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高校教育管理存在问题和改革措施的创新

2015-07-28 18:4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1.前言
  自1978年以来,为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过多次改革,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高校,即高等学校,是专门为国家人才进行高等教育的场所,其教育管理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专门的高级人才的培养。随着我国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度逐渐加深,高校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高校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上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的。解决这些问题,是高校继续优化发展,坚持走教育强国路线的当务之急。
  2.高校教育管理存在问题
  2.1 教育管理资源配置不均衡
  教育管理是学校领导根据一定的原理,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学校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因素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过程,目的在于更好更快地实现学校预定目标。因此,任何一种学校管理方式都是在一定的教育管理资源这一“硬件”基础之上进行的。离开了这一资源基础,任何的管理手段都难以实施,任何的目标都将变得空洞。
  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对于教育的投入。国家对重点高校和非重点高校的财政投入不均衡的政策,直接导致了“211”、“985”高校获得了更多的财政和政策支持,而一般的普通高校则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导致科研仪器设备紧张、学生宿舍条件差、授课教室紧缺、图书资料缺失或陈旧等。同时由于东部和中西部的区域经济的不均衡性,地方财政对高校支持的不均衡性,更加剧了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发展的不均衡性。此外,由于高校扩招现象的持续,我国各高校在不同程度上出现师生比例下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办学质量。
  2.2 教育管理模式存在弊端
  我国高校现存的教育管理方式是一种典型的科层制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所创立的。科层制是现代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其特征主要包括:明确的分工、明确的职权等级、严格的规则、照章办事、量才用人和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并划分等级,有职则有权,无职则无权等。科层制的管理模式在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中的运用也体现出了一些优点,如:学校组织分工明确、追求效率、照章办事、理性化程度高等。但这种管理模式的消极作用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如:过分强调老师和学生对领导的服从,造成学生和老师主动性、创造性的下降;工作僵化不能很好发挥自我的聪明才智;形式主义作风官僚主义习气也在高校中出现;教师之间、教师和领导之间关系冷漠等。除此之外,该管理模式最大的消极作用是可能会导致学校管理与教学脱节、与学生身心发展脱节、与外界社会环境脱节,如果不能对管理过程的僵化及时作出调整,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管理效果,进而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
  2.3 教育管理的主客体缺乏互动
  高校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作为教育管理的客体存在着的。学校管理资源的运用、目标的制定、管理活动的实施都是围绕这两个群体进行的。因此,教育管理的评价优劣很大程度上是以教育管理中针对教师和学生所进行的活动为标准的。
  教师作为教育管理领导者和学生之间的连接者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在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dylw.net我国的深入发展,人们普遍开始追求金钱、效率。这些不良习气也渗入了高校。一些高校老师无心教学和科研本职工作,却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校外的兼职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办学质量。但是不能否认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我们教育管理人员管理失位存在很大关系。另一方面,高校中一些教师待遇偏低、东部高校与中西部高校,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之间的收入不均衡性也同样影响到教师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教育管理的另一重要客体是学生,学生管理工作成败的好坏甚至是评价教育管理工作的决定性因素。1990年国家教委第一次以“学生管理”为关键词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并指出学生管理就是从学生入学到毕业期间的在校阶段的管理,是对高等学校学生学习、生活、行为的规范。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体制还是一种“旧”的管理体制,学校是主动的教育者、管理者,学生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被管理者。这种管理体制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另一指向性是学生就业。近年来,高校扩招等诸多原因影响到学生就业,增加了就业压力。此外,由于受家庭、学校和其他一些多重社会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创新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校园心理咨询治疗室也亟待建立。
  教师和学生关系层面的问题是,在一些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他们仍然是传统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仍然处在教师作为“说教者”,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的层面,他们相互对立,关系疏远、冷漠,沟通甚少。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管理活动的质量。
  3.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措施
  3.1推进高校教育管理理念的改革
  教育管理理念的创新最根本的是以人为本。第一,要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改革高校教育体制,以人为本重点突出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首先要尊重学生,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根据,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思想观念、价值观以及学生特长差异,开设满足学生发展要求和社会要求的课程,营造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教育管理中的以人为本观念要贯穿于教育体制,学校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过程等教育系统的各个环节之中。第二,要正确定位,突出学校的特色,不能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开设什么专业或课程,而是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特色和专长,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人才培养项目,从自身优势出发,结合社会的需要作出准确的定位。
  3.2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做好人才培养的创新是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做好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实行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根据学生的特长开设一些具有特色的选修课程,为学生的发展和就业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第二,改变以往重理论轻能力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独立自主意识的培养。 第三,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人一生都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dylw.net处于不断地学习之中,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完善才能使自己不被社会淘汰,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再学习意识。学校教育只是人生教育的一部分,更多的学习是在进入社会后才进行的,因此不断学习才能保证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3.3改革教育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
  管理机制的改革要立足于学校的实际,对以往权利高度集中的模式改为纵向调整,下放校级管理的权利,增加二级学院的管理权利,使学校的教学管理更科学合理;在学生的考核方面要改变以往的学分制的考核办法,要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对教师的考核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学指标的数量,更要注重质量,使教师从体制上有根本性的保证,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之中。
  4.结束语
  作为专门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特定场所,高校的优化发展,才能保证输出的人才的高素质、高能力,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现代高校发现其自身教育管理方面存在问题,也有利于我国高校的发展,只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保证自身发展的正确性、有效性,为我国教育强国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