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 教育质量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休戚相关。高校应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质量观念,通过建立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市场适应机制,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造学科专业内涵,强化大学生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地位等措施,提高教育质量,积极响应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
在经历过规模的跨越式发展之后,提高质量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高等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休戚相关,只有符合社会需要、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才有可能是高质量的教育。因此高校必须转变教育质量观念,提高教育质量,适应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一、转变教育质量观念,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质量观
近几年,我国大学生规模连续增长,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进人了由数量扩张向质量强化的转型期。现行以“学校满意度”为目标的大学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虽然也是对社会需求的反映,但这种间接的表现形式还难以全面如实反映社会需求的真实信息,表现为高校培养的大学生质量不高,不能有效的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应更新传统教育质量观念,而树立以“学生满意”和“社会满意”为目标的教育质量观。只有符合社会需要、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才有可能是高质量的教育。
因此,作为高等教育供给主体的高校就必须面向劳动力市场,既要满足高等教育机会需求者的要求,又要对劳动力市场中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的变化作出快速的反应。高等教育只有成为完成上述双重使命,对两个市场做出良好的反应,才能使供给达到合理的状态并转化为有效供给,高等教育质量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WWW.133229.COM
目前我国高校大多尚未树立真正的市场观念,对大学生的要求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反应相对比较慢,没有很好的满足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要求,这才是造成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真正原因。
二、建立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市场适应机制
高校培养的人才,最终要走向社会,接受劳动力市场的考验。因此高校学科专业规模和结构是否合理,最终的检验尺度是市场。这就要求高校必须主动面向市场、适应市场。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中引人市场机制,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人手:
第一,研究市场规律,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这就要求高校需要对人才市场需求的总体情况进行跟踪研究,要分析国家经济政策、产业结构发展和调整的政策,把握其基本规律和走向,确定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及发展方向,并不断进行适应性调整和建设,从而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规模和结构。
例如: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一些新兴的行业诞生,不具备市场发展前景的传统行业解体,这些现象都在毕业生的就业上有所体现,具体表现为各个学科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率存在较大差异。
学科是专业形成和存在的基础,而社会人才需要是专业存在的条件。因此,高校在设置新专业或者调整老专业时,都必须充分考虑到本校的学科基础、社会需求、所提供的教育资源能否满足专业教学需求、现有专业是否在国内同专业中具有比较优势等问题。有些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往往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等,结果造成专业特色不突出,方向不明确,培养的学生无特长,造成人才产品不能“适销对路”。高校要积极面对市场,做好市场凋研,确保培养的学生能适应市场对人才的要求。
第二,建立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反馈机制和预测机制。
如果说人才预测重在人才培养之前,那么,高校毕业生就业反馈则是侧重在培养之后。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准确客观地把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和就业率,以便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和结构,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毕业生的就业趋势是最有效的市场信号。如果某一学科专业人才毕业生就业率低,流向的岗位不是本学科专业的适用岗位,那么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高校培养的某类人才供大于求,这类人才的培养就要慎重;反之,如果某类学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很高,或者持续增高,就意味着市场需求量大,供不应求,就可以适当扩大此类人才的培养规模。
当然,就业流向和就业率等反馈机制需要和人才预测机制等紧密结合起来,如果从多方面所获信息具有高度一致性,那么决策就更容易做到科学和有效。高校要树立现代信息观念,建立一个高效、灵敏的信息情报系统,及时、准确获取劳动力需求信息并进行科学预测,保证高校在市场竞争中“耳聪目明”、正确决策。
三、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造学科专业内涵
由于学科专业及其人才培养具有周期滞后性,即使有再灵活的高等教育制度,学科专业经常调整,也不可能完全跟得上市场变化的节奏。而且教育与经济、学校与企业、人才培养与商品制造,毕竟是性质不同、领域不同的活动形式,完全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法则来调节人才培养活动,也可能会给高等教育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优化课程体系无疑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和出路。高校可以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改变学科专业内在的品质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
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增加自己优势领域的相关课程的比重,适当降低其他课程的比重,从而培养出各具特色的具有竞争力的学生。高校可以组织有关专家对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诊断,科学合理的安排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同时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能力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实践教学的每个环节。通过这种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
四、强化大学生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地位
大学生作为教育服务的消费者,除了受教育权之外,作为“消费者”,还应享有“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等。这就是说,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学校及教师的教学效果、教育过程、教育资源的投入与使用等发表意见,充分体现学生消费者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从我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现状看,政府在评估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虽然高校、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已逐步参与到质量保障中来,但其保障主体所发挥的保障力不大,也缺少足够的积极性。高校在政府评估的指向下,按市场需求去提高教育质量的压力和动力不足。因此需要强化高等教育的消费者——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原有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2005年3月新出台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从学生管理的角度做出了具体的解释。即“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从法律条文的角度保障了学生的参与权。但是该规定没有进一步明确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切实保障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引入市场机制,提高高校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
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只有通过提高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生存。同样,在高校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适应社会需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强化了高等院校的责任感和危机意识,促使其通过不断的改革提高整体办学质量和效益。
在高校中引入市场机制,关键在于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和建立高校自我约束机制。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历史上,也有过几次政府放权的尝试,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形成所谓权力“放就乱,收就死”的怪圈。究其原因,关键是政府在下放权力的同时,没有让高校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当高校有了办学自主权后,还要把质量约束交给市场、交给社会.由市场机制来调节高校的服务面向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市场条件下,教育质量不仅是被界定为“符合规定”,它还必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如果高校不关注大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使达到了高校内部设定的质量标准,也不过是“合格的废品”,不可能有市场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