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瑾 黄远彬 任亚洲 马雪迎
摘要:近几年来,高校大学生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人数大量增加,大学生党员作为广大青年学生的领头人,其党性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是关系到民族未来希望和党的事业的不可忽略的大事。本文用数学的三维空间的概念,来诠释大学生党员党性意识培养的理论:党性意识培养应从理论教育起步;从完善制度与落实监督着手;以教师的言传身教引领大学生实现党性意识的提高。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党性;意识培养;三维空间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而近几年来,大学生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的人数大量增加,高等院校党的队伍不断扩大。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广大青年学生的领头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将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经过自身长期的实践和磨炼,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因此党性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不仅仅能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素质,更是关系到民族未来希望和党的事业的不可忽略的大事。
在谈大学生党性意识的培养之前,先谈一个数学上的概念:三维空间。“维”这里表示方向。由一个方向确立的空间模式是一维空间,一维空间呈直线性,只被长的一个方向确立。WWw.133229.CoM由两个方向确立的空间模式是二维空间,二维空间呈面性,被长、宽两个方向确立。同理,三维空间呈体性,被长、宽、高三个方向确立。三维是在平面二维系中又加入了一个方向矢量构成的空间系。用这个三维坐标,可以把整个世界任意一点的位置确定下来。三维空间是数学上的概念,但是我们可以把类似的概念应用到大学生党性意识培养的理论上来。那么,大学生党性意识培养的三维空间是什么呢?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识培养应从理论教育起步;从完善制度与落实监督着手;以教师的言传身教引领大学生实现党性意识的提高。所以,以上的三条构成了大学生党性意识培养的三维空间:一维空间,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大学生的党性意识;二维空间,加强管理,健全制度;三维空间,高校教师的示范作用。
首先一维空间是对理论学习的重视和加强。因为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而反过来,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理论学习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学生党员要保持政治的坚定性,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在现阶段每个学生党员都应学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理解党的宗旨,学会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解决问题,提高政治鉴别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只有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相关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才能建立在科学的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除了用这些党的理论来武装大学生党员,更要注重引导他们对党的理论进行更深一步的认识和理解,要教会他们用理论去分析、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一维空间是基础,有了理论学习这样的一个基础,那么我们再增加一个维度,加强管理和健全制度,那么就得到了二维空间。对于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除了理论学习、实践锻炼之外,严格的组织生活制度本身也是对学生党员进行熏陶与教育的有效方式。当前,应致力于加强学生党支部的制度建设,健全和规范支部的组织生活制度、党员考察培养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目标管理制度、大学生党员违反校纪校规处理制度、预备党员转正考核制度、党员毕业生鉴定制度等。党支部对学生党员的管理要切实负起责来。在理论、思想、作风、纪律等等方面提出高标准、高要求。要求大学生党员严格遵守党章和各项规定,以及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凡是要求普通同学做到的,党员同学必须率先做到,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支部工作中,要充分发扬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让学生党员通过高质量的组织生活而提高党性修养。对学生党员在思想认识、实际表现中出现的偏差与错误,在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的基础上,严格组织纪律,严格批评和处理的制度,以严肃的党纪培养高质量的党员,以适应当前大学生党员教育发展的需要。另外还要严格监督,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班级以及群众的监督作用,对大学生党员政治、思想、生活、学习、作风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督促,从而保证其言行的积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大学生在思想上、行动上和作风上的自觉性。
有了“理论学习”和“管理与制度”构成的二维空间,我们再延伸一个维度——“高校教师的示范作用”,这样就构成了大学生党性意识培养的三维空间。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明示了教师的三项重要职能。传道,是说教师是社会道德传统、价值观念的代言人和传递者,教师在自身理解社会道德传统、价值观念伟大意义的基础上,将其内化到个人的人格之中,再传递给年轻的学生,从而塑造他们的灵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授业”是教师把自己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基本技能以特定的方式传授给年轻一代,使他们延续并得以发展。在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更突出地体现出这种隐性的教育特征,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部位正是表现在“授业”的环节当中。“解惑”则要求教师善于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帮助学生解决在人生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所以高校教师可以说是和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群体,教师的示范作用自然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担负着把青年一代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人才的任务。这就要求高校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加强大学生党性意识培养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学生除了在课堂中学习专业知识,更能从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影响他们的成长。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模仿的榜样。高校作为思想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尤其要发挥党员教师的示范作用,坚持和巩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学生党员专业学习和思想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