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打造高效课堂的几点策略

2015-07-13 08:4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我们现在提倡的“高效课堂”研讨,其目的就是做到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即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最终到达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目的。几年来,我一直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多次参加本地各级各类课堂研讨活动,现将我在打造高效课堂活动中的一些尝试、实践,以及与其他教师交流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作如下总结:
一、教师方面
1.充分的课前准备
要打造高效课堂,充分利用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我们就要做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新《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级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的规定。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其次,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三维目标的统一。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此外我们还必须明确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不在于面面俱到,我们要预设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外,然后重点加以突破。对于重点的突破,我们切不可以急于求成,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wWW.133229.Com
2.创设情境:
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学生心中学习的激情就会被点燃,他们的思维就会非常的活跃,他们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进而将之转化成为一种个人的能力。那么,我认为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而要切实的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其中创设最合适的学习情境,是最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我们要善于根据具体的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科教育方法,积极成为学生潜能的开发者。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由以往的“演讲者”向今日的“导演角色”过渡,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他们自主地探索知识,这远比我们讲十遍,二十遍的效果要好的多。所以我经常在课堂中创造丰富的课堂情境,广泛引进竞争机制。这一环节的设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课堂气氛也实现空前的高涨,真正实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3.科学的学法指导
根据多年来我指导学生学习经验,我觉得学生数学知识的自学要经过下面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读阶段。教师具体地教导学生逐字、逐句地阅读,把课本读通、读懂。阅读后能了解教材内容的概貌,理清教材内容的逻辑思路;能弄清教材每个术语、每个符号、每个公式、每句话的含义,理解例题解证的各个步骤或证明的各个环节。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会阅读,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习惯。第二阶段,引读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的作用由讲转为引,着力于引导,不再是直接讲解和指导。教师引导主要是通过设置阅读思考题来进行的,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重点、关键地方多分析、多思考,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教材的重点,顺利通过难点。
这一阶段的着眼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层次,自读阶段。这一阶段是“从扶到放”、“从教到学”的落脚点,学生可以基本上独立地进行阅读了。它的标志是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并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已经能够进行独立阅读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已经学会自己质疑问题,学会自己提问题。学生正是带着自己的问题进入课堂的深化教学。学生掌握了自学数学的方法,主要用来进行课前的预习,假期里的自主学习,以及在课堂上配合老师的教学。

二、学生方面
1.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有效的预习可以使学生在听课时有的放矢,能抓住重点,从而达到攻克难点的目的。所以我们每天必须给学生安排具体的预习任务,并且预习的任务不要太难太多,越是具体,效果越好。这样,我们的教学进程便会流畅的多,轻松的多。
2.培养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每接一个新班级,我总是给学生提出这样的上课要求: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专心致志。一个好学生必须要抓住课堂,只有将知识理解于课内,才能灵活应用于课外。另外,对于知识的识记,主要也是放在课堂上,。不少同学,在课堂上只求一知半解、浅尝辄止,不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总喜欢把知识的识记放到课后,往往效果极差。一个连基本的知识都没掌握的学生更谈不上提高与拓展。让学生时刻记住:课堂永远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抓住了课堂,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要向课堂要效率。
3.课后巩固练习
我经常这样告诫学生,课前预习好是前提,上课学好是根本,课后复习好是保障。复习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每次作业都要先复习然后再做题,要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每次作业。我们要告诉学生,人脑毕竟不是电脑,人的记忆力都有一个遗忘的过程,而且是先快后慢,减少遗忘的最好办法就是及时复习和过度学习。复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记忆性的复习;二是应用性的复习。第二种类型的复习是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要告诫学生万万不可眼高手低,应该从基础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搞好自己的学习。
三师生默契合作,共同打造“高效课堂”
1.我们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建立了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我们才能知学生之所想,知学生之所需。只有解决了学生的思想问题,他们才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一切改革,思想先行。
2.建立互相尊敬,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我们只有充分的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同样,我们也要充分的相信学生,理解学生,才会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显然,高效的课堂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离不开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更离不开学生积极的参与;而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以及教师思维的敏捷性都源于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这些要素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练习、相互渗透的,我们必须以整体的观点,深刻领会和把握各个环节的精神实质,并加以认真贯彻和创造性的落实,唯有如此,才能打造高效的课堂。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