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问题解决是思维的最一般形式,是人类适应环境、解决生存与发展中各种问题的基本方式。实际的教学中则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建立一种不平衡状态,把学生引入到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利用此模式的教学是改变以被动接受为主的教学模式,实行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问题解决 模式 化学教学
问题解决法是一种融合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于一体的综合方法。 问题解决法广义的定义为在设问状态与解答状态的沟谷间架设桥梁。实际的教学中则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建立一种不平衡状态,把学生引入到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在化学教学中采用问题解决的模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1、实施“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意义
所谓“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指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总是经常地、不断地要产生疑问,遇到问题;当然有些问题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顺利地进行解决,而有些问题则需要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创造性地寻找积极方法——即这种学习的过程实质就是问题解决地过程。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解决问题是学习的基本形式和最佳途径。针对学生而言,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其学习活动能否顺利进行、是否有效,而且还能影响其整体素质的形成、提高和以后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出有更多创造性的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目标之一
1.1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时代呼唤主体精神。“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学生不再是一味听教师讲、看教师做,而是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自己分配时间,对问题进行分析,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然后对实验的事实、现象或数据加以分析并做出结论。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由此激发其主动参与的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化学教学大纲》就明确指出:“初三化学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实施“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乃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有效途径。只有当学生通过亲自思考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时所形成的兴趣,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实践证明,实施“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既可促使学生形成对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同时又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3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致使学生一味死记硬背, “创造思维”难于得到培养。“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主动探求知识的宽松环境,让他们在成功的设计和实验操作的愉悦情绪下,体验全过程,思维更加活跃,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在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和验证,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从中迸发出更多的智慧和灵感, 这样,无疑使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培养。
2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问题解决教学
2.1创设认知冲突,激发欲望
认知冲突是指某一问题学生急于解决,但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又无法解决的一种心理气氛,此时很容易激起学生的欲望,进而转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动力。这就是教师设疑之处。
亚里士多德讲过:“创造性思维就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瓦特自水壶盖跳动生疑,创造发明了蒸汽机;法拉弟从奥斯特的“电生磁”逆向思维提出问题:“磁能否生电?”经十年之努力,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导致了发电机的发明。可见,无疑不思,无思不“悟”,无“悟”不通。因此,问题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问题的存在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探究欲,进而驱动创造力。在老师的诱导下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教学方法,它必然可以促使学生逐步养成质疑、探究的习惯,最终激发创造动机.
2.2巧设问题、激发求知
问题从何而来、如何引入、如何设置,设置的问题是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产生强烈的探索知识的心理需求至关重要,关系到整个教学过程能否顺利的实施完成,能否真正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在设置问题时,一定要将所需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巧妙的寓于各种各样的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同时要特别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过难的问题与过于简单的问题均会抑制学生的思维;只有难度适当的问题才能导致积极有效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领会巩固应用与发展化学知识,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反之,则不然.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教育该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取行动,要在学生的正在成熟而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上下功夫”。据此可知,问题的设置应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原理。同时应符合以下几点:(1)问题明确具体,涉及面不宜过大(2)结构化,逻辑关系清晰(3)循序渐进,具有合理的梯度(4)突出教学目标(5)科学性和系统性(6)有利于反馈调控等。
设计的问题在教学中置于学生的学习状态之中,一般可通过教学导入将问题自然巧妙的引出,使学生有一种油然而生之感,使问题与学生的思维产生共鸣。例如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时,我改变以往给学生设计步骤的方式,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不再担心学生出错。例如,在探究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时,会出现过量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不出现浑浊的现象。不预先告诉学生这一现象,由他们自己去发现。通过观察,发现各组实验的现象很不一样:有的石灰石取的多,有的盐酸取的多,石灰水取的也很不一样。针对这现象我要求各组互相交流、讨论,由学生得出化学反应的现象与药品的用量多少有直接关系。然后在引导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再进行归纳小结,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掌握。每次组织实验教学时我都尝试着这样做,学生逐渐养成了预习实验的习惯,能根据教材的提示自己设计简单的试验方案。为了激励学生保持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将组织他们参加课外实验作为奖励,邀请设计实验方案较好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做实验。
2.3解决问题、发展智能
问题解决法的第二阶段是学生
在感知问题的基础上,将问题进行交换,假设处理,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或练习等实践活动,从而达到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该阶段的中心环节是解决问题,其核心是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能力品质 ----即发展智能。我以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一节为例。教师提问:“研究二氧化碳制法,应从哪几个方面来研究?”解决这个问题是让学生回顾制氧气和制氢气的方法,让各组同学通过制取两种气体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进行交流,讨论后分别归纳、总结出本课堂探究的课题:1探究制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2.探究实验装置。3.收集二氧化碳的和验满的探究。
1、关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探究
首先要求学生将前面学习过的所有生成物有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写出来。学生会写出如下一些方程式:
①Cu2(OH)2CO3=CuO+H2O+CO2↑ ②C+O2 = CO2
③H2CO3 = H2O+CO2↑ ④C+2CuO = 2Cu+CO2↑
⑤CuO+CO = Cu+CO2 ⑥CaCO3 = CaO+CO2↑
然后又要求学生对这些方程式进行逐步探讨判断,它们能否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为什么?当学生都能判断出不能作为反应的原理后,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答案。再创设情景:如果把盐酸与大理石反应改为盐酸与碳酸钠反应能行吗?学生分组实验,往碳酸钠和块状大理石的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入稀盐酸,观察反应现象,进行对比。通过现象学生很容易得出:碳酸钠的那只试管反应太剧烈,且碳酸钠是粉末不适宜作为制CO2的药品。再进行探究,如果把稀盐酸改为稀硫酸行吗?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总结得出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太慢也不适宜作制CO2的反应。教师解释为什么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慢。最后学生通过对上面的探究总结得出一致的结论:实验室制CO2的反应是稀盐酸与大理石的反应。
2、化学实验装置的探究
教师先将实验室制氢气和氧气的两种装置画出来并思考哪一种用于制氧气?哪一种制氢气?为什么?教师提示:从反应的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来分析。通过学生的交流和分析不难得出固态与固态反应应用哪种装置,而固态与液态反应用哪种装置,需要加热就要用到酒精灯。有了这样的结论后教师提问,制二氧化碳应用什么装置?然后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出制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并将自己组装出的装置进行交流。最后教师对每组学生设计的装置进行评价总结。
3、关于对收集和验满方法的探究
学生首先通过对氧气、氢气的收集和验满方法的回顾后再引导学生思考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是根据它们的什么性质,在复习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后,学生就不难探索出二氧化碳的收集和验满方法了。
当确定的三个课题探究完成后,要求各组学生用桌上的仪器,设计出一套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用这套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是否收集满。
课的最后留给学生一个课后的探究思考题:在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中,如果改稀盐酸为浓盐酸,结果又会怎样呢?这个问题请学生们课后通过实验来回答。
我在本堂课的学习中,尽量作好引导的作用,给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提供相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发挥主体的探索活动,学会研究制取气体的科学方法,亲身体验设计和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方法,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学会与人合作,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首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其次是对整个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体现出层次性,要面对全体学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亲自去实践、去收集和筛选有用证据、加工和应用各种信息、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自主的、科学的获得知识与技能,最终学会学习。要努力体现教学的全体性,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祖浩,丁成云。化学问题思维策略及其应用。
2、王祖浩,化学问题设计与教学。
3、衣敏之:《几种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