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论新时期地方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

2015-07-20 09: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地方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的现状
  1.人才专业素质不高。当前很多高校图书馆馆员存在专业素质不高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馆员的学历普遍较低,二是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三是人员专业不对称。随着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馆员队伍建设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人员学历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在继续教育和各种培训过程中馆员基本都能取得本科以上学历。但是学历对业务素质的影响和提升作用并不明显,也就是,人员的业务素质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另外一个就是馆员所学专业与图书馆管理不对称现象。专门从事图书馆学专业的人员数量很少。
  2.高职称、高学历馆员少。我国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引入机制导致了这种现象的产生。高校图书馆很多都是教职工家属或者临近退休的老教师。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为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加入制定了各种待遇,其中就包括为家属安排工作等事项,因此,图书馆中也是经常接纳这些家属的地方[1]。这是图书馆馆员构成中的一部分,这些半路出家的图书馆馆员通常没有对图书馆学进行一个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因而在这一个学科领域内也没有相关的职称。对于图书馆专业的人才来说,他们往往学历程度也不高,大都是本科以下理论大于实践的图书馆专业的毕业生。这是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
  3.继续教育工作不力。鉴于以上所述,高校图书馆馆员中存在专业素质和学历较低的现象。为此,高校图书馆中应当定期开展对这些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学历提升的继续教育。但是这两项工作在高校图书馆建设中也存在很多不足。首先随着近几年高校扩招的不断推进,出现了学生数量过多与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为此高校将主要精力用在了一些基础设施和完善和教学资源的开发上,没有太多的资源和精力用于图书馆建设和维护。而图书馆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又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因此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高校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工作只能被一拖再拖。
  二、地方高校图书馆对馆员的素质要求
  1.馆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图书馆馆员做为一个专业岗位有着和其他岗位一样的基本职业素质要求。例如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等。这些要求都是最基本的,是人们从事任何职业岗位都应当具备的要求。因此对于图书馆馆员来说也是一项基本的要求。除次之外,作为图书馆管理这个具体的岗位来说,还存在一些特殊性的要求。首先就是对图书馆学的理论知识储备。从事图书管理工作首先应当具备丰富的图书馆理论知识,只有以雄厚的理论知识储备作为指导,才能在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规范的管理技术。
  2.综合素质应当过硬。综合素质不仅是指业务综合能力,同时还包括了人员的创新精神、学习精神等隐性素质。我们知道当今面对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生产异常旺盛,各种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因此,若要在这个时代中更好的生存下去就必须加强学习,不断的学习新理论新知识[2]。尤其是随着图书馆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评价一个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是依据他能否具有运用信息资源为读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当前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现状来看必须加强综合素质的学习。但是这背后首先需要他们既有较强的学习精神。而这种学习精神又是综合素质中的一部分。
  3.馆员应当是图书馆服务的组织管理者和导航员。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资源泛滥,面对海量信息读者无从选择,这需要一个极为高效的团队和素质过硬的人员对其进行专业化的处理和整合。图书馆员就是承担着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他们应当对图书文献资料和各种信息实施组织管理,同时还要发挥好自己的信息导航员角色。为读者更加高效的发现和使用相关信息提供服务。
  三、提升地方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素质的对策
  1.做好馆员队伍素质提升的长远规划。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说个人素质的提升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馆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则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对此高校图书馆应当做出长远规划。根据当前工作的现状首先解决人员素质不高问题。并对本校图书馆工作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人员进行相关素质的培训和提升工作。例如在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发展成为一种趋势和重点方向的情况下就要针对当前馆员信息素质不高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升。而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也是一个逐渐深入和专业化的阶段,因此在未来的建设和发展中还会用到更加专业化的知识。为此高校就应当根据这种趋势提前做好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工作。
  2.注重提升馆员的基础素质。基础素质就是人们从事任何一项职业和岗位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它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内容。基础素质对馆员的工作状态产生很大影响。为此高校图[dylW.net专业提供毕业论文写作和发表的服务,欢迎光临www.dYlW.NeT]书馆应当对馆员基础素质的提升做出重要举措。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当加大力度的实现和完善这些方面的工作。具体而言,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对馆员进行思政政治和相关职业素养的培训。
  3.做好岗位与人才的匹配工作。地方高校图书馆中分布众多岗位,例如采编、物流、自动化、计算机管理等。不同岗位对任职人员的岗位要求也不尽相同。为此我们应当根据岗位要求匹配相关人才,使人才的价值能够最大程度的在图书馆工作中发挥出来。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对人才的实际情况和综合能力进行考核评估。总结提炼出每一个人才的优势和劣势,根据他们的优势安排最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这样才能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参考文献:
  [1]龙梅英.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2(04)
  [2]张欣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规范——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李国新教授的访谈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06)
  作者简介:
  刘云(1979年3月-),女,河南省郑州市人,本科,馆员,研究方向:图书分编。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