熟的期间,对自己的价值观有一个选择的过程,为此会出现道德方面的一系列的问题,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知恩图报,个人利益至高,缺少感恩的态度待人待事。
 (2)家庭教育问题。正如上面提到的,大多数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里是以学生为中心,家长的一切期望只是学生的学习,除了学习,在家里可以拥有权力没有义务,这是从小积累起来的,从现在的陪读现象中可以看出家庭的中心教育的思想对今后学生在处理人跟事方面的不足,即家庭教育忽视了道德与感恩教育,使得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畸形。
  (3)社会环境原因。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生活逐渐复杂化,物质方面的需求占主要的地位,人口流动频繁,人际关系开始陌生,作为宣传的媒介媒体关于感恩的报道虽然很多,但多数流于形式,社会整体上对感恩的宣传关注并不高,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让大学生“出淤泥而不染”拥有崇高的感恩精神是不切实际的。
  三、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对策
  1.自身道德素质的增强
  大

学生要加强自身的价值观的建立,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在家感谢家长的一番心血,在校感谢师长的谆谆教导,在社会感谢社会给予我们无限的可能,要懂得感恩要学会感恩,积极的参加学校的互帮互助的活动,以一种尊重的姿态对待社会弱势群体,要相信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感谢别人就是提高自己。
  2.家庭教育
  需要让家长明白学生的成长学生的优秀并不仅仅是一些数字来说明的,学生的道德教育的培养也是重要的。需要让家长在关爱学生的同时给大学生以一种感恩的态度去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社会。需要家长自己做好榜样,以身作则,让学生们知道他人需要感恩,社会需要感恩。
  3.学校关于感恩道德意识理论的培养
  学校除了继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育外,可以开设相关的感恩的课程,比如:心理学应该是每位大学生必修的科目,它会教会我们怎么与人相处怎样处事?社会学也是重要课程之一,它教会我们怎样看待社会,积极的主动的解决社会问题,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进程。另外,学校加强道德教育的测试水平,积极开展相关感恩的活动,不能仅注重表面形式,要让每位同学参与其中,让每位同学打心底的受到感触才算是一次道德教育的成功。
  4.社会提倡奉献精神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百善孝为先”的古训提醒我们要懂得感恩要学会感恩,社会需要运用一些媒介比如广播电视报纸等进一步的宣传感恩故事宣传感恩精神,加大关注力度,进一步的引导大学生感恩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的人格体现,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赵艳红,范雯婧,郑治.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及对策[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2]王娟.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研究的现实意义[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03).
  [3]王宏,甘启颖.大学生感恩心理现状的调查研究[j].文山师范高等学校学报,2009,(04).

论文网在线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