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构建材料类大型仪器设备实验教学共享平台

2016-06-27 10:5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物质基础条件。本文以材料类大型仪器设备为研究对象,结合材料专业创新型人才发展需求,探讨构建材料类大型仪器设备实验教学共享平台的主要措施,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改革和国家、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我校近年来购置了大量的先进大型仪器设备。尤其是2013道路与桥梁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功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来,中央地方共建项目及学校设备资产管理处加大投入中心的建设,大型仪器设备数量逐年增加,如何有效利用大型仪器设备的优势,使其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为培养优秀创新人才创造条件成为学校与中心关注的重心。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物质基础,更是本科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基础条件之一。

 

[1]此外,大型仪器设备实验教学共享平台的建设便于学校整体统筹规划,避免重复购置,造成资金上的浪费;同时还可避免出现部分仪器使用率低下的现象,有利于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作用与优势。[2]因此,构建大型仪器设备实验教学平台可使大型仪器设备发挥出更高的应用水平和使用效益,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主要建设措施

 

  本文依据中心大型仪器设备固定资产,结合现有材料类大型仪器设备和材料专业创新人才发展需求,以构建材料类大型仪器设备实验教学共享平台为目标进行可行性探讨,主要建设措施如下:

 

1.创建信息化共享平台。将大型仪器设备进行资源共享是实验室发展的必然趋势,创建信息化共享平台,有利于学校整体统筹规划,避免重复购置,合理使用资金;同时还可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3]①调研高校材料类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大型仪器设备超过一半集中在985211高校,调研该类高校材料类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尤其是材料学科发展前沿的高校以及与我校专业背景相近的兄弟院校,借鉴他们成功的建设经验,收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资料,综合分析共享平台建设中尚存在的普遍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结合现状创建材料类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化共享平台。在调研高校材料类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借鉴成功经验,综合分析现存问题;并结合我校材料学科发展与中心材料类大型仪器设备配置现状,依据仪器设备功能特性参数与材料学科特点进行功能模块分类建设,将其可分为合成与制备、性能测试、结构与表征、加工处理4个功能模块,汇集平台简介、仪器介绍、仪器原理、操作规程、人员简介、管理条例等信息,创建材料类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化共享平台;解决实验室间信息不对称,与教学、科研需求信息不对称现状,避免仪器设备资源闲置、使用率低下;建立畅通交流渠道。

 构建材料类大型仪器设备实验教学共享平台

2.建立科学规范管理制度。大型仪器设备组成结构复杂、技术先进精细、多模块多功能、操作规程繁琐,因此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过程中,科学规范管理制度是大型仪器设备正常高效运转的基本保证。[4]①建立大型仪器设备技术档案。从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安装、运行、保养和维护环节建立仪器设备技术档案,将每一环节认真记录,做到有据可依,有案可查。在购置前需充分调研,坚持以教学科研需求和学科发展为导向,收集拟购买仪器设备技术资料并进行深入对比分析、调研已购用户使用现状等工作完成大型仪器设备论证报告。安装前需充分考察仪器设备对环境要求,尤其是材料类大型仪器设备对环境温度、湿度、振动源、噪音等有较高要求,在安装前需要对实验室进行改造,确保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环境条件。在运行过程中需持证上岗,规范操作,使用前由仪器管理员统一培训学习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实训操作合格后方可上机操作,以避免误操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建立定期保养和维护制度,通常价格昂贵的仪器设备,更需要精心保养和维护,根据仪器设备特点,按照技术指标进行定期校验、保养和维护,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可靠性。


3.建立大型仪器设备运行与管理经费保障制度。材料类大型仪器设备多属高、精、尖仪器,如近2年购置的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流变仪等,这些仪器在正常运行条件下日常维护尚需一笔较大的费用,运行过程中还需管理费用,因此建立长效的经费保障制度是运行的先决条件。根据中心及材料学科实际情况,可从中心建设、材料学科专业建设及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财政补贴等渠道争取经费;同时,开放大型仪器设备对外共享,建立有偿服务制度;通过这些措施保证大型仪器设备正常维护与运行费用。


强化实验室技术人才引进与培养制度。实验室技术人才队伍是实验室主体,高、精、新的大型仪器设备更离不开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材料类现代大型仪器设备往往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如原子力显微镜,专门化程度高,需要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技术的高素质管理人才。而实验室目前技术人才配备不足,实验室技术人员日常工作事务繁杂,每人名下管辖仪器设备数量多,没有足够精力管理大型仪器设备;另外由于实验室技术人员工作性质及劳动成果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又无法吸引优秀技术人才,导致部分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低下,甚至闲置。将仪器设备管好、用好是关键,因此必须强化实验室技术人才的引进,以及在现有人才队伍中建立健全激励制度,吸纳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实验室人才队伍素质,确保大型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为引进实验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优惠政策来吸纳优秀人才加盟;积极开展现有实验技术人员进修培训,对开展大型仪器设备功能开发与创新应用给予资助,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材料类大型仪器设备多为进口设备,仪器公司每年都有定期培训,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参加相关的培训班和交流会,提高实验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引导和鼓励专任教师、优秀硕博士生参与大型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仪器的技术使用、保养维护、新功能开发及操作培训工作,如采取学期定期培训上机制度,吸纳优秀学生助管,以减轻实验室技术人员工作量。

 

3.优化实验教学结构。大型仪器设备面向本科生开放,不仅是学科发展前沿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更是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围绕大型仪器设备的功能开发与应用,调整材料学科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实验教学体系,增加材料专业课程体系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机制,给各类创新性竞赛奠定前期基础,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撑。

 

[5]①实行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模式。依据现有材料类大型仪器设备功能特性和使用操作繁易情况,结合材料学科专业课程内容实行虚实结合模式实验教学,如仪器设备功能复杂操作繁琐的采用视频影像资料观看实验教学,功能简单操作容易的可根据情况进行教师演示观摩实验教学、学生动手参与性实验教学;通过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模式加强学生感官认知能力,巩固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科教融合丰富实验教学资源。以材料学科专业为支撑,结合材料类近些年来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点项目开展大型仪器设备功能开发与应用,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在科研工作中的使用效能,并将其研究成果编入实验教学中,以科研促进教学,更大程度丰富实验教学资源。

 

  三、结语

 

  以构建材料类大型仪器设备实验教学共享平台为先导,较大程度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在教学科研中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效能,促进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为中心其他模块大型仪器设备实验教学积累实践经验,辐射较好的示范作用,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撑条件。

 

  作者:何丽红 孔令云 熊出华 晓燕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2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