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旅游局在《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意见》中提出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即:“培育一支由多层次、多专业组成的,以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人才为重点的旅游人才队伍”。培养旅游应用型人才亦成为高校旅游教育的总体定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仅只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远远不够的,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也明确指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强调了培养大批的创新型人才应该成为未来10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目标。需要指出的是,旅游行业服务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以及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使旅游人才的需求和培养划分出诸如中专、专科、本科、博硕四个不同的层次,层次的不同决定了在人才培养中对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的不同要求,本文研究的对象是高校本科层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
一、高校旅游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概念
应用型创新人才中包含了“应用型”和‘‘创新”两个概念。国内相关研究表明:旅游应用型人才就是指根据市场需求,把已有的规律、知识、技术转化成可以实践或接近实践,主要承担转化应用、实际生产旅游产品、提供旅游服务任务的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人才类型。而对创新人才,学术界主要是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角度诠释的,即具有更宽、专、交的旅游知识结构和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应用旅游知识进行技术上、服务上创新和二次开发能力的人才,并能够把发明创造的旅游技术、服务引入到旅游业界,为旅游经济产生效益的人才。由此,旅游应用型创新人才概念可以界定为:具有扎实的旅游专业基础知识和很强的职业实践能力,既能应用已有知识和能力在旅游职业领域成功立足,更能以此为基石,进行旅游技术上、服务上创新和二次开发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按照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管理制度、评估方式等,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它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师队伍、人才培养途径和教育方法等构成要素。
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各高校都能意识到旅游业发展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能意识到随着旅游业由传统服务业上升到国家支柱产业的同时,对所需求的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具体人才培养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值得我们反省、深思的问题。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与旅游人才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严重错位
众所周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之一。据WTO预测,中国将在2020年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中提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标。中国旅游业正处于持续、快速增长时期,旅游业发展情况详见表一。
表一2008~2013年中国旅游业发展情况统计表与此同时,为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旅游产品也日趋丰富多样,除了持续发展的传统观光旅游外,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体育旅游、体验旅游、工业旅游等专项旅游、特色旅游层出不穷。这些无不说明了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旅游业已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受到中央、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可和重视,旅游服务的需求正逐步增74长。我国旅游教育也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的不断完善而异军突起。各大专院校依托地理、外语、历史、经济、工商管理等专业,相继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或成立旅游系(学院),形成了以专科、本科为基础,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内的系统的、完整的培养体系,其中,又以本科培养的人才为旅游从业人员的中坚力量。近年我国旅游高等院校发展情况见表二。
在审视旅游业和旅游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两者间有关人才需求和培养方面的矛盾亦日趋凸显。一方面,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实践与创新能力,还要具有相应的管理与应变能力。而另一方面,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往往缺乏行业和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和经验,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而且业界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期望和贡献评价不高,这种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之间的严重错位导致了旅游行业专向人才和中高级人才的缺乏,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模式单一
很多高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甚至多年来一直采用一套教学方案和课程设置,根本无法与时俱进、按照市场需求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大都采用我国教育体制实行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多而全,却缺乏深度和特色。
(三)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之间存在偏差
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将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指明方向,而人才培养方案则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促进人才的培养。但在教学实践中,许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之间却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基于旅游行业的特殊性和旅游专业的特色性,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对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服务技能、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均有较高的要求,但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过程中,却受到学校对各专业每学期开设的课程数量、学分数、学时数等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无法针对专业特点设计合理、高效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即便是设置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难以实现。
(四)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滞后
目前,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理论教学占主要部分且一些内容相近的专业课程仍在反复开设,而能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课程却开得很少,有些学校甚至还存在因人(教师的情况)设课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单纯讲授理论,学生根本无法掌握旅游服务的实际操作技能。由于经费、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原因,有些高校尚没有建立专业实验室或模拟操作实验室,也很少提供学生到旅行社、酒店、景区景点等相关旅游企业实习和训练。对实践教学的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理论型、知识型知识偏多,而实践型、应用型的知识却偏少,管理知识缺乏检验、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培养,没有明显的竞争力,与旅游行业所期望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形成强烈的反差,同时也因许多学生脱离旅游行业造成了旅游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五)学生对所学专业和将来从事的职业认知不清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中,一部分是因为调剂而不是个人意愿进入到本专业学习的,再加之一些有关从事旅游行业工作的负面新闻报道等因素的影响,使这部分学生从一开始就存在消极、抵触情绪,对所学习的专业丝毫没有兴趣,总在寻找转专业的机会;另一部分学生对专业的认知一开始仅是停留在导游、旅行社工作就是吃喝玩乐这样一个肤浅的层次,随着一段时间专业课程的学习,才真正意识到旅游行业的特点、工作性质、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与保护等问题,认为该专业涵盖范围广博、基础不牢固、缺乏实践经验。经历过一线实习环节之后,体验了旅游行业基层工作的艰辛,大部分学生心理准备不足,认为无法实现自身价值,不满意薪酬待遇的学生最终选择了放弃。
(六)旅游师资队伍薄弱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旅游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由于中国旅游教育起步较晚,旅游高等教育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旅游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严重滞后。如前所述,很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是依托地理、历史、英语、工商管理等专业发展起来的,其大部分师资都出身于这些专业,这些‘‘半路出家”或“转行”而来教师,既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旅游教育,也没有接受过必要的岗前培训,教学中照本宣科、空谈理论,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如今从事旅游教学的师资已有所改进,旅游专业出身的教师为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力量,但高校现行的用人制度是一味追求教师的高学历,重学历、重科研、轻教学、轻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教师无法胜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的旅游教育。另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是,有部分高校让那些从未有过导游工作经历、根本不具有导游服务技能的专业教师考导游证,以此提高其“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还有部分高校,不切实际,在没有师资、学生不具备双语教学条件的情况下,盲目引进双语教学,并将此作为其专业特色,结果令人啼笑皆非。
四、构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1978年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一批高等专科学校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序幕正式拉开。发展到现在,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已经历了36个春秋。回顾这30多年的旅游高等教育,在看到旅游教育为旅游业输送大量人才,推动旅游业快速成长的欣喜之余,也不得不为现今旅游高等教育出现的问题而深感焦虑。大学生对专业认可度的持续走低,旅游行业本科学生的就业率偏低,旅游企业本科学生的频繁流动、跳槽,旅游专业教师数量相对减少或职称、学历相对偏低、旅游院系的地位相对降低等种种迹象都表明高校旅游专业本科教育正逐渐走向萎缩。调查显示:无论是排名前10位的著名大学,还是最先开设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8所高等院校,以及后来开设旅游专业的众多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专业萎缩的现象。进一步研究表明: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旅游行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与高等教育体制所设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之间存在的矛盾。6(P13)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国内一些学者从培养方向、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高校旅游管理应按照管理类学科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旅游创新人才(林刚,1998),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提升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周霄、马勇、刘名俭,2007),旅游管理专业‘‘三位—体”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刘芬、盛正发,2008),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翁鸣鸣,2010),借鉴德国应用大学模块化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张涛,2012),中外高校旅游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王天佑、李丽红、田雅娟,2013)等,都试图解决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未来发展献计献策,这其中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在借鉴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和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的特征,就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尤其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一)树立创新思维教育的理念
高校旅游教育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我国旅游业的未来和发展,作为培养旅游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旅游管理教育应紧随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步伐,尽快树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育的新理念,以培养创新型管理人才为目标,根据社会发展和旅游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要求,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明确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既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又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等多种形式,无论哪种培养模式都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本着“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原则,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心。以应用创新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校,更应该更新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模式,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构建应用型创新本科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体系,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力求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培养适应旅游业需求的外向型、应用型创新人才。
(三)制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方案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时刻关注旅游业及其相关企业的发展动向、人才需求变化,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针对旅游业人才强调专业技能应用型、复合型的特点,在设计培养方案时,除旅游法律法规、旅游资源开发、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文化等专业理论课程的开设外,还应加强与旅游企业的合作,通过建立具有一定规模且稳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理论知识运用的能力,满足旅游行业所需要的既有理论水平又熟悉实践过程、既能真抓实干又能开拓创新的人才需求。另外,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时,应充分考虑旅游76专业的特殊性,协调好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之间的比例,尽可能加大实训课程的课时量,强化技能性训练力度,使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能够适应一线岗位的工作需求。
(四)准确定位,分层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多层次的。学者许为民、张国昌从人才所具备的知识基础、能力和工作类型三个维度出发,将应用型创新人才分为理论性、设计性、技能性、操作性等四个层次。这种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分类堪称典型代表且较符合我国旅游教育培养现状。据此,可将我国旅游教育培养的旅游应用型创新人才分为四个层次:旅游操作型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培养单位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技能性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培养单位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设计性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培养单位是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旅游理论性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培养单位是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博士生、研究生教育)。作为以培养旅游设计性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院校,应以创新为指导思想,整合资源,在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旅游行业基本理论学习的同时,使其具备相应的创新意识,以便今后参与旅游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的管理与决策、中小型旅游项目与产品设计、服务的更新与完善等创新活动。这类人才属于创新人才层次中的中等层次,一般从事的旅游岗位为旅游各大中小型企业中、高层管理岗位,是我国旅游业的中坚力量之一。
(五)突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课程设置体系
在课程设计体系中,国外的旅游高等院校以
“应用性”为突出特点,在强调学生科学、人文素质的培养以及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基础理论牢固性的同时,更重视学生应用能力、适应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课程设置时也体现出广泛、精深、动态的特点,培养和训练学生应用能力的课程较多。7(P78)我国的高校可借鉴国外的经验,突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将课程设置体系分为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个部分。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可将原来的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调整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拓展课,同时还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增设‘‘旅游线路设计’“会展旅游’“景区景点管理”等实践性、运用性的课程。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理论知识的教育模式,加强教室、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三位一体”的建设。首先,在课堂实践教学方面,旅游管理专业应开设导游业务、旅游市场调查与预测、旅游服务礼仪、酒店管理、餐饮管理等实践课程;其次,可通过校企合作的旅行社、酒店、景区让学生走出课堂,增强实践和创新能力。再次,利用校内实训室,采用‘‘教室演示+学生操作+第二课堂”三位一体的形式,全过程、多轮次模拟、仿真和全真的进行实训。此外,还可通过导游风采大赛、导游演讲比赛、旅游知识竞赛、旅游线路设计大赛、导游形象大使评选活动等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六)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其专业认可度和创新能力
通过思想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帮助学生规划大学生涯,进一步了解专业前沿信息和发展趋势,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理解,教育学生热爱专业,指导学生熟悉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等,明确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还可通过学生参与教师课题、参加大学生科研初步训练等形式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七)加强旅游师资建设,实现教师队伍向“双师型”的转变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教师教育体制由原来的定向型、封闭式逐步向多元化、开放性培养体制转型,这不仅是国家层面的变革,也是教师教育机构经历的改革。多年的旅游教学实践表明,为适应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需要,必须要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首先,可将现有的部分专业教师输送到国内比较知名的旅游院校进修、培训;其次,鼓励或派遣一些专业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使其深入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对其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进行进一步调整、完善和充实。再次,不定期地聘请旅游企业资深人士和学术领域的专家到校进行定点培训。
五,结语
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的蓬勃发展,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机遇、提出了新的挑战。顺应市场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应旅游行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及摆脱目前专业发展困境的必经之路。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也不失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旅游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终将使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成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也是一项无止境的教学研究课题,但愿本研究能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