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浅析大学生公民素质现状

2016-07-07 13:5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民主进程的推进,公民素质问题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日益凸显。而大学生是推动中国未来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主力军,在民主进程中大学生公民素质的高低,不但影响其个人的长远发展,也影响着未来中国公民素质的高低,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公民素质变得必要而紧迫。

 

  一、引言

 

公民素质是指以人的先天遗传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高等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主体活动的自身条件。从广义上来说,公民素质是指德智体美劳所具备的一切素质的总称。

 

而公民这一概念是相对于臣民而言的,这一词是民主国家对人民的一种称谓。一个国家要想实现真正的民主,前提是这个国家的人必须具备相应的公民素质。而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准公民,其公民素质的高低对中国民主进程的推进有直接的影响,然而大学生公民素质现状并不乐观,令人堪忧。

 

  二、大学生公民素质内容及现状

 

从公民素质的内涵可以看出,人的素质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因而构成的公民的素质结构也应该是由多层次、多要素、多方面的特质组成的。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公民素质的内容要素,谢思忠在《国民素质读本》中将国民素质结构分为八大类,道德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健康素质、人格素质、审美素质、精神素质。

 

沙莲香《中国人素质研究》中认为人的素质由健康素质、智力素质、心理素质、角色素质、道德素质五种素质构成。综合其他学者的理论观点,笔者认为,公民素质包含政治素质、法律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五个方面。五个层面相互作用,构成了公民素质结构的有机整体。

 

  1.政治素质。张明澍将公民的政治素质定义为:公民参与政治的主观上的能力。包括三个方面:政治观念是政治素质的核心,政治知识和技术是政治素质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经历是政治素质的实践活动。而当代的大学生整体上政治观念和政治参与能力都不够强,甚至很多大学生认为政治是领导人的事情、政府的事和大家的关系不大,公民选举、投票也只是走个形式而已,和自己的利益并无相关。政治参与热情不高,也使大学生公民素质的参与能力不强。但是政治公共事物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大学生自身应该提高政治素质,以主人翁的姿态珍惜并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

 

2.法律素质。法律素质指所具有的法律知识和能力的总称。法律素质是一个公民在民主法治社会所具有的必备条件,现代法治建设也需要公民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在以下几个方面还有待提升:(1)法律的知识量不够,现在的高校除了法律专业的学生,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很少有机会学习法律相关的知识。法律知识的储备量不够就无法很好在关键时刻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或捍卫自己的权利。

 浅析大学生公民素质现状

(2)对法律的理解存在误区,认为法律是针对犯法人而设立的,只要不触犯法律,法律就与我无关。(3)不能充分利用法律捍卫自己的权利,许多时候当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时,很多人的做法会选择默默忍受而不是想到用法律途径来捍卫自己的权益。因此,高校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也有待加强。

 

3.道德素质。道德素质指公民在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和品质。它包含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三个方面的素质。有学者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相关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意识良好。比如像在公交车上是否愿意给老人小孩让座这类的问题上,大部分大学生都作出肯定的回答。然而当涉及到大学生切身的利益时,很多人还是守不住道德的底线,做出违反道德的事情,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脱节。比如现在大学生考试作弊、自荐材料注水、与用人单位签约又毁约的行为已屡见不鲜。

 

另外大学生容易受社会媒体的影响跟风追风,盲目攀比,崇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在外界诱惑的冲击下,伦理道德的约束效力大大减弱。道德素质包括一个人的方方面面,大学生将来会步入社会,分散在各行各业,大学生整体道德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各行各业的长远发展及行业文化的形成。

 

  4.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大学生是中国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群体,对文化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好。但是具有了相应的文化知识并不等于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承载的是一种底蕴,既包括了一个人的知识层面,还包含一个人的精神层面。比如对他人是否具有人文关怀、崇尚什么样的价值观、对事物具不具备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这些都能体现一个人的文化素质的高低。然而现在的学校过于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而从长远的角度看,一个缺乏文化素质的人,在社会立足的过程中会面临更多的障碍,遭受更多的挫折。

 

  5.身体素质。林世选认为公民的身体素质是在先天素质和后天获得性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功能和相对稳定的特性。公民的身体素质是整个素质结构的物质载体,它规定着个体素质发展的潜在开发性和自然限度。先天遗传的生理素质是非人为操纵的,而后天获得的素质和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相关。现在大学生很多都能意识到加强身体锻炼的重要性,但真正付诸实践并坚持锻炼的人还是少数。另外现在大学生承受的压力、心理抗挫能力弱,也间接地削弱了身体的素质。

 

  三、加强大学生公民素质的途径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公民群体,其公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未来中国公民素质的走向。因此非常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强大学生公民素质。学校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坚持科学的教育原则,建立合理的内容体系,构建可行的评价系统,将各种素质的培养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的校园活动实践中。社会媒介应该多释放正能量,提倡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遏制为了制造舆论轰动、对大众造成不良影响的新闻报道。大学生自身也应该通过内化的方式提高自身的公民素质,培养自爱、自强、自立、自律、自决的能力,争做民主社会国家的合格公民。

 

  作者:张明慧 来源:亚太教育 20162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