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民办高校教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路劲的建设

2015-07-28 18:3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1 民办高校教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对教材教法的研究投入不足,课堂气氛沉闷
  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沟通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可以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民办学校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教师缺口较大,特别是新建专业师资力量较弱,新进兼职教师偏多,兼职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教学流动性大,在教育、教学上精力的投入不够,有些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缺乏交流,学生一般坐在教室的后面几排,前几排一般是空的,和教师相距较远。有些老师往往只顾自己讲课,与学生没有眼神或言语的交流,尤其是少数年轻老师讲课照本宣科,不与学生交流,不注重启发式教学,不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课堂气氛较为压抑,致使学生学而乏味,乃至昏昏欲睡,一些学生每逢这类教师上课就会逃课。
  1.2 过分依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用粉笔在黑板上板书是教师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手段也在不断改进中,如目前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运用得越来越多,但是黑板上板书的这种传统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正在发展中的民办本科院校而言,由于学生基础较差、教学设施尚不完善等原因,适当、规范的板书对于课堂教学还是很有必要的。在我校组织检查中,我们发现有些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存在整堂课黑板上未写一个字或者板书较随意、很不规范等不良现象。
  1.3 教学组织缺章法
  教师作为课堂的第一负责人,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全程组织好整个课堂的教学。要想搞好一堂课的教学,教师一般要精心设计,课堂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执教技能,包括课前准备、课堂设计、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多方面,民办学校中青年老师偏多,教学任务较重,大部分老师未经专门训练,只能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凭感觉组织教学,就会出现无章法、不规范、效果差的教学组织,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有部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未能严格执行教学规范,降低了质量标准,影响了教学效果。
  1.4 教改教研活动不够深入
  教研教改是民办学校教学工作中的一个特别薄弱的环节,从严格意义上讲,这项教学活动基本上还没有真正开展起来,很多人只停留下争省级、校级教研教改项目,并无真心实意、也未实实在在进行教研教改。相当一部分教研室的教研活动停留在一般日常教学事务的处理方面,对如何研究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明显缺乏投入力度。
  2 民办高校教风建设的策略
  2.1 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
  (1)完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教学过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成败,全校日常教学运行,要坚持规范性、计划性,总的思路是完善监控体系,健全监控制度,更新监控手段,加大监控力度,实现全员性、全过程、全方位监控。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教学指导工作;二是学生信息员工作;三是课堂教学质量测评工作;四是领导干部和教研室主任听课工作,继续推行各级领导及任课教师听课制度;五是各种专项检查工作,如备课、试卷、考试、教学文档等。(2)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采取专家评议、同行互评、学生评教等评价方式对教师进行多主体、多角度评价,对评价为优秀的教师,在评奖、聘任、晋升职称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从学校层面上来讲,第一,着力进一步引进具有真才实学的高学历(学位)、高职称、高水平的“三高”人才或者教师、技师两者兼具的“双师型”人才,继续打造一支相对稳定、比较精干的强大的教师队伍。第二,着力进一步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培养,通过外出访学、在职进修、办班培训、教研教改等途径,加大培养与培训的力度,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促使我校年轻的教师队伍加速成长。第三,着力进一步改善教师队伍成长的环境,用事业吸引人,用环境培育人,用待遇激励人,用感情感染人,用发展鼓舞人。第四,着力进一步建立与完善教师与教学的考核、评估、奖惩以及生活福利制度,使广大教师安居乐业,使优秀教师物有所值。第五,着力进一步加大引进健康而优秀的老教授的力度。他们“价廉物美”、“后顾无忧”,可以更好地为我们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挥洒余热,这是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民办大学有别于公办大学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特点。民办高校应该请好这批老教授,用好这批老教授,待好这批老教授,使之在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方面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
 从教师层面来说,教师应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对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要维持好课堂秩序,减少甚至杜绝课堂学生违纪现象,加强与班级辅导员、班干部的沟通,齐抓共管,共同打造和谐、有序的课堂教学秩序。在课堂教学中,一般以教师讲解为主,但与中学教育应试教育下“满堂灌”不同的是,大学里的教学,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如何学习、思考的能力,“授之以渔”,因此教学方式也应作出相应的改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形式,“从教书到教学,最终达到育人的目标”。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如采用苏格拉底“助产术”式的教学方法,通过与学生的沟通,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3 建章立制,规范教学行为
  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狠抓落实。一是完善各种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和完善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规范教学过程的管理。这些文件应对教师的任职资格、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辅导答疑、作业、课程考核、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的整个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研究、教学检查与评估等都有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促进了教师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强化教师教学工作制度。一是执行教师教学行为基本规范制度;二是执行教学事故认定制度;三是建立教师教学质量认证制度,完善教师教学效果考核制度。总之,教师应该遵守学校有关规范教学文件的要求,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教学管理是一项需要长抓不懈的工作,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律和要求。
  2.4 开 展教学评比活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教学水平是体现教师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标志。一个高水平的优秀教师,一是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二是讲究科学的教学法,三是拥有高明的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要狠抓教学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大面积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水平。民办高校可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与方法,比如举办讲座、组织观摩、开展竞赛、加强督导等等,引导、督促、支持与帮助教师朝这些方面努力,使每一个教师都能从思想观念上明确认识,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提高。如通过组织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活动、多媒体课件制作活动、教学能手评比活动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近年来,由于民办学校引进青年教师较多,为尽快帮助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可以每年举行一次青年教师教学优秀簇拥活动,要求青年教师全员参加,这非常有利于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每两年举行一次多媒体课件比赛,参加者绝大部分是中青年教师,这为教师更好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我的良师益友”和“教学奉献奖”的评比主要面向那些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教学效果明显的教师,通过评比与奖励,树立教学标杆,引领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
  2.5 狠抓教研教改
  狠抓教研教改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和途径。教研工作要落实到位,首先需要重点抓好这样几项工作:其一,建立健全教研室或者课程组的建制与制度,做到有领导(设教研室主任或课程组组长)、有场地(有教研办公室)、有时间(每周或两周一次)、有经费(在学院教学经费中统筹安排)、有活动、有成效,尽力加大基层教学研究组织建设,使教研教改有所依托,有一个平台。其二,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包括助教开课制度、开新课制度,切切实实地实施“老带新”“一帮一”的举措,卓有成效地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其三,建立健全教研室、课程组同行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制度,一定要有过硬指标,一定要真抓实干。其四,扎扎实实开展以教研室或课程组为单位的教研教改立项、研究活动,要求每个教研室或课程组每个学期至少要有一个教研教改课题,大小不拘,形式多样。学校要建立校、院、系、室四级教研教改课题立项与研究的体制,促使教研教改普遍、广泛、深入开展起来。其五,以院校为单位组织教研教改专题研讨会、报告会、培训班等,每学期至少一次。各学部按照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整合教师科研力量,把每一位专业课教师整合到相关学科的相应研究方向之中,形成学术团队,组织力量积极申报各类课题,做到每位教师都有参研课题,都能积极开展科学研究。鼓励教师申报和开展教学研究,积极总结教学改革经验,申报教学成果。
  2.6 开展师德师风建设
  建立学习机制,通过学习宣传活动,帮助教师全面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准确把握倡导性要求和禁行性规定,使师德规范成为广大教师普遍认同和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其次要完善制度管理机制,根据规范要求,民校高校可制定或修订学校的师德规范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规范、学术研究规范、校外兼职兼薪规范等配套政策措施,将师德规范要求落实到教师日常管理之中。
  参考文献
  [1] 刘晓青.新升本院校教风建设困局及其应对策略[J].武夷学院学报,2013(1).
  [2] 王戎.高校教风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0(8).
  [3] 邓凌峰.加强教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J].科技信息,2009(1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