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以德治国 高校 德育建设
论文摘要:“以德治国”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治国思想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批判与总结,是提高综合国力,促进国家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肩负着培养跨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重任,高校德育应全面贯彻“以德治国”思想,用“以德治国”思想作指导,浓化德育氛围,净化德育环境,优化德育内容,深化德育改革,强化德育管理,量化德育绩效.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素质,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
“以德治国”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治国思想发展的内在要求。新世纪人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呼唤理念的创新,人类现代理念的反思与创新是新世纪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先导。“以德治国”思想理念的提出,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我国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重要治国方略,是在深刻洞察和系统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基础上所作出的科学论断,是对中华民族古代治国传统,特别是以“伦理政治”型为特征的“德治”传统的批判继承。“以德治国”作为当代我国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思想,既是我国治国理念转变为实践的必然选择,又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系中不断进行理论探索的智慧结晶,既是深入开展“三讲教育”、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行动纲领,又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有关治国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既是我们党在执政道路上走向全面成熟的重要标志,又是在新世纪里实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立国、富国、强国的重要保证。www.133229.cOm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实践意义。
“以德治国”思想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批判与总结,是全面提升综合国力,促进国家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德治”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就提出了“明德”“敬德”的思想。他们从夏、商两朝的兴衰历史中深刻认识到:“德教”的实施,“德政”的推行,对国家安危、政权得失、民族存亡枚关。.江泽民同志总结历朝兴衰的规律,从执政治国的高度,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从现代来说,一个国家的国民,其道德素质水平是构成国民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如果一个国家生产力高度发展,经济实力雄厚,科技领先世界,法制健全完善,而且国民的整体素质很高,都有忠于祖国的思想,有为祖国统一富强而拼搏奋斗的精神,那就能凝聚成一股无坚不摧、无攻不克的力量。因此,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就会相应增强,这个国家必然也就是非常强盛的国家。反之,一个国家如果“法制”不全,“德治”不行,国民道德水平低下,干部腐化堕落,法纪松弛,社会混乱,纵使生产力发展、经济繁荣,也必然会导致国家衰败。
“以德治国”思想是高校德育建设向前推进的客观需要。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今天,一方面,必须要矢志不渝地大力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以其权威力量强制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和习惯,推进廉政建设,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另一方面,又要坚持不懈地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以强有力的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保持正确方向,加快思想建设和文明风尚形成的速度。要通过道德建设,使人们的行为不仅仅以不违法为满足,而且还应持续追求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由法治生活跨入道德生活,享受人生的快乐,找到人生的真谛。正如孔子所言:“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我们认为,“以德治国”需要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道德基础,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的人生追求,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只有他们德才兼备地健康成长,才能有坚实的社会基础。教育的制高点是大学教育。高校德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抵御“西化”、“分化”的奠基工程,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重要保证,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指导因素。高校,作为知识青年最集中的场所,作为人类社会中具有巨大潜能的人力资源产地,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文化传播的圣域,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源泉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理应在全面贯彻“以德治国”思想方面有所作为、乘势而上,使之转化为高校德育建设的强大动力。卓有成效的高校德育,可以为“以德治国”思想的宣传推动营造舆论环境,可以为“以德治国”思想的贯彻实施奠定人才基础,可以为“以德治国”思想的深入人心提供宽广的理论视界和实施路径,重视“以德治国”思想,必须更加重视道德教育特别是高校道德教育。这是社会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我国正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向21世纪全面推进的关键时期,如何培养出能肩负新世纪历史任务的高素质人才,使他们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与强者一争高低,能够顶住“西化”“分化”的严峻挑战,真正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业已成为高等学校面临的紧迫课题。就学校教育工作来讲,如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切实加强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防止和克服“一手硬,一手软”,忽视德育工作的倾向;如何在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教育青年,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指导学生在观念、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如何在扩大对外开放、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情况下,教育青年学生在吸收外国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传统,如何在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的情况下,培养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等,这些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要求,高校应摆正德育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德育对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对学校工作的导向作用。
(二)
高校德育应全面贯彻“以德治国”思想,切实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贯彻“以德治国”思想,高校必须浓化德育氛围,净化德育环境。德育是培养人的品德素质、人格修养和精神风貌的主要承载者,是塑造人的美好心灵的学科,是教育做人之主渠道和主阵地。德育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教育;二是政治教育;三是道德教育。就国家而言,“德者,国之基也”;就群体而言,“德者,民之性也”;就个人而言,“德者,才之帅也”。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究其本质是培养人,是教人做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人的思想和智慧的精华。做人扎实,做事踏实,才能其行将远,其境将高。道德是依靠人的内心自觉来践履的。道德能够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创造充满情感和爱心的生活光环,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孟子说过:“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离开了人的道德,社会将失去人性和人道。正如古人所言:“道德不倡,天下不宁。为物生贪欲,贪欲生妄念,妄念即祸根,祸根必大乱。”因此,高校应把德育工作置于首位,把尚德育人作为终极目的,是高等教育理想的具体体现和教育的本义与理念。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创新”等理念迅速成为各级各类教育最强劲的术语。但我们认为,教育既应提供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动的世界的地图,又应提供有助于在这个世界上航行的指南针。对21世纪的高等院校而言,这个“指南针”就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利国利民的人;做一个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人。有德无才、不学无术是草木之人、庸碌之辈;而有才缺德、坏事做绝,更是害群之马、人间败类。高校德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不断地省思自我、提升自我、展现自我、完善自我,在实践中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进而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敦品立德,严于律已,做一个优秀的学子,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走向社会之后也能继续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奉公守法,认真工作,做一个合格的公民,积极推进社会文明建设。总之,学会做人实乃大学生修已立身之本。我们说,大学有物质的因素,但大学更应有精神的激励与超越;大学不只是传播知识的地方,它还要向我们展示一种“充天塞地”的精神力量,它是净化、磨炼学生的气质、品格和境界的灵魂加工厂。大学,应充溢着文化灵性,应充盈着人格的魅力,应充满着人文精神和理想,应充实着日新月异的高新科技信息。大学理应是一个培育人、塑造人、完善人的精神领域和道德圣地。一言以蔽之,大学应当成为社会的心灵。正如纽曼所言:“大学不是诗人的生地,但一所大学如果不能激起年轻人一点诗心的回荡,一些对人类问题的思索,那么,这所大学缺少感染力是无可置疑的”。就此而言,浓化高校德育氛围,净化高校德育环境,与“以德治国”密切相联、息息相关。高校应在德育建设中全面贯彻“以德治国”思想,努力浓化德育氛围,净化德育环境。通过三支队伍共同协作,党政工团的密切配合;通过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闭路电视、校园网等各种媒体的广泛宣传;通过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教书育人等渠道,造成一种浓厚的德育氛围,把一切不符合育人目标的因素彻底清除,净化高校的育人环境,使高校成为“以德治国”的示范领域。
贯彻“以德治国”思想,高校必须深化德育改革,优化德育内容,不然,就会让学生误入歧途,堕入陷坑。一个高校学生—邪教“法轮功”痴迷者陈果在天安门广场的“自焚”惨剧,令高校师生既深感震惊,也促人猛醒。它警示我们,高校德育在实施与运作中所注重的基本道德情感、良好行为品质和习惯诸内容与活动的同时,还必须着力于学生人生信念、志趣追求和精神品质的提高,以减少或遏止伦理道德失范、人际关系失衡等现象的发生。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是人之为人的特质。人如果没有了精神,就难以成为一个完整的、健全的、和谐的人。马克思主义认为,思想道德领域没有空白,先进的思想道德不去占领,腐朽的思想道德必然会乘虚而入。因此,要把高校德育放在“以德治国”的视野中去认识、去思考、去把握,明确其方向,确定其目标,引导人们自觉地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使追求高尚、呼唤良知,蔚然成风,使道德败坏者成为众矢之的,以不断提升全民族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作为归宿。以科学与理性为基础的现代工业社会,如果不是由广大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人组成,必定是一个残缺不全的、危机四伏的社会。教育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就在于在多大程度上赋予人以应有的精神含量,就在于在多大程度上体悟了人之为人的精神本质。人不仅要活着,而且要有意义的活着,活得要有价值。人生意义是人对人生终极价值的追求,是人生价值观中最深层的内核。对自身价值的意义的追寻,是人对其一生的终极关怀。它超越现实的人生世界,又对人生的远景上给现实世界以观照,赋予人的一切生命活动以价值和意义。大学教育不仅仅教导学生潜心探究学术、引导其从事技术的发明与革新、使其为未来的职业生活作准备,而应使之与学会做人、充实人生和确立信念联系在一起。因而,高校要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学生精神生活能力的养成为基本追求,塑造他们真善美的心灵,确立他们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构建他们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人格,培育他们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意识,让知识与精神在道德教育中贯通交融。高校德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将学生的生命领域层层提升,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有理智、有信念的大写的“人”。这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以德治国”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将学生的人生境界逐步从物质生活境界向心灵艺术境界再向道德境界提升。我们说,促使人们道德境界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发展过程,伴随着人的生命始终。人永远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未完成”之中。这更昭示高校应该坚持不懈地加强道德教育,领悟高校德育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因为如此,加强对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不断提升其人生价值的品位,就是“以德治国”的重要内容。这应成为高校德育活动的不懈追求。因此,高校应在德育建设中全面贯彻”以德治国”思想,努力深化德育改革,优化德育内容。通过对德育课考试考核的改革;通过德育思想、观念、理论的不断创新:通过对德育渠道的不断拓宽;通过对德育方式、方法的不断创新;通过对德育教育手段的不断现代化;通过对过时的、陈旧的、难以引起学生共鸣和关注的德育内容的改革,使高校德育改革不断向前推进,高校德育的内容更加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以德治国”思想的要求,使高校德育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贯彻“以德治国”思想,高校必须强化德育管理,量化德育绩效。有段名言说得好:“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务实;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求真”。我们认为,高校德育,同样是一门科学,同样是一门艺术。它是塑造心灵的科学,它是精雕细刻的艺术。它所面对的,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万物之灵;它所从事的是开拓与提升学生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境界。德育是对人的教育。人通过德育而成为“人”。德育应引导人去成为“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在高校可谓人人有份、个个有责。每个人都是道德法庭的审判者。因此,高校应认真选拔德才兼备的富有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优秀人才进入各级德育管理岗位,优化队伍结构,改善队伍素质,激活管理因子,提高管理水平。德育工作者是学校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他们既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又是学生立德敦品,立志成才的引路人;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既是学生的知识传播者,又是学生行为的监护人。教育的规则历来是:“要想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用心血来浇灌灵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如何做好德育工作;如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也就成为德育工作者必须深思的问题。德育管理者要真正把大学生的德育工作落在实处,科学组织考评,量化德育绩效,深入课堂,深入宿舍,深入到学生中间解疑释难、明德晓理收到实效。此外,强化高校德育管理,还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教师的根本是高质量地教书育人。因此,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高校教师,肩负着培育学生道德提升的神圣使命,理应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以自己饱含着人生智慧的学识和充盈着人格魅力的德行,以“滴滴汗水滋润桃李芳天下,点点心血乐育英才泽神州”的胸怀和精神,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塑造学生。要将“以德治国”的思想化为“尚德育才”的理念并变为自觉的教育行动,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弘扬社会正气,进而使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一届又一届毕业生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