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管理论文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初探

2015-11-16 10:0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高校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管理机制,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关键词:教学管理 ,创新, 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应用型创新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欢迎,在基础研究较为先进的西方发达国家,具有量大面广特点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相比而言,我国现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历史任务。笔者认为就地方高校而言,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育观念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是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素质全面、个性鲜明、具有适应变化、适应环境、具有创造性应用的能力、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地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要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层次、类型,紧密围绕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找准在人才市场中的位置,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确定办学指导思想,包括办学方向、办学思路、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学科专业结构、办学特色、服务面向等。依据学校办学指导思想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与培养方案,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育方法等,造就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建设需要的,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专业技术操作技能等相关技术综合能力,又善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应以培养适应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兼顾学生长远发展和就业的现实需要,按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素质教育三个层次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将专业教学计划拓展为由专业教学计划、素质拓展计划、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和辅修计划四个部分组成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方案,统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思想贯彻在教育教学各环节之中,努力为学生构建适应终身教育和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把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精心设计课外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改革课程体系,增强学生的适应性。拓宽和加强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专业在内的基础教育,减少专深的专业课程。加强文理融合课程,创立跨学科、边缘学科课程,同时增加选修课比重,增加课程多样性,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后,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点组织富有个性的知识结构。第二、加强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根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明确实践教学的要求,在基本保持学时总量的前提下,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适当提高实践课课时比重,构建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创新实践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按课程内容、独立实验课程、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第二课堂等模块,不断完善本科实践教学培养模式。通过优化实践教学体系,落实改进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统筹考虑、整体设计课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充实课外活动内容,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学术氛围,给学生以独立思考、大胆实践、创新发展的时间和舞台。
  三、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的更新改革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要从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出发,优化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充实现代科技发展的新动态,增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新思想、新发展,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开阔思路;增加一些带有探讨性、启发性的教学内容,尽量多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培养学习兴趣,活跃其心智,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教学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选择性、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指导学生学习为中心”;课堂教学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增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践教育提倡采用“问题导向学习”、“协作参与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布置大作业形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一门课程综合性的问题或综合几门课程知识的问题,结合其他专业知识、计算机知识和数学知识,从资料收集、提出解决、选择最佳方案到最终实现方案等一系列过程的实践,锻炼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开展丰富的课外科技活动,为学生设立“创新能力培养训练”项目,教师吸收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等途径,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建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机制
  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变硬性管理为弹性管理,从注重过程管理到注重目标管理,使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一致性与多样性统一,严格与宽松统一,从而建立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富有弹性、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模式,已有悠久的历史,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采用。它使每个学生在达到基本培养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伸缩性和灵活性。其最大优点是使每个学生在智力、个性和创造性等方面都具有最大限度发展的可能性和机会。实行学分制,还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特长和潜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性,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为此,要不断完善学分制,使学生根据个人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积极主动地构建个人的知识结构,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对某一学科有突出表现的特长生,应采取特殊管理办法,创造条件,鼓励其发展。对于创造能力较强并取得创新成果的学生,要有一些特殊待遇。
  在教学评价体系方面,要注意充分发挥评价工作 的导向作用,推动教育观念的转变,重点突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引导教学改革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力求使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学校目标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考核评价,要向注重综合素质、知识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向转变,突出过程考核和综合能力考核。适当提高实践能力在考核评价体系中的比重,对于理论知识的考核也应加大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内容。对大学生科技活动小发明小制作、社会调查、社会科普宣传活动、课外科研活动等方面,可根据工作量大小和质量的高低给予相应的学分。考核机制贯穿实践教学始终,通过考核及时了解培养效果查漏补缺,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的实践培养,考核应从学校和企业两方面进行,企业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和实践报告完成情况给予打分,学校则对学生在校的课程和科技活动给出相应分数,两者综合全面评判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评判结果调整实践教育体系或进一步完善新一轮实践教学活动。
  五、建设具有创新素质的师资队伍
  实施创新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本学科知识,还要掌握相关前沿、边缘、交叉的学科,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不断学习提高,吸收学科新知识掌握学科新发展。这样的教师才能将与本专业相关的成熟理论、前沿理论、发展趋势等融入教学过程中,生成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创造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真正使创新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因此,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是关键。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例如,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克服学术上的“近亲繁殖”,促进教师团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师进修培训力度,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教师技能培训;实施教学团队建设工程、国际化学术背景培训工程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和层次;强化竞争和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等多种途径来促进教师整体素质提高。
    六、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营造良好氛围
  本科生的个性发挥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各种制度机制和资源条件因素外,营造一个良好的成才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要建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机制。如实行科研导师制,设立学生科研基金,建立学生科研申报、立项、评估、成果转让等一系列有效机制,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应用,形成科学的创造性思维方法,为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培养搭建平台;设立班主任助理、实验员助理和行政助理等校内实践锻炼岗位,为学生积累工作经验、锻炼能力、增长才干,创造机会。加强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和创新基地建设,积极寻求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办学,将社会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硬件支撑。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举办高水平的学术活动和讲座,邀请一些著名的院士、专家、教授、社会活动家、艺术家等来校开展学术活动,作关于学科发展前沿问题、科研与创新能力及相关热点问题的专题讲座,在校园形成一种乐于学习、勇于探索、富于想像的学术氛围。要大力开展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开展发明创新竞赛等一系列校园创新活动,使学生置身于创造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欲望。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的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在活动中培育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冷余生  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条件[J].高等教育研究,2000, (1)
[2]阮湘元  教学型大学培养创新式应用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 2007(11)
[3]唐黎标  美国是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 24) .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