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重在转化

2023-12-11 04: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社会科学的研究目的是服务社会,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只有应用于社会实践,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只有实现与决策咨询的有机结合、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为各级党政部门决策服务、为社会服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只有被社会接受、承认和应用,社会对社会科学的需求才会增大,才会更快地促进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实现社会科学自身的良性循环。促使社科成果转化,就必须提高对转化工作的认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社会科学重要性认识的提高,社科成果的转化问题也得到了重视。国家及各省社科研究部门积极围绕当前全国及各省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不断回答实践发展中要求解决的问题,许多成果已进入了各级党政的重要决策部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平庸之作还是占大多数。在社科规划管理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基础研究方面,能对公众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社会问题作出有辩证说服力的研究成果不多;在现实问题方面,缺乏具有战略眼光和超前思维、能对领导的决策思路产生重大影响的成果,而且成果滞后;从决策部门来看,对社科界的研究缺乏足够的关注,看不到社科研究成果在经济发展中的导向作用、科学决策中的咨询作用;再加上成果转化机制不够完善、渠道不够畅通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社科研究成果的转化。因此,重视和发挥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在经济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认真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需要。


  促使社科成果转化,就必须加强对社科研究工作的引导。要提高社科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比率,首先要从源头抓起,即社会科学研究的选题必须符合社会经济现实的需要。在这一方面,各级社会科学研究的规划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在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对社科研究的科学引导,要以社会需求来决定研究的内容,要围绕各级党政中心工作引导全省广大社科工作者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上。


  就立项课题而言,基础研究应具有原创性和前沿性特点;应用对策研究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总的要求是研究确实能在不同程度上解决现实社会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省级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应侧重于本省的现实问题,大力发展应用型的研究队伍,提高基础研究质量。对省委、省政府关心的、社会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要进行公开招标,以集团军作战的形式速战速决;时效性特别强的可由省社科规划办有目标地直接组织已有较好前期研究基础的研究力量进行应急性的委托研究,突击攻关。课题评审要有一定比重的实际工作部门的领导、专家参与,以保证现实问题研究课题的比重;进一步鼓励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联合攻关,保证课题既有前瞻性、理论性、指导性,又有可操作性;与现实问题结合紧密的课题可适当向实际工作部门中有研究实力者倾斜。


  促使社科研究成果转化,还必须疏通社科研究成果转化的渠道。社科研究成果转化的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条是直接的,一条是间接的。直接转化是指社科研究成果不经过中间环节,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单位和部门;间接转化是指社科研究成果需要经过中介然后才应用于实际工作单位和部门。疏通成果转化渠道,从直接转化的角度上讲,社科研究单位要与实际应用部门加强横向联系与沟通,多达成共识,促使社科研究成果能够被采纳利用,进一步拓宽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影响范围;从间接转化的角度上讲,要培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市场,逐步建立社科研究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社科规划管理部门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与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在社科界和社会各界之间发挥好中介作用。如社科规划管理部门应及时编发供需信息,推介研究成果,为社科界与党政机构及社会各界搭建信息平台。值得注意的是,社科研究成果转化的渠道并不只局限于出版专著、论文发表等形式,有些研究成果转化渠道可能是间接的,但并不表明它们没有价值,比如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使干部群众和青年学生受到教育、得到启迪,这也是转化的一种。


  保证社科研究成果转化渠道畅通,根本还在于社科成果的质量。在如何进一步提高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多出精品力作、避免平庸之作和低水平重复方面,各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具有重要的导向、示范、组织和凝聚作用,因而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科规划管理工作。一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提高立项质量为核心,完善项目评审制度和评审方式,严把立项的“入口关”,以确保高质量项目的立项;二是努力改进成果鉴定机制,把好“出口关”,使那些基础研究创新性差、应用对策研究没有提出真正管用的对策方案的项目不能轻易过关;三是加强项目研究的过程管理,对于有希望出精品力作的项目加强指导和管理,尽可能提供各方面的有利条件。


  促使社科研究成果转化,还必须建立健全社科研究成果的转化机制。社会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为社会发展的现实服务,使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要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科成果转化机制。在科研成果评价上,要切实改变目前社会科学评价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重发表轻应用的不合理现象,建立科学有效的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和评价方法,把研究成果推向社会,接受社会评定;研究成果的优劣应主要看其科学性及其应用价值,看其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是否能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时,要建立切合实际的、符合公正导向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公正地对社科成果予以评价。从外部对社科研究人员加强成果转化予以引导和督促,着力实现由纯书斋研究向实用性研究的转变;由专家认定向社会认定转变;由追求数量向讲求质量转变,真正实现社科研究成果转化的市场化运作。


  要建立社科研究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对社科研究成果转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有效激励,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是鼓励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促进社科研究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对于那些被转化后产生了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社科研究成果,有关部门应视其转化所产生效益的大小,给予不同档次的奖励。获奖是社科研究成果得到社会评价和认可的重要形式,并有很强的宣传效应。现行的各级社科优秀成果评奖,在条件同等的情况下,应当对成果转化者优先考虑,故建议在适当的时候设立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重视和加强社科研究的积极性,促进社科研究成果转化的内在动力。


  促使社科研究成果转化,各级社科规划管理部门必须加大社科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力度。成果的宣传推广是社科研究项目价值体现的重要环节,各级社科规划管理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向社会各界推荐优秀的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成果;经常举办社会科学工作者与党政决策部门座谈交流活动,推动社科研究与决策咨询的有机结合;要加强与传媒的合作推介、宣传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要加强社会科学网站特别是网上社科研究课题、成果、专家数据库建设,使社会科学研究网站成为研究成果的“超市”和社会科学工作者为社会公众服务的高效便捷的平台;建议政府设立专项出版资金,对部分高质量的项目成果给予出版资助,同时与图书馆合作,开辟社科研究成果阅览室向公众开放等。本文来自《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杂志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