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探究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创新机制

2016-10-27 16:0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自提出至今已有20多个春秋,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被大量使用,且与当时“外延式发展”思路相辅相成,旨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进而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然而高等教育的规模虽成量级扩张之势,也因此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却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而此时“内涵式发展”的意义也因此发生了转变,由以提高数量为目的的扩展途径逐渐转化成为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的新型教育理念,由高校外延式扩展的辅助手段转变成为自成体系的可持续化教育模型。因此,探究“内涵式发展”现有的创新机制,必须先将此概念的“前世今生”作为首要了解对象,方能对现今的发展机制有较为准确的把握与衡量。


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及其转变过程


(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初期概念


“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相对应,后者其实就是通过增加高校数量进而扩展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思路。而与之相辅的“内涵式发展”则更倾向于原有公立高校内部的规模扩展,这种扩展方式也可称之为体制内扩张,即扩展现有高校的招生规模,从而实现高校在校人数的量级增长。


(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战略的转变


由于原有的内涵式发展模式已无法与现有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保持一致,因此便产生了修正并提升后的新型内涵式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战略”旨在提高学校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将高校发展放在一个崭新的高度,从全局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划高校资源、教育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同时,将“内涵式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目标,使其可持续发展性得以大幅度提升,从而使得整个战略具有宏观性和科学性。转变之后的内涵式发展强调高校的自主建设性,要求高校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以国家现有政策为基石,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为助力,发挥高校自身优势,挖掘其教育特色,树立良好品牌形象,紧跟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为社会建设输送高质量人才。由此可以看出,内涵式发展是一种协调、可持续的长效发展机制,其不仅注重协调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规模、质量以及效益之间的关系,同时亦在平衡高校建设与经济发展、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以及办学理念与政府政策等多方的利益诉求。


可以说,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概念,既有线性时间的演变,也有立体的空间建构,因此这一概念在不同阶段、不同区域均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从简单地以扩招为目标的对立统一发展模式到复合型多元发展战略,这一概念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质的飞跃。


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创新机制探索


(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机制


确保一套体系的正常运转,其根本要求便是足够的动力支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战略实施亦是如此。


1.创新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保障性机制。保障性机制为外部动力中的主要动因,而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则为保障性机制运行的基石。不同时期的教育规划纲要以解决不同阶段的问题为前提,不断更新高等教育的改革方法与目标,这便为内涵式发展的质量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时,该纲要在制定和推行促进高等院校联盟的运行、特色学科的建设、教学方法的创新、科研成果的转化等方面的一系列与高校发展相适应的方针政策,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与理念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从而达到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水平的目的。


其次便是政府的资金支持。政府应一改之前的“全盘掌控”式的硬性保障手段,选择一种紧贴高校实际情况的资金下放方式,努力消除传统拨款体系所带来的弊端,积极进行高校的特色学科建设,建立健全资金评估与绩效测评体系,做到专款专项、专项专用。同时,政府亦应积极扩展投资渠道,努力保持髙校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一致性,将高校的科学技术优势转化成为高校的经济优势,从而建立高校与外部经济体的互动模式,平衡高校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实现高校内部建设与外部发展相同步。


2.创新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需求性机制。需求性机制多为社会动力因素。传统的内涵式发展模式导致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的产生,为解决此问题,新型内涵式发展战略应主动拓宽社会接纳高校毕业生的渠道,鼓励企业积极接受并培训大学毕业生,亦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到我国基层建设工作中去,同时倡导大学生到中小型企业以及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使大学生就业渠道多元化。而该战略亦要求高校积极与市场对话,调整自身的办学理念与学科设置,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增设课外实践课程,增加社会实践教学时间,提高学生的实践与适应能力,进而从根本上缓解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严峻形势。


3.创新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部管理机制。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离不开高校自身的管理机制创新,新型管理机制应当是以“现代大学制度”为基础的高校管理体制。而此种体制旨在平衡社会、政府以及高校三方关系,加深高校学术自由思想的土壤,从而避免学术权力行政化的趋势,进而实现高校规模、结构、质量以及效益的均衡发展。同时新型管理机制亦为大学的办学自主权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进而解决传统的内涵式发展所产生的政府对大学管理过死过细、管办不分、角色错位等问题。而此种管理机制亦可促进地方高校与社会创新资源协同发展,以高校的特色学科为基础,实现高校与企业间的平等对话,并促进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建立与发展,通过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建立高校教育产业的长效机制。


(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人才机制


人才培养是高校发展的核心因素,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是髙校实现长效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教育内涵式发展要以提高人才质量为核心,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的整体研究与教学水平。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要着力培养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传统内涵式发展只注重数量和规模的扩张,忽视了生源质量以及在校生的教育质量,因此创新人才不足成为我国高校教育发展的掣肘,创新型人才机制由此产生。


1.创新教育主体的评估与激励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便要建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就技术而言,人才培养与教学方法息息相关,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坚实基础,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则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创新型教学方法。外在的评估与激励体系是教师进行教学方式创新工作的主要推动力,因此,建立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相符的人才质量测评体系以及培养方法评估体系,是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首要工作。同时,亦应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联系,以经济与科学的发展趋势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风向标,平衡高校内外部环境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而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科学且合理的人才评估体系。然而就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水平而言,建立创新型人才评估体制时仍需在某些方面实施加固,为此努力实现人才质量评估体系的多元化。高等教育发展至今,其教学理念以及学校建设结构均有多元化发展趋势,而人才培养也趋于类型多样化以及培养层级多极化,由此人才培养多元化则成为高校实现长效运行的必然要求。因此该评估体制就应针对这一特点而建立相应的衡量标准以及评价体系,进而彰显高校特色的办学与人才培养理念,亦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估体系满足多方的利益需求。单一目标的评估方式必然会造成局部话语权的缺失,校内的自我测评由于缺少第三方的评估意见而出现片面化结果,教师课程评估则又过于注重教师上课过程的完整度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质量。因此建立多元化测评体系须以满足多方利益需求为前提,由此方能实现评估体系有效运行,确保测评结果客观公平。


2.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人才机制的另一种运行方式则是以高校、政府与社会三方互动为前提。建立高校、社会以及政府三方联动的创新机制,政府的优惠政策,如低息贷款、创业政策扶植等,鼓励大学生创业。而企业则通过创新机制建立大学生创新容错机制,形成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环境和氛围。以此方式运行的人才机制不仅能够缓解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压力,同时亦能建立可持续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而有效提高大学教育的质量。同时,高校之间还需建立人才互通、互补机制,实现资源共享、联合培养的目标。高校之间要积极扩展人才培养的渠道、方式以及方法,以“以大带小、以强带弱、以点带面的合作策略”为纲,实现省级高等教育资源的统筹规划。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有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每一阶段其表现出的特质则映射出当时政府、社会以及高校三方之间复杂的关系形态。“内涵式发展”概念的转变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的标示,也是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可以说,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逐渐成为彰显教育本质的新型教育体系。高等院校作为承载这一体系的主体,其自身的文化以及学科的重建自不可避免,积极与政府、企业建立良性互动关系,进而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目标。同时,高等院校也应积极开发“人口红利”,建立科学、可持续化的动力机制与人才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形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局面。总而言之,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转型,不仅只是单一的、线性的模式转变,亦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战略的复合型转变,其未来不仅存在极大的研究空间,还有更多的创新机遇。我们积极探究其创新机制,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铮(河南安阳45500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