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多元就业需求下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015-12-15 11:3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本文从实践出发,通过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找出在目前多元就业需求下其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多元就业需求下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目标。最后结合理论,从学生就业需求的调查引导机制、针对性陪养模式两个方面对此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具体构建,以期对独立学院的学生培养做出贡献。

关键词:独立学院;多元;就业需求;培养模式
  独立学院是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已有300多所独立学院。独立学院的学生培养虽然定位为本科,但由于其自身的条件所限,他的培养一直是处于本科培养与职业培养的夹缝当中。近些年,随着社会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学生的就业需求更加趋于多元化,独立学院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生发展的多元就业需求不能有效对接,导致学生职业目标定位不准确,人才供求脱节。探索新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缓解人才供求矛盾势在必行。
  一、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一)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学生及家长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主要是就业率,社会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主要是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的满足社会人才需求。一般的独立学院都是按照统计的教学计划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培养,培养模式单一化,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特点,缺乏竞争力和适应性。导致学生在选择工作岗位的时候缺乏选择余地,导致竞争压力大、就业率低。所以这种单一化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新的需求,同时也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客观需要。
  (二)就业素质培养体系不完整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独立学院更多的是将理论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相关专业的实践能力也得到关注。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大学四年的时间绝大部分都用在了理论学习,然后最后会辅之以一到三个月的实习,有的专业还没有实习。但对学生就业就业素质的培养,尚未得到各独立学院的重视,就业指导不系统不规范,缺乏全员全程就业指导服务,导致学生缺乏相应的就业素质,包括对社会职业、就业概念、专业价值等的认识。
  (三)创业教育体系缺乏
  创业教育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缩短学生走向社会的适应期,使学生学会自我规划和自我发展,真正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中指出:“为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和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但独立学院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普遍缺乏创业教育内容,再就业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是抱着找工作、找饭碗的态度,选择自主创业的为数甚少。
  (四)缺乏对考研的统一引导和规划
  无论是从国家调控需要来看,还是从现实状况来看,考研都是学生进身的一条重要渠道。独立学院学生的考研率虽然远比不上公办本科类院校,与重点院校更无法相比,但近些年,随着学生学习意识的增强和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独立学院考研学生数量不断攀升。但独立学院考研学生的学习过程呈现出分散性、临时性、自发性等特点,缺乏统一组织和系统规划。在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没有考虑到考研的课程需要,导致大多数有考研愿望和需求的学生目标得不到实现,学生考研就业渠道不能得到有效拓展。
  (五)人才培养模式相对陈旧、僵化
  纵观全国,独立学院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沿袭母体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且多年保持不变;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设置老化,教育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教育方法缺乏创新;实践教学比例过低,且依附于理论教学等。模式陈旧僵硬,不能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机制,不能根据市场的多样需要及科技发展及时做出调整。
  二、多元就业需求下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目标
  (一)基于多元就业需求,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
  社会职业的多样化决定了学生有多样的的就业需求。所以独立学院必须根据学生考研深造、创业发展和就业工作的不同需要,确立突出学生主体,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原则,制定多样化人才培养计划,分别培养学习型、创业型、职业型人才,实现按需培养。
  (二)实现分层次、多渠道就业。
  社会职业是多样化、多层次的,所以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必须是分层次多渠道的。通过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学生多元化、多层次就业选择,满足地区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客观需要,大力拓展学生就业渠道,打造分层次、多渠道的就业模式。
  三、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建立学生就业需求的调查引导机制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是应该建立在社会职业需求和学生就业需求的基础上的,要对学生开展针对性培养,首先要知道学生是属于何种类型,有何种就业愿望才行。所以笔者认为学生就业需求的调查引导机制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可以包括以下两个内容:
  1.对学生就业需求进行调查分析
  在开展人才培养之前,独立学院可以通过网络调查、抽样调查、问卷调查等形式首先对学生的就业需求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在考研深造、就业工作、创业发展方面的就业倾向,这样就能够使培养建立在学生真实就业需求的坚实基础之上。
  2.引导学生开展职业规划
  由于学生就业素质的相对缺乏,许多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倾向也不甚明了。所以除了调查分析,独立学院还应该通过教育、宣传等多种手段开展全程职业生涯规划服务。这种服务应该从学生入校开始,与专业教育同步开展,每学期进行跟踪和修正,为每名大学生建立大学四年的职业生涯规划数据库,使大学生始终明白自身的职业定位。这样便可以保证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更符合学生的真实意图,保证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二)针对性养模式的具体构建
  1.“学习型”——满足考研深造需求
  (1)制定“2+1+1”(2年+1年+1年)人才培养计划,前2年强化英语和数学,其他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为辅,第3年主修专业课程,第四年着力考研攻坚,培养考研深造人才。
  (2)开设 “考研创新实验班”,单独设班,单独管理,单独培养。实践中,一些学校已经开设了此类的实验班,通过集中有针对性的学习,不仅形成了良好的学风,而且实验班的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奖学金获得率及考 研率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2.“职业型”——满足高质量就业需求
  (1)制定“3+0.5+0.5”(3年+0.5年+0.5年)人才培养计划,3年理论学习,0.5年实践课程强化,0.5年企业实习,培养高质量就业人才。侧重实战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大力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改进传统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2)建立全程就业指导体系: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进行职业教育,帮助学生接触和了解就业状况,初步制定职业规划,二年级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确定就业目标和方向,三年级帮助学生了解企业资料和市场需求,参加社会实践和招聘会,四年级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等专门技能,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由大学生向职业社会人的转变。
  (3)联合培养:开展校企合作、“学校+培训机构+企业”三方合作,实施定向定岗培养。
  3.“创业型”——满足创业发展需求
  (1)制定“3+1”(3年+1年)人才培养计划,3年理论学习,1年创业孵化,培养创业发展人才。在培养计划中将创业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有效地教学安排,将大学生创业教育纳入规范的人才培养计划,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
  (2)建立“企业经营孵化实训中心”,开展创业孵化。在培养计划的最后一年,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中心可以分为虚拟训练中心和实体经营中心,凡是有愿望的学生都可以在虚拟中心里实验自己的想法。除了创业愿望意外,符合相关条件的,比如已经在工商部门注册并且项目与学习专业相关,学生可以进入学校的“企业经营孵化实训中心”,学校利用整体资源优势重点扶持,争取在学生毕业时孵化成功,使学生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
  (3)丰富第二课堂,开展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社会性,在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方面,第二课堂能起到有力的补充和拓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组织学生举办创业论坛,开展创业竞赛,营造创业氛围,推动创业发展。
  总而言之,学生多样化的就业需求已经是目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处于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夹缝的独立学院处要想在人才培养方面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建立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刻不容缓。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