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的相关要求,很多高校都陆续开设了国防教育课,如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课等,但很多大学生对当今世界形势、国家安全形势仍知之甚少,甚至毫无涉猎;许多高校无法切实提高学生国防技能,国防教育课程形同虚设。在网络背景下,信息传递速度迅猛发展,西方文化入侵更加迅捷。同时,高校自身在开展国防教育方面也确实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因此找准网络背景下,高校国防教育领域存在的新问题,分析原因并找到相应对策,努力提高高校国防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合格接班人是当前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国防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观念国防是国家的事业,是国家的固有职能。任何一个国家,自她诞生之日起,就要固疆强边,防备和抵御各种外来侵略,以保障国家安全,维系国家生存。如果说国防是民族生存之盾,那么国防意识就是民族生存之魂。强烈的国防意识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是制止战争、威慑敌人的重要因素。它也可以转化成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推动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公民国防意识的强弱关系到国家的强弱和民族的兴衰。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所谓固国家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其道何在?精神为也。”这正是在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国防巩固与否不应只以“山溪之险,兵革之利”来衡量,还应看其国民的国防意识和精神状态如何。着眼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加入了国防教育的行列,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全员参与国防,培养国防意识,切实关心国防事业,做到国有所防。
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更应紧追世界发展潮流,强化对国防教育的重视程度。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工程,建设强大的国防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力量,又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中之重。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显着改善,向着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然而,物质的富足不代表精神的富足。越来越多的人缺乏忧患意识,不能居安思危,国防意识、国防观念淡薄,甚至许多青年大学生视国防问题于不见。他们对于国际环境、国家安全、国防知识等知之甚少,生活中不重视,不以为然,不能主动阅读相关国防书籍,认真对待国防知识课程学习。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不轨图谋,他们不能明辨,对“西化”、“分化”问题认识不清,对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极端宗教主义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面对国际发展新形势,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冷静对待,认真考虑国防相关问题,同时,必须重视全民国防教育,尤其是大学生国防教育。
(二)国防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民族凝聚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强化,既有历史的积淀,又依赖于持续的引导和精神培育。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把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作为中华儿女奋斗的共同目标,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而国防建设,是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障。国防教育,能够增强大家的爱国意识和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告诉我们,国强民强,国富民富,否则只能被侵略。国贫民弱,整个国家就像一盘散沙。当然,除了国家经济发展落后,技术欠缺之外,人们未形成国防观念和意识,缺乏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显着,人们已解决温饱问题,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迈进。这时,国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等院校,是高素质人才的输送基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他们承载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大学生更为重要,他们是新一代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雄辩地证明,当国家和民族面临危亡的关键时刻,当社会发展处于重要的转折期间,举国上下强烈的爱国热情最能凝聚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铸成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青年大学生的力量不容小视。五四青年运动首先起于学生,周恩来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加强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核心),能极大激发青年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使之更好地承担起新一代接班人的重任。
(三)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国防教育是提高公民素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国防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高校国防教育,主要以理论教学和军事训练为主。理论教学,结合当今世界形势,以最新新闻事件为教材,引导学生关注时事,了解国家大事,增加国防知识储备,提升国防素养。军事训练,以军训为核心,培养大学生的军事作风,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现代化军事技能。
二、网络背景下大学生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就学生个人而言,不重视国防知识的学习,国防意识淡薄
当代大学生,大多为90后。生于和平年代的他们,对战争没有切身体会。优越的生活环境也让他们缺乏相应的锻炼,少了吃苦精神。因此,他们中很多人国防意识淡薄,在平时学习生活中也不注重国防知识的学习,对于国防观念的培养不以为然。缺少忧患意识,不能居安思危,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能很好地担负起建设国家的重任。
(二)就学校而言,国防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建设落后
虽然高校愈加重视国防教育,但部分院校仍对国防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科研和教学,忽略了国防教育课程。同时,部分高校未设立国防教育的目标,不能系统教授学生国防知识,国防课程开设马虎。教授国防课程的老师多为兼职老师,非专职研究国防教育者,不利于进一步探究国防教育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提高。
(三)就社会而言,国防教育专门人才匮乏,国防教育教材有待优化
虽然国家投入了一定的经费,也出台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但力度仍不够。国防教育专门人才培养不足,大多数的国防教育者为相关工作者,而非专职人员。国防教育教材更新较慢,种类较少,不能够真正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四)就网络而言,信息时代发展迅猛,信息传递速度飞快,西方文化入侵愈加显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的速度更加快捷,西方文化的入侵也更加迅猛。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淡薄,对西方的文化入侵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忽略这一问题,不利于我国的国防安全。同时,因为网络的迅捷发展,信息的传递速度上升,且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的信息分辨能力较差,易受不良文化影响。
三、网络背景下加强和改变大学生国防教育现状的对策
(一)加强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素养
国防教师是国防观念和爱国主义思想的传播者,是军事技能、军事科学知识的授业者,建立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结构合理、业务娴熟的国防教师队伍是提高国防教育课程质量的关键所在。国防专职教师的选拔来源主要以校内精通国防教育知识、军事理论等知识或专职管理此项工作的老师和校外聘请驻地优秀士官担当辅导员相结合。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定期安排学习国防教育新知识,做到与时俱进。教师自身也要及时阅读国防教育方面的最新书籍,做好读书笔记,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课下也要多和学生交流,听取学生合理意见,认真解答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
(二)利用军事理论教育课堂,注意军事技能训练国防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军事理论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因此抓好这两方面是国防教育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应紧紧围绕《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要求,着眼于小处,从教材选择、课程安排、课程内容、内容设置等方面着手,做到教材可靠,内容新颖,课时合理,教学规范,质量高效。当然,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如党的十八大等国家大事,吸引同学兴趣,提高课堂活跃度。军事技能训练,应紧紧围绕新生军训。学校领导应明确训练目的、内容和要求,制定合理的训练时间、项目、强度等。
(三)利用网络时代新特点,探索国防教育新路径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获取更多知识的新渠道。因此,必须利用好网络资源,使之成为拓宽国防知识教育的新路径和新平台。构建国防教育网站,定时更新国防教育知识;建立QQ交流群,及时沟通,交流最新国防知识;建立国防教育网上平台,定期上传国防教育公开课视频,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同时,可以建立网上网下互动机制,网上学习国防知识题库,网下开展国防教育知识竞赛,形成大家争学国防知识的良好氛围。
(四)优选国防教育阵地,加强学生实践锻炼实地考察,能让大学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利用高校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纪念基地等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利用驻地军队、当地军事基地带领大学生体验军事生活,观摩军事表演,开展军事技能比拼大赛;聘请驻地优秀军官举办国防教育相关讲座,并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要充分利用党团组织,利用主题教育月,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如国防征文、唱红歌比赛等,让大学生在比赛中学习国防知识,寓教于乐。
(五)提高国防教材质量,做好制度政策保障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其主导性作用,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同时,注重国防教育专门人才的培养,国防教育要有延续性。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来鼓励更多的人从事国防教育相关工作。组织专职人员,结合最新国际和国内形势,进行国防教育材料的编写。
总之,国家、军队、社会、高校和家庭“五位一体”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知识教育,从源头上做好国防教育知识的输入,培养新时期高质量的接班人。大学生本人也应自觉接受国防知识教育,提升国防素养,强化国防意识,提升素养,做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
作者:朱霞(淮阴师范学院,江苏淮安22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