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浅谈提高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成效的策略
教育随着国家形式的发展而不断进行着改革和发展,德育已经成为教育奉行的主要教育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所重视。教师的教学工作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这在教师整个的教学生涯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师除了要在学习上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平时的学校和日常生活中更要与之相接触和交流,这样教师才能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德治教育,让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能健康发展,将来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一、德育对中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在校園里,德治教育就是指教师这一类教育者必须按照一定的社会和阶级要求,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并有系统的在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影响,然后教育者再让受教育者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解,并在积极的实践过程中更好的消化和吸收,最后使这种教育成为一种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一种教育活动。
而对中学生而言,他们处在一个较为特殊的成长阶段,正处在青春期的他们面对外界事物的变化,很容易产生心理和生理上一些相对的变化,所以,正确的教育方法对他们尤为重要。在中学阶段,班主任与所有的任课教师相比,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最长,在学生的校园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班主任只有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才能充分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性格与特点,这样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做好最有效的德治教育。
二、中学班主任进行德治教育时所存在的问题
德治教育是整个教育教学阶段的重点和难点,近些年来,教师在进行德治教育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问题:
1.德治教育时间投入较少中学生的课业相对来说较为繁重,教师在这一阶段也会更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放在平时教学任务中的首要位置,因此教师会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生的课上教学和课后辅导上,在德治教育教学中所投放的时间便会相对较少,班级的集体活动少,学生与教师的日常沟通与互动就会变得更少,长此以往,班主任会逐渐缺少对同学们在其他方面的一些了解,缺少了一种类似于朋友间的交流,德治教育便很难开展下去,便很可能无法真正从身心上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
2.传统的教育理念对班主任的德治教育产生束缚有些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教学理念,对教育心理学的理念知之甚少,并且不会与时俱进,不接受新形势下的教育理念,一味的保持传统的教学观念,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不会因材施教,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德治教育有很大的阻碍。
3.部分班主任缺乏教学的变通性和灵活性许多班主任把学生的学习成绩看的十分重要,只注重学生的成绩上的好坏,不关心学生生活上问题,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班主任只知道进行一味的机械式的灌输,不给学生任何的发挥空间,这样会压制学生的潜能,不利于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4.有些班主任没有较为明确的德育管理理念有些班主任对自己班上学生的教育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只是单纯的关注学生每次考试的成绩,然后对成绩排名进行相应的总结,关于德治教育并没有什么相对的教学理念进行支撑,所以对学生德治教育教学这方面很难展开工作。
三、中学班主任进行德治教育的相关措施
1.班主任应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做好班级日常的管理工作一个好的班主任不仅是在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应是关心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教师不仅仅只是一份工作,同时也是一份责任,应当热爱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的学生,具有牺牲奉献的教育者品质。所以,中学班主任必须做好德治教育的工作,加强与学生间的日常沟通与交流,关心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问题,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生理和心理更加健康的发展。当然,班主任除了在课堂内展开对学生的德治教育工作外,还需要花费部分的时间和经历在课外,平时多注意每个学生的发展和变化情况,发现有问题学生要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必要的时候要亲自进行心理辅导或是找心理医生进行辅导,必须尽最大努力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下成长。
2.营造文化氛围班级,进行班集体文化建设文化教育贯穿教育的始终,大到校园文化,小到班级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不一样的意义。班主任要做好德治教育,首先便应该创造一个具有文化氛围的班级,让学生们在文化的熏陶下体会文化气息、感受精神财富的力量,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会知道如何通过制造气氛来创建一个平等、和谐的小集体,最终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集体文化认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下被渲染、被引导,这种文化氛围的教学方式对德治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精神作用。
3.班主任应从细微处进行德治教育渗透学生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更能表现出最真实的自我,班主任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观察一些细枝末节,这样能够在一些小事上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了解,容易让德治教育更好的展开工作。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叛逆阶段,严厉的批评指责式的管教方式不但不会有任何成效,反而会助长他们的叛逆心理,更加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所以,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应该更加注重鼓励式的教学方法,培养他们的兴趣,增加他们的自信,积极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更好的发挥自己所长。
总结:初中班主任肩负着对学生德育的重责大任,所以教师必须对做学生工作充满热情,真正的去理解和关心他们,除了学习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更应该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真正的了解每一个学生,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全方面的、健康的发展和成长。
作者:甘远文
第2篇:如何开展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
职业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种特定教育,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类教育中与经济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教育,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中等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则担负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实用型人才的重任。笔者结合自己做班主任工作的体会和认识谈如下观点。
一、德育工作实施的重要性
中职学生往往存在起点低、差异大、认识模糊、行为盲目等不足与缺陷,再加上年龄并不是很大,经常会出现反叛心理,而且心理也处在剧变的躁动时期,而德育工作开展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职班主任对于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可以不断有序的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从而使得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所以中职班主任对于中职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德育工作的实施的几点看法
1.提高中职班主任自身德育素养提高自身德育素养是德育教育开展的前提。现阶段,中职班主任队伍德育素质参差不齐,这就不利于德育教育在学生之中广泛开展。为此,中职班主任应该注重提高自身德育素养。一方面,从思想上对德育教育全面把握,认识到德育教育在现阶段中职学习阶段的学生是十分必要的,开展德育教育不仅可以让中职班主任自身有所提高,更会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应该积极参加教师培训课,用理论知道实践,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经验,以此来促进中职班主任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德育。通过学习与被学习这样身份的频繁呼唤,才能帮助中职班主任更加顺利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让学生们有所信服。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从学校层面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可采取每学期对班主任进行专题培训,着重进行系统的德育工作法规性文件、教育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知识培训。同时对班主任经常进行工作方法的培训,组织班主任参加人社部组织的班主任远程培训,不定期开展班主任研修活动和班主任技能大赛。通过培训、研修、心得交流、班主任之间的帮传带等方式,不断提高班主任整体素质,着力打造一支专兼职科学结合、老中青合理搭配的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纪律严明、作风正派的班主任队伍。
3.加强心理辅导咨询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在升高中无望的情况下走进职业学校来学习的,这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选择,而这种选择,他们感受到的更多的只是被动和无奈,因而他们比普高的学生更具有失落感,更具自卑心理,因此,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一是成立心理咨询点,选择有事业心、有一定德育工作经验的教育系毕业的专业教师担任心理辅导咨询工作,协助班主任,学生管理部门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分性别有针对性地举行心理健康讲座,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健康的心理氛围,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4.正确评价学生,唤起学生的自信学生很在乎教师的评价,在意教师能否公平、公正,实事求是,一视同仁地对待自己。因此,班主任必须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位置、环境去看待、理解和处理事情,领悟学生的所思所感所为,给予学生同等的关注。欣赏和信任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个想法、每一次发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尽量给予鼓励和热切的期待。爱心投入,多与学生交心谈心,使之觉得老师在乎、关心、信任他们,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变学生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自我管理。因势利导、以情动人。用真诚和鼓励,唤起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感受进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提高抗挫折的能力,等等,走出自卑的阴影,体验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愉悦和幸福。
5.紧跟学生焦点,加强沟通联系面对中职学生容易被时代多元思想影响的特点,班主任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加强学生的沟通联系。班主任积极通过班干部、家长、教师、QQ、微信等手段来掌握学生的关注重点,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在工作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作用,善于发挥学生会、班干部的积极作用,将对学生的说教转变为对学生的关爱,实现德育的人性化。不仅如此,还应及时与学生家庭沟通,发挥家长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关爱孩子的成长,形成教育的合力。同时,班主任应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用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来感染学生,将构建和谐的班级环境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
6.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的引领者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社会经济变革和中等职业教育本质任务的迫切要求。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竞争的不断加剧,不能体察时代变异和环境变迁的人往往手忙脚乱,不知何去何从,其结果是,不仅事业无成,身心也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新时代的变革中,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应及早做好职业生涯设计,认清自己,并在开发自身内在潜能上不断探索和发展,正确掌握人生方向,创造成功的人生。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根据对自我的分析、现实条件的分析、职业机会的分析以及经济与人才市场发展的预测,确立自我职业生涯理想、职业生涯发展领域等。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知识、能力、性格、爱好等,明确自我职业生涯发展的潜能;培养设计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并通过教育与训练,引导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设计基础知识、形成设计自我职业生涯的能力以及职业抉择能力、自我反思能力。最终让学生明白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以及怎样去能。
总而言之,要想将中职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做好,只有深刻分析当代中职学生的特点,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摸索班级管理的规律,科学地运用教育方法,才能在中等职业职教育这片沃土上开创一片充满魅力的天地。
作者:董少华
第3篇:浅谈学校德育工作与社区教育的双向结合
发挥社区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的综合作用,对于打造全国文明城市至关重要。珠海这座东部的宜居窗口城市,有责任也有义务在这方面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一座城市的文明水平很大程度体现在城市居民的言谈举止上,珠海市要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必须从提高市民的素质做起。
一、什么是社区教育
要了解什么是社区教育,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社区?刘视湘从社区心理学的角度定义为:“社区是某一地域里个体和群体的集合,其成员在生活上、心理上、文化上有一定的相互关联和共同认识”。[1]而2006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社区教育有如下定义:“在社区中,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2]
二、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双向结合
(一)大力推广学生语言文明教育
“我国的标准语言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它要求在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等诸多要素中达成一致性、规范性和规律性。”[3]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学校要充分開发校本研究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典诵读活动,以及组织普通话演讲比赛、语言文字示范单位(社区)创建评比等活动,引导广大市民广泛参与,扩大影响面。
社区要积极发挥舆论宣传的示范作用,发挥主要公共服务行业的窗口作用,发挥社会成员的带动作用。社区内各商业、邮电、文化、交通、铁路、民航、旅游、银行、保险、医院等公共服务行业主管部门,要把普及普通话与提高优质服务、提升企业形象紧密结合,以行业规章和制度保证普通话成为服务用语。我们应充分发挥电视和网络的便捷性、高效性,结合实例宣传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能力。充分利用每年的“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二)提升学生文明礼仪素养
学校应利用自身的教学资源,加强学校教育与社区的密切联系,让文明礼仪之花在学生中绽放。学校定期对学生进行关于文明行为的主题教育,让学生在思想上形成认识,主动提升个人文明礼仪素养。
学校还应该利用自身的教学资源,通过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主题班会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措施,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学生是最具模仿性的群体,而榜样的作用则是无穷的,我们要为其树立榜样。在学生熟悉的群体中,找到文明礼仪之星,利用传播媒介对其行为进行宣传,可以有效促使其他学生向榜样学习。学校可以创建文明礼仪宣讲团,让学生的身边人说身边事,可以极大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扩大活动的影响范围。
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正人先正己”,在教育学生养成良好文明礼仪的过程中,还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带头作用。每位教师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孩子文明礼仪素养养成。有了教师的示范和榜样作用,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而社区是学生活动的大环境,所以社区氛围和重视程度,对于学生文明礼仪水平提高具有深刻意义。社区和街道办应该主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文明的生活环境。社区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三)以学校、社区为单位建立心理咨询室,解决心理问题
过去,学校的德育工作长期以来依赖教师,而部分教师又缺乏解决心理问题的专业辅导,这就导致教师对于学生产生的问题,只能从过往经验中寻找解决办法,缺乏对学生产生问题的心理原因的分析,导致教育活动往往治标不治本。而在我国大部分城市社区基本上没有心理咨询室,导致个人的心理问题难以得到关注和解决。
社会由个人构成,离开了个人的健康和谐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所以和谐心理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心理基础。社区作为社会的最基层单元,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打造社区和谐的人际关系,激发社区的发展活力,维持社区的稳定等对社区心理咨询的需求已相当明显。
我们班有个学生刚从外地转学过来,父母忙于生计,忽视了对他的教育。他也因为刚刚转学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很难很快适应下来。而他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扰的时候,也没有十分有效的办法来疏解。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她性格的孤僻,不爱和同学们交流,产生了自卑感。由于我们学校没有专门的心理教师,班主任对他的问题往往束手无策,只能从自己的实际经验中去寻找解决方法,往往收效甚微。
针对这个同学的具体情况,我首先和他的父母进行了沟通,了解到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并且对家长提出多关心孩子的建议;其次,我利用课余时间和该生进行交谈,问问她学习的近况以及兴趣爱好等,主动去发现她的闪光点,取得了孩子的信任;最后,我力所能及地为她提供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帮助,对她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而且还私下安排了几个活跃的同学主动和该生交朋友。而该生所在的社区,也将该生列为志愿服务对象,定期安排志愿者对该生进行辅导和帮助,填补了学校教育的空白。社区组织的学生之家,也为孩子提供了学习和结识身边朋友的平台,满足了学生的感情需要。
“心病还需心药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生在学习等方面有了较大进步,由此我们可以预见学校和社区相结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四)推广社区志愿服务行动
我们国家的志愿服务活动近年来在各地已经兴起,注册志愿者数量逐年增加。志愿者每个周末可以参与一些辅助性的志愿工作,对学生学习进行辅导。例如:我校从各个学科的青年教师中选拔志愿者,开展了“教师义工进社区爱心课堂助成长”的暑期义教活动。开展的社区留守儿童暑期活动,包含绘本朗读、作业辅导、心理团体游戏、电脑绘画、简笔画等内容,极大丰富了社区孩子的暑期生活。而任何短期的行动无论多么立竿见影,都不会带来持久的改变。社区志愿服务需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能够在当一部分志愿者离开志愿者团队时,也能确保工作的有效衔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有长期对社区进行义务支教的组织对社区儿童进行了支教前和支教后成绩调查,结果表明受教儿童成绩有明显上升,行为习惯与教养都有可观改善。由此表明,对社区进行合理志愿活动能够取得明显成效。在实际生活中,也可以尝试建立“社区义教”的合作机制,由各个社区居委会提供社区孩子名单和义教场所,由所在地学校教师或者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义教活动,丰富社区志愿服务的形式。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学校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形成双向结合,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评估合理,运作长久的模式。通过有效地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助力珠海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共建幸福家园。
作者:赵双
第4篇:浅析开发特色校本课程的德育工作探索
我校紧扣德育工作要求,制定了《茂名市乙烯小学干部、职工“七大”时刻记住、时时做到》、《茂名市乙烯小学应养成的七大好习惯》作为校本德育课程的教材,开展相应的特色校本德育课程系列活动,积极探索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打造“人有我精求规范、人无我有创品牌”的学校特色品牌。
一、师生共建共享,创设现代德育新方式
(一)以教师为主导,落实校本德育课程要求
教师是德育工作的实施者,是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者,教师本身就是一种德育资源,教师自身德育水平的高低、德育方式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
为此,我校专门制定《茂名市乙烯小学干部、职工“七大”时刻记住、时时做到》,对教师的教学理念、职业道德、行为操守作了明确要求,在思想、行为上提出了具体的师风师德标准。以“时刻记住、时时做到”为德育策略,提高教师的德育水平,强化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全面落实校本德育课程要求;用“时刻记住、时时做到”端正教师德育认识,树立“身教重于言传”的德育理念,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自覺向教师学习,从而提高自身道德水平。
(二)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校本德育课程活动
学生是德育活动的参与者,也是德育目标的最终指向者,更是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实践者。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校本德育课程活动,真正实现德育工作服务于学生的德育目标,从而深化校本德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校制定的《茂名市乙烯小学应养成的七大好习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为德育目标,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具体学习生活的联系,把德育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并在“小公民道德建设”、“追求理想、文明生活、健康成长”的德育主题活动中,使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二、习惯养成教育,创新高效德育新途径
(一)以习惯为依托,规范校本德育课程内容
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应该针对基础教育的特点,狠抓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从而实现“育德行、育人格、育人才”的德育目标。真正解决“培养什么习惯、培养什么学生”的德育根本问题。
我校开展的“七大好习惯”养成教育,包括七个学习好习惯、七个做人好习惯、七个卫生好习惯、七个饮食好习惯、七个阅读好习惯、七个安全好习惯,克服传统德育工作抽象说教、流于形式的弊端,实现德育生活化。这也体现了中央提出的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贯穿“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注重实效”的重要精神,打造“习惯养成、育德育人”的特色校本德育课程构想,实现“让良好习惯伴学生一生”的养成教育目标。
(二)以发展为目标,深化校本德育课程开发
科学的校本德育课程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在“养成·内化·行为”立体式的习惯养成教育中,把大德育做小、把小德育做实,全面落实“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校训。
我校制定的“教导好习惯”,立足学生长期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高度,遵循道德养成“他律——自律——无律”的基本发展规律,利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德育效果的外在表现”原理,培养学生好习惯,规范学生好行为,从“教”和“导”两方面加大养成教育的力度,“教”学生养成习惯、“导”学生规范行为,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内驱力,引导学生把养成的良好习惯转化为品质和情操,加强道德认识,锻炼道德意志,规范道德行为,提高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真正落实到每一位学生、每一个德育环节,在潜移默化中“育人细无声”。
三、完善校本课程,创建科学德育新体系
(一)以教材为载体,完善校本德育课程体系
校本教材的制定,应基于学校具体情况,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合理预测实施的情况,科学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力求校本教材既有学校特色,又有良好效果,方能打造完善的校本课程。
《茂名市乙烯小学干部、职工“七大”时刻记住、时时做到》和《茂名市乙烯小学应养成的七大好习惯》是我校校本德育课程的核心教材,经全校广泛调查,是在针对如何构建我校特色教育展开研讨的基础上制定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系统性。教师的“七大时刻记住、时时做到”一改以往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空泛、虚浮的不足,对教师的行为规范、思想素质作出了明文规定,让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有利于教师自主德育模式的形成。学生的“七大好习惯”从“养成好习惯”的小角度和“全面发展、长期发展”的大角度,对学生的学习、做人、卫生、饮食、阅读、安全、运动七个方面提出了详细、具体的要求,这是学生行为约束的准则,更是自我成长的动力。
(二)以评价为主线,贯彻校本德育课程理念
只有不断优化校本德育课程评价系统,对校本德育课程实施科学管理和评价,做到“德育工作成系统、特色活动有评价”,才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的德育目标。
《茂名市乙烯小学应养成的七大好习惯》分七大方面,每一方面再分七小点,是一本富有我校特色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准则》,而《茂名市乙烯小学干部、职工“七大”时刻记住、时时做到》就教职工的言行在对学生、对家长、对同事、对自己、对学校、对社会、对教育事业都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可见,这不仅是我校校本德育课程的教材,还是校本德育课程的评价体系。公开、透明、详细的师生德育评价标准,在评价方式上,从以往教师的单方面评价,到现在教师、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在评价时间上,从以往每学期评一次,到现在教师、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参照评价标准时刻督促自己、提醒他人。
顺应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改革的趋势,在建设校本课程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发展新方向,也是创建特色学校的一项整体性发展战略。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开发校本德育课程,打造学校特色品牌”。
作者:陈少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