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待视野理论
20世纪60年代,德国学者姚斯的接受美学在众多新锐学派中脱颖而出,把读者的地位提高到空前的高度。接受美学(Reception Aesthetics) 又称接受理论 (Reception Theory),它研究的主体是读者与作品的关系,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应和接受,以及阅读过程对创作过程的积极干预,并研究对作品产生不同理解的社会的、历史的、个人的原因。它反对作品中心论和单纯的作家研究,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重视读者的积极参与和接受,强调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能动作用,由于文学创作的对象是读者, 因此只有在读者的接受过程中, 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影响和作用才能成为可能。
“期待视野(expectation horizon)”是接受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已有的对于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与期盼,主要指读者在阅读理解之前对作品显现方式的定向性期待,这种期待有一个相对确定的界域,此界域圈定了理解之可能的限度。“期待视野”是读者调动一切的积累,形成在作品面前最高的认识水平。读者在每一次面对一个新的文本时,就将过去的阅读经验重新组织在经验视野中,形成他心目中的文学演变历程的基本轮廓,这一期待视野在遇到新的文本时,便会将个别作品置于所在的文学系列中去认识其历史地位和意义,并且充实和修改读者的期待视野,从而将读者的视野提高到一个新的地平线。此时,历史文化、审美的积淀已经作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被纳入了读者的视野。此外,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次新的艺术鉴赏实践,都要受到原有的期待视野的制约,然而同时又都在修正拓宽着期待视野。因为任何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具有审美创造的个性和新意,都会为接受者提供新的不同以往的审美经验。
翻译的最终目的是给读者阅读,让读者接受,因而在翻译时,译者在接受源语文体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
二、成语的特点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单精辟的定型词组或句子,而且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明白其意。作为燕赵文化主题之一的邯郸是春秋战国时期“七雄”之一赵国的都城,有多达1500 条成语典故出自这里,被称为“成语之乡”,这些成语典故文化是燕赵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吸引力,所以我们应加大对它的宣传力度,使它成为文化宣传中的“绩优股”,充分展示城市魅力和燕赵文化的深层内涵,间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于成语典故文化的宣传我们不仅要着眼于国内市场,更要放眼于海外国际市场,让全世界都能了解成语典故文化,推动世界文化交流。然而,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语言是英语,并且很多国家也视英语为官方语言,我们想把成语典故文化推向世界就需要英语这个传播媒介。但是在成语翻译上问题颇多,因为成语在汉语中有着固定的结构,而且大部分的成语中都包含着固定的历史文化因素,就出自邯郸的成语而言,大都包含了战国时期的文化典故,有些成语的地方文化特色浓厚,所以在翻译时我们不只是简单的翻译,同时还要把成语内在的文化因素传达出来,只有这样才是表达完整,西方人也才能更好地理解成语的涵义。
可是从跨文化交际研究中我们得知中西文化差异较大,在翻译中涉及到文化时我们要充分考虑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方面,同样在成语翻译中应特别注意考虑译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底蕴,要以译语读者为中心,充分顾及他们的接受,以他们的接受为最终目标,这正是姚斯接受美学研究中的期待视野。
译语读者对汉语成语典故的期待视野可以具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对成语典故的艺术形式与审美特质方面的期待。汉语成语典故具有简洁凝炼、节奏明快、结构严谨、形象生动、朗朗上口等特点,这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考虑译语读者以往的阅读经验、审美观和审美情趣以及素养等,在翻译过程中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第二个层次是对成语典故的生活内蕴与思想意义方面的期待。汉语成语典故涵义深刻、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民族色彩、历史故事性和哲理性,在此种期待下,目的语读者的民族心理、文化传统、生活经历、社会地位、价值观和道德观等都应该成为译者考虑的因素;第三个层次为译语读者对成语典故的接受动机与需求等。
译语读者在阅读成语典故译文之前已经具有定向期待,但是他们在阅读成语典故译文时,会遇到定向期待里没有的甚至相反的方面,会有打破定向期待的求新求异的方面,即获得创新期待。期待视野的创造性是期待视野不断拓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译语读者对成语典故的这种创新期待在阅读中能激发追求新意的期待,能缩短并克服与源文本的审美距离,开拓与扩大原有的期待视野。
三、成语典故翻译
1.成语典故翻译的单向对等性
翻译可以说具有单向对等性,其方向是单一的。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直译与意译两种策略中选择,直译主张在保持源语形式的同时保持意义;而意译则认为语言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表达形式,当形式成为翻译的障碍时,就要采取意译。直译的原因在于原语与目标语的对等性和相似性。在不同的文化条件下 ,由于各国在自然环境、社会发展阶段、社会活动等方面存在着相似性 ,造成了各国在文化的某些方面上产生了相似性,因此不同语言间常存在着大量相同或相似的概念、词汇、习惯表达等,这是直译的基础。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是指不引起联想误会,在保持原文信息的前提下,力求使译文与原文在选词用字、句法结构、形象比喻及风格特征等方面尽可能趋于一致,译文和原文常用相同的表达形式来体现同样的内容,并且产生同样的效果。直译法不仅能够传达成语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 ,而且能产生较高的文化信息传递的有效度 ,同时还保留了汉语成语的民族色彩和生动形象 ,使英语读者能更好地感觉汉语文化。如“不耻下问”和“杀身成仁”可分别译为“feel not ashamed to learn from one’s subordinates”和“die to achieve virtue”。
2.成语典故翻译的双向沟通性
翻译具有文化交流的功能,要尽可能把源语国家的语言与和文化习惯推介到目的语国家。归化主张在译文中把源语的文化观念
和价值观,用目的语中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来替代,特别是把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用相应的目的语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来替代,即译者不打扰读者,尽可能让作者靠拢读者;异化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源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主张在译文中保留源语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特别是保留源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即译者尽量不打扰作者,让读者靠拢作者。在翻译成语典故时,要全面、完整地向译语读者介绍其全部意蕴和文化。孙致礼认为,语言可以转换,甚至可以归化,但文化特色不宜改变,如果不是万不得已,特别不宜归化,而要尽可能真实地传达出来,因此,文化传真应是翻译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别很大,如果一味异化就会远远超出读者的期待视野,使译文与读者间的审美距离过大,造成理解不畅,从而导致翻译失败。为了实现翻译文化交流的目的,在翻译具有典型文化意象的成语典故过程中,采取异化和意译相结合的策略会更好的实现翻译双向沟通,即异化翻译在前,完整传递源语文化满足读者的创新期待,意译在后,缩短译文与读者间的审美距离。
邯郸的成语与其历史和文化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具有浓厚的邯郸气息。以“胡服骑射”为例,该成语中具有中国文化的意象是“胡服”、“胡骑”和“胡射”,如果要完整地传达这三个意象,就需要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adopting Hu tribe’s clothing and learning their cavalry and archery”。异化翻译,具有浓厚的目的语文化气息,并且清楚地告诉目的语读者“Hu tribe’s clothing”和“their cavalry and archery”是源语中的文化意象。满足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不仅使他们在对译作的阅读中获得审美愉悦,并且适当拉伸了译作与译文读者期待视野之间的审美距离,超越他们的审美经验,打破他们的期待惯性,体会到了因期待视野不断得到丰富和拓展带来的审美刺激。读者在接受目标文本时具有主动性,这种主动性除了表现在具有期待视界还体现在他们的理解阐释和想象再创造。期待视界发生在阅读文本之前,理解阐释和想象再创造存在于接触文本后的欣赏过程中。在目的语读者接触到“adopting Hu tribe’s clothing and learning their cavalry and archery”后,他们会理解阐释和想象再创造该短语,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读者的审美距离需要意译“learning from the powerful one”来缩短。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把“胡服骑射”翻译成“adopting Hu tribe’s clothing and learning their cavalry and archery, —learning from the powerful one”。
四、结语
每个社会的总体发展历程及其世间百态总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每个都有大量与其他民族的成语典故相类似的对应物,但是这种相似毕竟是少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应该摆托俗世的困扰和诱惑,尊重源文作者,追求对源文的忠实,再现源文的思想内容和内涵;同时,译者也需了解译文接受环境和译文接受者,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满足读者的期待,实现翻译单向对等和双向沟通。
参考文献:
[1]Baker, Mona.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2.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Hatim, Basil and Ian Mason.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 London & New York: Longman, 1990.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Prentice Hall, 1988;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4]博仲选. 实用翻译美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5]黄忠廉. 翻译变体研究[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6]刘宓庆. 当代翻译理论[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