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管理论文

大数据对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及改进策略

2023-12-08 01: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大数据在现代高校教育管理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已重塑信息社会的思维方式,深刻影响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的发展。同时,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的特点也对大数据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针对大数据在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建立健全法规章制度、构建评价体系以及建设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大数据人才队伍的发展策略,与时俱进地运用大数据技术推动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的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教育管理;影响;策略


  互联网技术普及、高校数字化与信息化建设快速进行的环境,对我国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者给予较大的机遇与挑战[1]。近些年来,中国相继发布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和《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将大数据应用于教育领域。将大数据应用于现代高校教育管理是保证高校适应全新信息技术时代发展的前提。现代高校在管理过程中要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识别和采集信息大数据,构建数字化信息体系和移动客户端,推动教育管理的智能化发展,全面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水平。


  一、大数据对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


  (一)高校教育管理的本质


  通过对高校当前的发展情况的研究与剖析,得知其关键业务是教学、科研以及管理,科研与教学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与科学管理密不可分。此外,教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科学管理的基础。高校教育管理,是对高校内外部要素间、各个内部要素间关系的协调,进而合理地、科学地、有效地配置高校有限的资源,最终达到办学目标。高校教育管理,是由服务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师资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以及教学管理等多个分支构成的。在对教育现代化程度衡量的过程中,教育管理水平的高低处于重要的地位,并且决定着高校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水平[2]。


  (二)高校教育管理对大数据的新要求


  1.国家战略需求。大数据飞跃发展,影响日益广泛。在此形势下,国家将大数据提升至战略高度。《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有关政策陆续出台。“十三五”明确提出,“将大数据视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全面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以加快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开发、开放应用,实现社会治理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现阶段,国内国际形势、社会发展环境都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教育规律的要求。爱因斯坦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判断与独立思考的总体能力。教育的深层次内涵是大教育,具有终身教育的“全程化”以及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全方位的特点。与传统教育理念相比,大数据背景下的现代教育具有更强的实时性、连贯性、全面性和自然性,教育分析处理更加复杂多样,教育应用更加多元深入。在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移动通信、云计算等新技术将逐步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可以实时、持续地采集更多微观的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数据,宏观掌握教育发展现状、科学制定教育政策、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完善教育体系,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与培训等。同时,依据采集的大数据分析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对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全面性评价及教学反馈预测[3]。


  3.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进与加强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将思想价值引入到教学、教育的各环节与全过程中,形成实践育人、科研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以及组织育人的长效机制。在育人目标上,学工处与教学部门要同向同行、同心同德;在工作机制上,思政工作和教学工作要双向延伸、交叉渗透,形成“大学工大教学”育人的主体;管理工作线和后勤服务线协同联动,把管理和服务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首先,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对学生进行整体把握,分类教育。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大学生群体的特点进行细分,找出各群体的共同特征,对该类群体学生进行深入分析,使教师更加有效地了解学生的能力,掌握学生在思想、行为层面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具有针对性的方案与措施,引导学生开展合理、有效、科学的学习行为,并研究其教育规律。其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个性评价,精准施教。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可为学生的跟踪多元化评价提供重要的保障,合理地、全面地捕捉学生个体微观行为,可实时掌握学生的发展情况及状态,能够更全面地看待学生的发展,实现对学生的多元、精准评价[4]。


  4.学生成长规律的要求。学生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主体,其成长过程对个性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强烈诉求,因材施教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本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对不同地区的不同对象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现阶段,在大学生生活、学习逐渐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的进程中,传统模式下的教育管理方法已经无法发挥出真正的作用与价值,并且面临着众多新的挑战。培养符合社会需求、时代需求,拥有互联网理念与创新思维的人才,则需要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社交化数据与校园各应用系统中所包含的信息与数据进行挖掘与整理,以构建更加精准的、科学的决策机制,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精准化、人性化的特征,改进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5]。


  (三)高校教育管理大数据的特点


  1.科学分析。数据显示,人类行为是有规律的,并且有93%的行为是能够预测的。在高校教育管理中,高校教师参加各种类型比赛的数据、教学数据、科研数据,与高校的管理制度、管理机制等方面都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并且含有一定的规律。另外,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对科学决策、舆情监控以及掌握学生需求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就餐情况、图书借阅、上网习惯、能力素质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关联,而借助于数据分析的方式,我们可对所存在的规律与关联进行剖析与提取,以实现教育管理科学性、有效性的大幅度提升[6]。


  2.资源整合。高校间、区域间构建大数据平台,属于整合资源的高级层次,在节约资源、教育发展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科学技术较为发达,发达国家的大数据技术在资源整合方面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效。只有整合资源,才能使资源的利用价值最大化。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等,都构建了面向社会开放的大规模课程平台,教学资源覆盖的范围日益扩大。


  3.精准教育。高校教育管理对象具有差异性,所以因材施教、个性化管理和多样化人才培养一直是教育的理想。高校教育管理者在教学管理、教育管理的进程中,需要尊重大学生在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征以及家庭背景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能够为不同的学生定做符合自身需求的课程清单与培养方案,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享用高质量的教学、教育资源。基于大数据技术开展的精准教育,除了能够满足个体的实际需求外,更重要的是可对大学生活动的规律与轨迹进行分析预测,并反馈给教师,最终实现精准教育、精准帮扶[7]。


  4.双向互动。高校教师与学生可在大数据教学平台中实时互动与交流,解答学生的疑惑。教师在平台中能够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做题速度等,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关处理;而针对其他学习者,教师也可运用大数据教学平台来作出指导与解释。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双向互动的作用也是尤为显著的,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命题中,将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出来;在高校学习平台、社交平台中,解答学习、心理以及就业困惑,可将朋辈效应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以达到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目标。


  5.及时预警。由于大数据具有预警性,因此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需要设置临界点与容忍度,来对异常信息进行处理,当异常信息达到界限后报警系统会自动启动,及时做出对风险的防范与处理。此外,高校构建的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行为预警机制,不但能够做到对教师违反师德的行为及时处理,同时能够很大程度避免师生矛盾升级。


  (四)大数据对高校教育管理影响分析


  大数据对高校教育管理的积极影响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极大推动管理创新,进一步提升高校信息化水平;第二,促进教育管理理念创新,推动教育管理改革;第三,可以将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情况体现出来,具有预见性的特征;第四,可更加准确地、及时地来对学生的行为作出判断,以实现教育管理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


  然而,由于部分高校对于大数据技术的认识不足与应用不当,如一定程度存在大数据意识薄弱、数据应用机制不畅等,也催生了诸如数据安全技术风险、大数据技术侵犯隐私与自由的社会风险等问题[8]。大数据技术风险存在的根源既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原因。大数据技术本质上是社会对自然的超越和改造的媒介,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技术在发明与运用的过程中,都需要尊重自然法则,风险出现与否,与所处的社会环境诱因密切相关,如果能加以有效抵制,大数据技术存在的风险是可控的。高校教育管理大数据的“双刃剑”属性要求我们构建大数据技术的价值理念,将大数据技术纳入到指导框架中,在技术与社会、政治、伦理不断互动的状态下,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以促进高校教育管理的快速转型。


  二、大数据在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


  自我国开展教育信息化开始,10年来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正处于从信息化向智慧化演进、迈向“融合创新”新阶段。在此过程中取得的成果较为显著,但是仍然需要解决以下问题:教育管理大数据系统规划缺乏、法规规章制度不健全、资源共享共建落实不够、协同创新效率不高、专业支撑力度不够、资金保障不到位、激励措施效果不明显等。


  在数据化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把握机遇对于加强高校管理尤为重要。因此,我国现代高校管理的发展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第一,顶层设计,系统规划。构建高校教育管理数据平台,采集数据并进行相关整合分析,是大数据及其相关技术的应用关键。高校需要设立专门的机构或部门并整合高校内部各系统,进而构建数据收集平台。该平台能够对所有学生的数据与分析结果进行收集、更新以及共享,以便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信息。第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创新数据使用与分享机制。在数据采集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导致学生隐私泄露,威胁学生的信息安全。因此,高校需要构建健全的、完善的管理与使用规范,基于制度层面保障数据采集、使用以及分享阶段的安全。第三,构建评价体系,促进创新发展。在现代高校教育评价体制下,应将大数据的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作为高校建设的基本条件之一,并将其纳入到高校的基本评价指标体系中。另外,积极构建科学有效的反馈机制与评价机制,以促进高校教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第四,加强大数据人才队伍的培养。社会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核心是人才培养,需要构建拥有对大数据采集、整合、分析能力的团队。其中最重要的是树立教育管理大数据意识,从思想层次上重视大数据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同时,加强对教师相关技术与能力的培养,从能力层面上掌握管理数据平台,熟悉数据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工具。


  大数据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中,这给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机遇和挑战。高校应该紧紧把握住机遇,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以促进高校管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实现教育技术、管理机制以及发展理念等方面的改革。在具体实施的进程中,将“绿色科技”原则与“以人为本”理念作为核心,加强大数据资源库的建设、共享和应用,确保大数据真正成为促进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学生发展全面化和高校建设内涵化的有力保障。


  【作者简介】杨阳(1984—),女,江苏沭阳人,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讲师、硕士;苏力(1980—),男,江苏六合人,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学生处副处长、讲师;石城(1984—),男,江苏南京人,东南大学成贤学院综合办主任、讲师、硕士。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