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防治
【论文摘要】目前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高达20%,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教育界和医学界的普遍关注。文章对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因素进行丁系统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方法。
当代大学生一般年龄在17-33岁之间,正值青春发育的后期,其心理和生理上处于向成熟期发展的阶段:他们除具有一般青年人的心理特征外,同时还具有某些特殊的心理状态。一方面他们思想开放活跃,思维敏捷,创造能力较强,容易接受不同地域的文化知识;同时,他们的竞争意识十分强烈,情感比较丰富,个性还尚未完全成熟,对于现今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再者.学习的持续紧张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也使他们的心理压力比一般社会青年大。因此,当他们在理想与现实产生巨大反差而又不能及时调节时,就会出现心理失衡。
据统计数据表明,大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约为20.8%,神经症倾向的检出率为10.8%;神经衰弱的检出率为5.1%,远高于全国神经衰弱总患病率1.3%叭心理障碍的主要类型包括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问题及适应不良侧。因此,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教育界和医学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就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其防治作一些探讨。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
据报道,江苏某医学院校15年中大学生休学、退学人数87名,其中缘于心理障碍者占27%;湖南一所大学10年里休、退学71人,因心理障碍者占42.25%;我院自1987年—2001年4月,休、退学学生共167人,因心理性疾病者达52人,约占休、退学人数的31.1%。WwW.lw881.com大学生心理障碍何以产生的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过去进人大学,每个学生基本上都可以拿到毕业证书,很少留级、退学。随着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学籍管理也逐步严格。大学毕业前必须通过英语‘“四级”考试,计算机水平也要达到规定级别.否则就拿不到学位证书;大学考试制度的规范,使得一些平时学习不努力,想通过作弊过关的同学无空子可钻,且在校四年有四门功课经补考不及格者即作退学处理等,这些学籍管理的规定对部分同学压力很大。
此外,不少学生尤其是新生,习惯于中学阶段填充式教学方式,进人大学后,成绩出现滑坡;再者、大学人才济济,原来高中时期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者,经过重新排队,成绩可能不如他人、这种落差,使得某些自尊心很强,心理素质又较差的同学背上包袱,如不及时调整心态.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同时,由于科学技术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才竞争十分激烈,大学毕业择业困难,这对学生的心理压力很大,有的同学长期超负荷学习,用脑过度,以致产生神经衰弱、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疾病。
(二)生活环境变化及人际关系问题。由于环境变化及人际关系导致心理障碍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
1.低年级学生进人大学后,生活环境有很大变化,中学时期大部分学生生活主要靠父母照顾,到了大学后一切都要靠自己,个别同学独立性很差,缺乏适应环境的能力,生活懒散.从而产生消极的情绪。
2.既往应试教育使学校和家长只重视学生成绩的好坏,而忽视了学生适应社会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以致个别学生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了.有没有朋友没关系,这部分同学往往性格内向,不大与人交往谈心,喜欢独往独来。进人大学后不能很快适应与许多同学朝夕相处的新环境,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缺乏自我认识,只想别人服从自己,很少替别人着想,不能与周围同学建立良好的群体关系,动辄为一点小事与同学争吵,且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劝告,也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内心的感受。当这种孤独惆怅的感觉得不到纠正时,就会出现焦虑、愤怒、烦躁不安、失眠等心理障碍症状,甚至出现过激行为。我校心理门诊曾接受一位98级女同学,进校后与同学相处不好,关系紧张,常为生活小事磨擦,睡觉时寝室里不能发出任何声音,不然就会破口大骂,甚至把别人撵出宿舍,同学都怕她躲着她,她感到十分孤独,终日闷闷不乐、烦躁不安,与同学的冲突越来越多,最后发展到要用水果刀刺别的同学。该生经过医院心理咨询门诊诊断为“适应不良”,休学一年,通过一年的心理治疗以及服用小剂量药物,这位同学现已恢复正常、能与同学友好相处,学习也很努力。
3.大学校园是萃萃学子汇聚的地方,有许多社交活动能让他们展示自我。具有强烈参与意识和独立精神的大学生,很想通过此种施展才能的机会来实现自我价值,以期满足个人的心理需求和获得他人的认同。但是在此过程中能力与机会不一定与其原来的认知水平相一致,如竞赛未获得理想的成绩:表演不成功;未被评上“三好学生”;未拿到奖学金等等.这给一些心理素质差.感情脆弱自尊性又很强的同学带来负面影响,如承受不住这种痛苦体验,就会产生自卑心理而一撅不振。
(三)性和恋爱间题。由于人们社会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大学校园恋爱现象十分普遍,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对异性的追求和渴望一般都比较普遍。心理学家认为、目前在校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3岁.从生理上看,都越过了性发育阶段而进人性成熟期;从心理上看,由异性接近阶段向恋爱阶段过渡。由此看来,大学期间普遍存在的恋爱现象是难以避免的,也是正常的。但是由于有些学生对恋爱缺乏正确的认识,理智性和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容易冲动和感情用事,对恋爱与学习的关系处理不好.尤其在失恋的挫折来临时,就会感到十分沮丧,从而出现心理障碍;还有的同学追求偶像,往往导致单相思。
一般来说,由于失恋引起的心理障碍往往陷得很深,难以自拔,轻者精神不振、成绩下降或神经衰弱;重者内心痛苦、悲观失望,甚至会因一时冲动无法控制而产生自杀或报复心理。
据调查表明,目前在男女大学生中,对性冲动及其渴望缺乏正确认识和科学态度,以致产生性困惑者普遍存在(约占44.4%),由于性困惑引起心理体验十分显著,且潜藏在心灵深处,影响他们学习和生活,由此导致心理障碍。
(四)其他导致心理障碍的原因。除上述几种原因外,父母离异、家境贫寒、失去亲人以及身患疾病等也会产生心理上一系列的变化。处于这种境遇的同学如没有正确的认识,难以接受面临的事实,以致产生失眠、心慌、烦躁、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多疑敏感、性格改变等神经衰弱或焦虑症的症状。在休、退学同学中因为这些原因者也不乏其人。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的防治
应当指出,大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虽然较多,但大部分是暂时的、是特定环境、特定阶段中出现的特定问题,经过科学的心理疏导和正确的教育后可获得解决。据心、理学专家研究认为,国外的孩子成熟年龄大约在20岁,中国的孩子成熟年龄在25岁以后,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50%的同学个性尚未成熟,还可以适时进行’‘雕塑”。大学教育工作者应根据这一特点对大学生进行丰富现代科学知识以及健全人格的教育。笔者认为防治大学生心理障碍应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入生观。为了使大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成为祖国四化建设的有用人才、学校应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素质教育。史学家司马光曾精辟论述:“德者,才之师也”。由此可见,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二只有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才能使之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确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以及全心全意为_入民服务的人生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抱负的人。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善于进行心理调节和情绪控制、从而不致出现心理障碍。
(二)大力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身体心理素质。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身体心理素质不可缺少的一环。目前大学生健康教育已受到教育部及高校领导的重视,江苏省教育厅下文规定凡有条件的高校都应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江苏省某所高校开设心理学知识课程及讲座受到同学的欢迎,并积极有意识地干预大学生的个性,完善一个性,使之向最好的方向发展,结果表明.干预前15年内有5例因心理问题死亡、8例未遂.干预后5年内无一例由于心理问题死亡。
我院领导也十分重视大学生健康教育,自1995年始开设了健康教育选修课,由卫生所医生担任讲课、每周2学时共24个学时,修完后给2个学分。开设六年来从同学反馈的意见看,健康教育很受同学欢迎,尤其是心理学及性生理知识。通过教学.使他们懂得了心理及生理均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知道了如何正确地对待自己,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认识到尽快适应学习和生活新环境的重要性;懂得了过早恋爱对学业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正确地对待恋爱使之不成为自己包袱的重要性。
(三)开设心理咨询门诊,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关系表现出复杂化的趋势,各种社会因素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心理的影响日益明显。医学界普遍认为,二十一世纪是心身疾病的年代.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传统的医学生物模式应逐步向生理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有专家指出,本世纪帮助病人的真正手段是心理咨询,只有把现代医学手段与心理咨询新的方法结合起来,医学才能最大限度地解决人类面临的疾病困扰。据报道人的一生中因上学、工作、恋爱,更年期等问题需要求助于心理医生的几率高达30%。学校开设心理门诊。正是为了对有心理间题的同学进行矫治。我院心理咨询门诊开设5年多来,每年要接待许多因各种原因出现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经过心理疏导、教育、随访,90%的同学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心理恢复了健康,并能投人正常学习;当然极少部分同学因抑郁症、焦虑症、神经衰弱、适应严重不良而需要休学治疗。
目前许多国家十分重视心理治疗,许多医务人员接受了专门训练,而我国的医务工作者在心理医学方面的正规训练机会相对较少。面对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发生率较高的状况,笔者认为要培养更多的心理医生,并在教育工作者、年级教师、学生干部中推广心理学知识,以便更好地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