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影响大学生职业价值评价的因素分析

2015-07-10 09:0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评价  影响因素  高校
论文摘要:职业价值评价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具有重要意义,职业自身的形象是改变大学生职业价值评价的着力点,大学生个人相关因素是决定大学生职业价值评价的重要因素。社会群体评价对大学生职业价值的评价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时高校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职业价值的评价。
在大学生的择业过程中,职业价值评价对大学生能否正确的对所选职业进行分析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职业价值评价,是指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对社会各种职业的好与坏、优与劣及其重要性等方面的一种判断。一般来说,大学生对职业的评价是从职业的社会意义地位、经济报酬、劳动强度、技术构成等因素进行综合认识和价值评价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评价行为,最终体现出来时是个人行为,但在职业评价中却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而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概括来讲,包括职业自身因素、大学生自身因素、大学生相关群体因素和学校因素的影响。
一、职业自身因素的影响
职业自身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评价的主体,其受到大学生的密切关注自是情理之中的事,也是决定大学生职业价值评价的首要因素。
马克斯·韦伯是最早提出职业声望的社会学家,他认为社会分层应该从财富、权力和声望三个方面进行考察。wwW.133229.cOM不同的学者对职业声望的本质有着不同的评价。伦斯基提出的权力符号论认为,社会分层体系的最终决定因素是财富,都是权力不平等的结果和表现。还有一种观点称作社会经济地位论,认为人们对职业声望是从现实的社会经济判断的,即看各类职业要求的社会投人是多少,薪酬是多少。边燕杰和高家玉在香港科技大学进行的大学生职业声望评价研究中,则把职业声望评价的因素分为教育、收人和权力三个因素。2002年6月厦门大学的调查显示,决定职业声望高低的因素包括教育、收人、权力和资源4个方面。川在现代社会中,接受一定的教育是从事任何职业的前提,收人是社会成员从事相应职业的主要动因。因此,职业自身的特质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大学生职业价值的评价是毋庸置疑的。
二、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1.个人偏好
这是影响大学生职业价值评价行为的最直接的因素。大多数大学生在进行职业评价时,形成了对某一种或某一类职业的好与恶的心理思维定势,缺乏客观性和全面性,只以职业价值的个别因素作为评价依据,只要适合自己的兴趣,无论什么职业都可以选择,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这样不可避免地会得出片面的结论。
2.父母的期望
每个大学生在职业评价时,都会不同程度地深受父母期望的影响,如果父母对职业评价的意义充分理解,并对子女进行正确指导,那么,他们的子女也会深受鼓励而全身心地投人到职业评价和职业选择的实践活动中去。如果父母对子女经常灌输“求稳定,保终身”的思想或全权包办,这类大学生多数为“无爱好”、“无主见”,易产生随遇而安的想法,思想上纯粹追求安稳,往往不敢主动求职,甚至出现了在父母的陪同下去求职的可笑场面。因此,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大学生正确进行职业评价和择业不可缺少的保障。
3.家庭经济状况
家庭经济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评价观的形成,如有的家庭有自己的企业,有比较丰富的创业经验,这可为学生的创业提供良好的锻炼机会和空间。而有的家庭比较困难,父母艰苦朴素,吃苦耐劳,也会使子女更早地具备独立性、坚韧性等。
4.性别和观念
男性和女性大学生在进行职业价值评价时,侧重点往往有很大不同,兴趣爱好、欣赏口味也有区别。就一般情况而言(不排除少数例外),男性大学生更看重未来的发展前途和工作的挑战性,而女性大学生则更看重工作的稳定性和安逸性。此外,时代的变迁也在改变着大学生的观念,从而对职业价值的评价也发生了变化,如现在大学生进人私企或民企的很普遍,这在上个世纪可能不被大多数大学生接受。

三、大学生相关群体因素的影响
所谓大学生相关群体是指能影响大学生职业价值评价的个人和团体。大学生作为社会存在的人,其行为包括职业评价行为,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的是大学生主动吸取的,有的则是客观因素施加的,大体来自直接群体和间接群体。
1.直接群体的影响
主要来自亲戚朋友、同学、邻居等。亲朋、同学和邻居等群体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评行为的影响,一般来说要比家庭小,但也视与大学生的亲密程度和大学生本人的情况有所不同。有的大学生宁愿听取亲朋好友、同学、邻居的意见而不愿与家庭成员协商,因为前者比较客观且没有约束力,而后者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强制色彩。对于一些缺乏主见的大学生,亲友、邻居等人的意见也很起一定作用。

2.间接群体的影响
主要来自社会职业价值的评论者。社会职业价值的评论者,包括群众口碑、媒体评论、组织宣传等。某种职业在众口相传、辗转散布中,口碑的好坏能影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职业评价行为。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对社会职业的评价,也很能影响一些大学生的职业评价行为。受到媒体关注推荐的,可以使大学生对某一种职业产生心理倾向性,如有的企业虽然社会地位不高,但其经济收人高,福利待遇好,因而受到大众舆论的认可。此外,现在社会上还有一些群众性的职业评价组织,每年公布各种(热门、冷门、收人最高、最易失恋等)五花八门的“职业排行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评价行为。
大学生对职业的评价往往被社会上出现的某类个别现象所弓l导,如时尚性、趋利性、功名性等,尤其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文化背景,直接左右着大学生对职业的评价。经济发达的地区,如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较快,社会文化环境氛围好,往往会吸引大学生的关注。
四、学校因素的影响
1.正面因素
高校教育对大学生职业评价意识的形成、职业能力的培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通过各种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如理论课、实践课和课外活动课传授各种职业评价的知识,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特别是近几年,高校为使大学生顺利地走上社会,开设了各种形式的就业指导课和职业教育课,培养了大学生的职业评价和择业的能力素质,为大学生日后就业和创业打下了一定基础。
2‘负面因素
部分高校在专业结构调整上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质量,也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评价。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单纯以解决就业难为由,将长线专业调整几门课程,再冠以短线专业的名称。当这类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想当专业教师缺少专业底蕴,当师范类教师又不懂教学法,很难适应社会需要;二是调整专业后,师资奇缺,选派非专业教师短期进修后,仍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这种应急措施在一年半载内还凑合,如此长期下去将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无法适应职业要求,从而影响大学生职业价值评价。
总之,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评价受到包括职业自身因素、大学生自身因素、大学生相关群体因素和学校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财富、权力和声望决定着职业自身的形象,也是改变大学生职业价值评价的着力点。大学生自身因素是决定大学生职业价值评价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性别的差异对大学生职业价值的评价有一定的影响,而随时代的变迁观念的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职业评价产生了影响。社会群体的职业价值评价对大学生职业价值的评价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已经进人了大学生的社会认知领域,成为不自觉的考虑因素,尤其是他们对某种职业缺乏深人了解与切身感受时,社会评价作用会格外突出。大学生的社会评价内容也会发生变迁,观念的更新、思想的冲击、价值取向的调整都会改变其原有的内容,以至重新排列、组合理想职业的序列。与此同时,高校的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职业价值的评价。需要注意的是要尽量减少高校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评价的负面影响。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