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理障碍 表现成因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归纳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障碍的表现类型,对其成因进行了客观分析,并对如何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这一问题进行了有益探讨。
改革不断深入,社会快速发展,人们为高校培养了大批人才而欣喜的时候,一个新的问题—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却变得越来越引人注目了。有关方面对全国l2,5万大学生的抽徉调查发现,大学生中有20.23%学生有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有关单位对南京4所高校的一万多名大学生精神状况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约有四分之一的人有心理问题,有”,7%的学生患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另外对南京市的608名同学调查时发现,有过心理危机的占75%。夭津曾对5万大学生进行调查,16%存在着焦虑、恐怖、神经性忧郁和情感危机等心理障碍。去年对全国14万大学生的调查显示,27%的学生存在负面心理情绪,大学生因心理疾病退学的高达总人数的54.4%。研究还表明,大学生中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一、当今大学生基于他们特殊的生活环境、心理环境和生理环境,可以看到引起他们的心理障碍大体上有以下几种表现
(1)学习持久紧张感和竞争压力感。从进入高中到考上大学,持续3-4年的紧张学习,没有得到心理上的放松,进入大学后依然按照原来的学习方式拼命。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考上大专的要争取专升本、考上本科的要争取毕业后考上硕士研究生、博士……。www.133229.CoM有的大学生,中学时代一直是尖子,总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家长的夸奖,常常自我感觉良好。到了大学,服胃‘‘强中自有强中手”相比之下,原来的优势消失了,这在心理上产生了竞争压力感,使大脑处于高度疲惫状况,导致心理功能失调。
(2)人际关系处理不当。我国著名已故的心理卫生学家丁攒先生曾经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的。”大学生有强烈的交往欲望,但不少学生表现出人际沟通不良,性格上不合群,相容性差,使自己易在同学中处于不被理解,被排斥,被受冷落的境地,久而久之,往往会产生精神压力,因而一遇到问题影响情绪时,便无以寄托,无所支持,无处抒发,于是只能压抑.激烈竟争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擅长单打独干,易于自我封闭,不善与人交流,在恐惧失败的心理下,不敢与人交流合作以防止自我暴露和竞争力的丧失。
(3)强烈的孤独、空虚及压抑感。学校生活的单调,早年建立的伙伴关系的解体。青春期综合反应所带来的烦恼,缺乏精神支柱,理想与实现的矛盾,人际感情的失真,特别是高消费和外来的诱惑与所造成的心理落差,往往给人以压力感,并由此产生孤独和空虚感。
(4)情感危机难以排除。目前大学生恋爱问题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据对在校的大学生抽祥调查,正在恋爱的一年级为is%,二年级为25%,三年级为40%,四年级为65,单相思者为10%,失恋者为20%o调查还显示有手淫的占62.5%。由于传统认识与性心理、性生理知识的不足,以致很多学生在手淫后又往往产生较强烈的恐惧与不安、自责与自罪,使心理处于持久的疲劳与冲突之中而不能自拔。从心理卫生的角度上看,都需要动用大量的精神能量,其强度不亚于紧张的学习。就年轻人而言,如果学习和恋爱交织在一起,并产生各自的或交叉的冲突时便可能造成心理危机。
(5)经济困难。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一部分同学家庭经济比较富裕生活好点也无可厚非,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家庭经济非常困难,因而使学生的生活水平产生日益明显的差别,使“穷困者”的自尊与虚荣受到挑战,从而破坏了其心理内环境的稳定。近几年高校学费节节攀高。学生消费也日益增长,许多下岗职工家庭和农村家庭的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内心闭塞。
(6)进步受阻和评优评先榜上无名。积极进取,奋发成才是大学生的主流,乐于表现,勇于竟争也是大学生的一大特点。因此,大学生中有很多同学积极要求进步,靠拢党组织,有不少同学希望从事社会活动当学生干部。然而,有些同学由于种种原因而得不到重视和肯定,或者评优评先榜上无名,因而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陷入痛苦之中,而这种现象往往又发生在那些上进心比较强的学生身上。
(7)专业兴趣低。许多学生因对专业不了解误填或其它种种原因进入了一个无趣的专业,但在我国现有教育管理体制下,进校后没有一定的关系是无法转专业的。致使他们对本专业产生抵触情绪,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性去应付学习,心理矛盾倍出。
(8)文化选择和社会冲击带来的困惑。大学是思想开放的地方,各种思潮和文化流派齐头并存,物质诱惑和文化选择丰富多彩,这对于一直生活在单一思维氛围中的大学生们来说无疑是眼花缭乱。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也在大学校园中找到了土壤,这些都很容易让大学生们失去方向。
(9)网络时代还带来了信息和机会强迫的危机。这是一个“信息爆炸”,也是一个“信息匾乏”的时代。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一位教授就指出,网络资源的巨大能让深入其中的人们产生自己信息不足的错觉,从而越来越拼命的陷入其中,最终把自己折腾得疲惫不堪,伤害了身心健康。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已变得越来越引人注目了,如果我们不给这些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以及时地、有效地帮助和治疗,就可能使他们心理障碍进一步力口深,给社会造成潜在的损失和危害,其后果是严重的。
二、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的成因主要可归纳为几个方面
第一,从生理、心理的发育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健康状况从简单走向复杂,大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的“暴风雨时期”,大多数学生在这段时期内都可以完成生理上的成熟,但多数人还不能同时在心理上达到成熟,这个时期是人生由少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处在变动之中的大学生一方面产生了强烈的自主意识,且随着知识的逐渐丰富,逐渐走向成熟。同时,又因为一下子失去对父母和家庭的依赖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应。
第二,从社会变革来看。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一个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化的历史过程中,加之中西文化的冲突,各种思潮的涌入,民主化逐渐推进,时代突然把社会转型过程中纷繁复杂,扑逆迷离的矛盾现象呈现在心理结构十分脆弱的大学生面前,这不仅会造成价值观混乱而且还会造成情感的极度苦闷,至使他们心理复杂而动荡不安。加之缺乏社会生活的磨练,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薄弱,因而极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心理失衡,产生各种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
第三,从家庭、学校来看。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除了生理原本有缺陷的,从小受到歧视(如私生子、弃儿、父母犯罪)未能正常成长以外,有相当部分则是被家庭和学校刻意重视、溺爱的“骄子”。强烈的优越感,造成他们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但由于缺乏自主意识和适应能力。加之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间距以及面对考试、毕业分配带来的持久的期待焦虑,在任何一场哪泊是不大的精神冲击下,都可引发心理障碍。
第四,由干社会、历史、文化等传统因素的影响,我们一直把健康狭义理解为身体健康,而忽视了人们的心理健康。迄今为止,心理治疗与咨询意义仍未被更多的人所认识。有不少人心理、情绪、行为失常,却一直以为是生理方面的原因而四处求医问药仍不见好转,经人指点才来见心理医生。
第五,独身子女的群体不断增多。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受不得半点委屈,心理特别易受挫折。同时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过去更导致他们无法适应新的生活。思乡与适应不良。多见于一年级新生,以女生为突出,她们在家中是宠儿,来到新环境,没有独立生活及在外的经验,面对社会化的大学生活,感受到陌生和不知所措。
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都存在着产生心理间题的潜在可能性,一旦这种可能性受到外部某种条件的激发,就会产生心理问题。但是心理问题并不是心理障碍,心理问题只有发展的一定的程度,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之后才形成为心理障碍。虽然我们的心理咨询和一定的思想教育缓解了无数大学生心灵的痛苦,不同程度地矫正了他们中众多人行为上的偏差,弥补了他们人格上缺陷,挽救不少濒临绝境的轻生者,为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但是,如果我们从多方面(家庭、学校、社会等)重视心理卫生教育,尤其在高校加强心理卫生保健,使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情绪、行为得以及时地引导、排泄和治疗,那么,大学生心理障碍就会得到及时的调节和控制,许多潜在的因素也可以避免。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通过对许多国家的调查研究证明,在全世界的人口中,每时每刻都有!i3左右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症,而是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一种安全安宁的状态。’,希望学校、家庭、社会以及每个大学生都能切实重视心理卫生问题,重视大学生的自我保健和自身调节,从而真正激发起大学生的昂扬斗志和进取精神,使之成为真正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