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未来的生力军,是维护民族团结与民族地区稳定的中坚力量,也是促进民族进步与发展的先锋。由于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生活习性和知识水平之间的较大差异,导致了少数民族学生在思想上存在着差异和分层,少数民族学生已然成为高校内的特殊群体。如何教育管理少数民族学生,培养少数民族人才,是值得我们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我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校吸纳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和培养他们,对我校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因此,我们要在充分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结合自身实际,找出解决应对之策,确保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取得实效。
1.少数民族学生基础教育环节薄弱
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要来自偏远、高寒山区, 农村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历史与所处特定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家庭人口较多,无论是贫困面还是贫困程度均十分突出,加之基础教育的条件和水平相对低下,使少数民族学生的基础教育环节比较薄弱,教学质量相对较差。进入大学的少数民族学生也有着他们的特长与优点,尤其他们能歌善舞,可以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他们同样渴求知识,希望能够融入大学校园,希望能够得到外界的认可和接纳。
2.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生活习惯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大家庭,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的语言和异彩纷呈的民族特色文化,从而塑造了少数民族学生独特的个性和特点。我校近年招收很多少数民族学生都能歌善舞、有着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承受力;另一方面语言文化的部分差异,在学习生活中也往往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就语言方面来说,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类课程的学习中,压力远远超过汉族学生,成绩往往不佳,同时沟通障碍、民族习惯不被理解导致他们很少与外族学生交往,喜欢与同民族同学聚集一起,且很少参与学院活动。
二、勤劳勇敢,诚实开朗,开朗直率、抱团排外
少数民族淳朴的民风、美丽的自然风景,铸就了他们豪爽、倔强、善良、率直的性格,这对维护同学之间的团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存在对人生价值目标抱不确定态度,崇尚英雄主义,容易意气用事的问题。很多少数民族热情好客、待人热情、民风淳朴,但是,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独特语言、文化、信仰、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原生环境中,他们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生活习俗。当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到以汉族学生为主体的大学生活中可能会由于不适应,难以在较短时间融入到全新的大学集体生活。由于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由于观点不同往往会引发学生之间的观点冲突,大多同学能够采取包容的态度,相互理解。少数民族学生在遇到冲突时时不够冷静,受到指责批评或不被他人理解时容易引起思想波动。如处理不当,可能会加重少数民族学生对汉族学生的抵触心理,严重者甚至会产生言语冲突甚至斗殴事件。
三、自尊心和自卑情绪矛盾交织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表现出民族自我意识和自尊心较强,他们离开原生环境,更渴求得到理解与尊重。在生活中他们特别关心本民族的相关事宜,特别维护本民族的荣誉,表现出极强的民族自尊。与城乡之间不仅存在经济方面的差距,在政治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距离。经济的窘迫、衣着的朴素、生活的节俭,与城市生活不太和谐,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由自尊转变成了自卑、不满和抵触情绪,产生了十分强烈的失落感。为了弥补这种落差,他们往往会盲目地去接触这些新鲜事物,由于处理不当,染上一些不良习惯,使得他们觉得与这个大集体格格不入,为此产生了自卑心理。他们经历了不被人理解时的孤独感,学习成绩的不理想或行为的某些偏差而产生的自卑、自惭体验,受到批评时的抵触情绪,进而导致对专业学习、校园生活、活动的厌倦,将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圈子内,从而荒废了大学的学业与美好校园生活。
四、竞争意识不强,就业创业能力较弱
少数民族学生以学习文科专业和艺术类专业的人比较多,而学习理工类专业的人相对较少,这跟他们的生活方式的单调、能歌善舞的民族风俗及生活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有关。他们学校表现出较强的上进心和事业心,在思想上较为积极进步,但是长期受到其生活文化的影响,认为上大学的使命就是必须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和改变家乡贫穷面貌等,他们也感觉到自身压力较大。还有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对自身要求不高,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学习上自我定位较低,只要考试过关不挂科,顺利拿到毕业证即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这些不足越加显现出来。
随着我国人事制度的不断改革,大学生实施自主择业,双向互选制度,少数民族学生就业也必须走向社会,向就业市场进行自我推销。与汉族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学生基础较差,高校期间学习成绩不佳,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同时很多少数民族学生渴望走出家庭所在贫困地区,到大城市、行政事业单位就业是他们的首选,而边远地区、基层、私企的工作岗位,他们却很少问津。但是由于主动性不够,学习成绩一般,自信心不强,相对于汉族学生而言就业成功率较低。甚至有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受到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安于现状,习惯按照传统的等、靠、要的就业模式思考问题,由于基础薄弱,他们也缺乏就业及自主创业能力。
五、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模式改革成为研究热点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长足进步,内地综合类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逐年递增,而在各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体制还尚未健全,导致各类问题不断出现,开展改革,加强汉语的教学工作。推进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修订符合少数民族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少数民族学生融入广大学生的生活圈中。选拔培养一批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并拥有丰富的与少数民族学生交流经验的学生干部,借助日常学生活动,发掘少数民族学生的爱好、特长,丰富其课外生活。将少数民族学生置于优秀学生干部的帮助与关注下,能显著降低少数民族学生突发事件的发生率。减轻少数民族学生的经济负担。在校园内向少数民族学生设置专门的勤工俭学岗位。积极为少数民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创造条件,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学校通过给予扶助和适当政策倾斜,包括制定实践计划、选择实践地点、给予经费支持、做好指导教师选配和加强实践团队指导等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产生不同的教育功效,如与服务社会有关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与勤工助学有关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立精神,与择业就业有关的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等。为社会建设输送人才,避免就业困难引发不必要的社会问题。
从现有情况来看,内地综合类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将长期存在着:“敏感性高,涉及面广,问题复杂,困难度大”等特点,需要每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来共同探索和研究。连云港市淮海工学院作为一所综合类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也在逐年提升,因此,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亟待改进。本研究通过将目前新的教育管理方法和途径与本校实际的相结合,努力为少数民族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和思想教育方面提供一个内松外紧的良好环境,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质量,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层次少数民人才。
作者:赵冉 来源:知识文库 2016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