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处于飞速转型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留守儿童剧增;再加上信息时代多元文化的影响,使得高校学生们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压力。近年来,有着形形色色心理问题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全面促成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高职院校作为国家的专门人才的教育机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摇篮,其人才培育质量关系国计民生。在高职院校,心理素质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与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现状
相对于本科而言,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起步较晚,且多聚焦于对少数“问题学生”的心理矫治和危机预防上。心理素质教育除了有少数“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解决外,还有更多的“健康学生”的心理素质亟待提升。
纵观近年来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发展,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现状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是存在严重的投入不足。与本科院校相比,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心理素质教育无论从理念、设备、师资以及现实开展状况来看,都远远落后;
二是很多高职院校,尤其是内陆地区高职院校的心理素质教育意识不够。心理素质作为人才培养中的隐性指标,和就业率等指标相比,既不易考核,也不易衡量,短期内很难用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考评体系中。所以,很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并没有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甚至是缺位的,因而缺少自上而下的体系建设;
三是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者队伍参差不齐,数量不足,缺乏专业技能素养。很多高职院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者除了由为数不多的心理咨询师担任外,多由学生管理人员和思政教师兼任。由于缺乏系统的职业培训、专业资质培训,再加上本身工作任务较多,在工作的过程中重管理、轻引导,重教育、轻接纳,对于心理素质教育的专业性把握不到位;
四是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科研水平较低。除了缺乏相对稳定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团队外,由于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在学校属于边缘地带,在科研上很难匹敌主干课科研项目,致使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难以纵深发展;
五是将心理素质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进程缓慢,缺乏行之有效、独具特色的理论与方法。
鉴于以上现状,高职院校需要整合学校现有资源,在现有人才培养基础上,契合现代心理素质教育内涵元素,以生为本、以众生为纲,不断探寻、建构符合更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途径。
二、“场域—惯习”理论
1.“场域—惯习”理论概述
“场域—惯习”理论是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场域(field)是社会空间的基本分析单位。布迪厄认为,第一,场域不是地域空间,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空间,每一个子场域都有其自身的逻辑、规则及惯例;第二,场域是一个客观关系构成的系统,场域是客观关系的系统,而不是实体系统;第三,场域是一个不断斗争的空间,各种积极涌动的力量存在于场域之中,并通过博弈变更获继续维持场域中的力量构型;第四,场域中的关系复杂多变,并由经验划定场域边界。
惯习(habitus)是持久的可转移的禀性系统,它们来源于生命早期的生活经验,烙印于我们的生命中;惯习存在于意识和语言之下,在潜意识的层面上发挥作用;惯习是个体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与重构;惯习具有历史性、开放性和能动性,惯习是人们后天形成的各种图式系统。
2.“场域—惯习”理论的关系
场域与惯习密切相关,布迪厄认为场域惯习理论既是内在性的外在化的过程,也是外在性的内在化的过程,“社会现实是双重存在,既在事物中,也在心智中;既在场域中,也在惯习中;既在行动者之外,又在行动者之内。”同时,场域和惯习相互制约。一方面惯习存在于场域之中,惯习是某个或系列相互交织的场域的产物;另一方面,在认知层面,场域被惯习建构成了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场域先于惯习而存在,场域与惯习之间是以“实践”为中介的“生成”或“建构”的动态关系。
3.“场域—惯习”理论对心理素质教育路径的理论分析
心理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心理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要改变学生的惯习,帮助学生在其信念系统中,为现实世界赋予更多积极的意义、价值。
高职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受学校大空间(主场域)环境、制度的制约影响,还受不同系部、年级、班级文化的影响。同时,在该系统中,还存在诸多子场域:校园环境场域、课堂教学场域、心理咨询场域、团体辅导场域、宿舍生活场域、校园活动场域、家庭关系场域、师生关系场域等等。
相对于本科生而言,高职学生在校时间较短,即接触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场域的时间较短,因此仅靠单一的心理课堂教学的子场域来完成心理素质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增加影响的场域、时间。同时,心理素质教育原本就是一门集学习、生活、体验、实践于一体的学科,需要在关系中、生活中学习、提升。因此需要充分整合各个子场域的资源,将各个子场域纳入到心理素质教育系统中。找准学生心理的共鸣点和高职学生素质要求的交汇点,凝炼出各个子场域的心理素质教育元素,并添加到高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在各个子场域均能接受心理素质教育的影响,通过场域的改变影响学生的惯习,形成良性互动,逐渐把社会要求、企业需求和个人价值在大学学习生活中以惯习的方式固化下来,培育符合社会要求的高心理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
三、“场域—惯习”视角下的高职心理素质教育路径
根据“场域—惯习”理论,笔者结合省内某高职院校的工作实际,对高职心理素质教育路径进行了试点探索。
1.心理素质教育的工作子场域
高职心理素质教育应以课堂教学、课外指导为主渠道,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网络和体系。工作内容涵盖课堂教学、心理宣传、新生普查、团体辅导、心理咨询、朋辈互助、自助测试、人员培训、心理社团、心理素质月、心理大讲堂、心理危机干预、就业心理辅导、家校互动管理等方面。
2.心理素质教育的工作网络
为了更好地在学校现有的各个子场域中锲人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元素,需要在高职院校现有的管理模式中架设心理工作网络,在学校中推行学校统领与系部落实相结合、专业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网络化管理模式;并根据这一模式设立学校管理层面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专业技术层面的心理教研室、心理咨询室,院系层面的系部心理辅导站和朋辈层面的班级心理委员、心理社团等。
在学校管理层面,设置心理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作为组织、实施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其职责是统筹全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审定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规划和相关制度;对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和决策,确保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协调工作关系,为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其成员由学校党委书记、院长,学校党委副书记、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担当。
在专业技术层面,设置心理教研室和心理咨询室,一机两翼,开展工作。心理教研室,是组织全校心理素质课堂教学的专业性机构,作为心理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场域,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在宏观方面,为各专业、各年级设计、实施不同的心理素质教育方案。心理咨询室侧重于个体心理辅导、心理宣传、心理第二课堂活动、心理社团管理、心理委员管理、心理测试、危机干预等,是渗透性心理素质教育场域的专业性工作机构。心理教研室和心理咨询室作为学校专业技术层面的心理素质教育机构,既要担当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管理层的大脑,为素质教育出谋划策,同时也要为院系层面和朋辈层面的心理素质工作机构输出专业的心理技术支持。因此,两大机构的人员组成,应为心理相关专业的工作者,拥有相关培训背景,并具备相关资格证书,以保障其专业性。
在院系层面建立心理辅导站,作为工作网络体系中的重要执行枢纽。主要职责为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订本院系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计划,通过组织班会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做好本院系学生的心理访谈、筛查工作,配合心理咨询室开展好本院系学生的心理素质活动。其主要成员为各院系团总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等。
在朋辈层面组建班级心理委员队伍和心理社团等。每个班级配备心理委员,为班级同学提供相关心理帮助。班级心理委员队伍,是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中的基层组织,是心理咨询室、心理教师和院系心理辅导站的可靠助手,负责推动班级积极氛围的建设,配合心理咨询室和院系心理辅导站开展各项活动。同时关注本班同学的日常情况,对有需要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帮助,遇到有心理异常的同学及时预警汇报。心理社团是群众性的学生活动团体,自发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开展喜闻乐见的学生活动,达到自我娱乐、自我提升、自我教育、自我超越的作用。心理社团开展的活动是对心理教研室的第一课堂、心理咨询室的第二课堂的有益补充。由于朋辈层面的社团工作能够更为有力地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因此他们是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中不可小觑的队伍。
四、结语
在现有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基础上,嵌入心理素质教育元素,提升学校各个部门的心理素质教育意识,在日常教学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关注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注重正能量的传递,可以改变整个校园的心理素质教育场域,润物于无声之中,学生心理惯习的塑造也在无形中悄然发生着。高职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路径优化是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有待于心理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